最近看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两个小细节特别印象深刻。

一个细节是一次开家长会上妈妈得知孩子上课不专心,并且顶撞老师,回家后就和孩子讨论这件事情,孩子怎么回忆也不记得有顶撞老师的场景,委屈的哭起来。后来想到可能是一次老师让说看电视的意义。孩子的回答是:“看电视没有意义,要不然为什么家长不让孩子看电视呢”。老师批评了孩子,讲了看电视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等之类的话。另外,关于上课不专心是由于一些内容孩子已经掌握了,妈妈已经允许孩子自己觉得支配时间。孩子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有把握。
学生一般对老师都具有面对权威的惧怕感,但我很欣赏尹老师孩子的个性。敢于挑战权威,并且做到了实事求是这一人生真谛。前几天孩子去上幼儿园想要带一些贴纸给小朋友分享,当我提醒说:“幼儿园有规定不能带小东西,玩具等进幼儿园”,孩子说昨天有人带了,她也想带。我想好吧,你也带去和小朋友们分享吧。孩子满心欢喜手里拿着贴纸到达幼儿园门口。保健医和老师开始检查口腔和小手,当检查到孩子时,我看到孩子的表情,不是一个害怕能表达的。瞬间将贴纸扔在地上,乖乖伸出小手给医生检查。这时候我故意说小朋友你的贴纸掉了,便捡起来贴在她衣服上,这时候医生也看到了说贴纸掉地上了捡起来吧。孩子当时是惧怕保健医和老师检查被发现手里有贴纸,但内心还是非常想带到幼儿园去的。结果在权威面前还是屈服了。
孩子的确是一颗小树苗,需要我们细心栽培,如果一个人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那这棵树可能将来枝繁叶茂。如果不是呢,结果有很多种可能。
尹老师还讲了一个例子,圆圆班上有个调皮的男孩,总是欺负圆圆,揪她头发,抢她东西,五年级更是严重到亲圆圆的头发。圆圆很是烦恼。妈妈出面解决,在学校门口等着调皮的男孩,来了一群围观的孩子,尹老师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责骂,恐吓男孩或者找家长,找老师。而是买了一本:郑渊洁通话《皮皮鲁》,问:“圆圆是不是个好孩子?”
男孩点点头。
“那她有什么优点呢?
”学习好,不欺负人“
“那什么缺点呢”。
”没缺点“
”那如果有人欺负她你说对比对呀?”
男孩摇摇头。
尹老师最后拍着男孩肩膀说对:”好孩子,回家看看这本书吧,是圆圆最喜欢的书“。
后来才得知调皮男孩的父亲在监狱服刑,妈妈总是责备不争气的孩子。”心灵受到创伤的小象性成熟早,且攻击性强“也许人也会有这个特点吧!
从此之后男孩再也没有欺负过圆圆,尹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式给孩子做了一个好榜样,我们不应该去报复,去反击,而是从要去化解矛盾。小男孩目前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我们也应该同情他。如果每个父母都做到能够从孩子角度思考,面对与成长。那孩子肯定是健康成长的。
有时候是该反思反思自己,是否真的用心再做一个好妈妈,孩子不想起床的时候,是怎么让孩子起床的。孩子不想刷牙的原因是什么。回家不开心的时候是否有和她一起聊聊天,帮她解开心扉。有什么问题的时候能否给她解开那个谜。
做一个胜过好老师的好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