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梅
文|江燕
朋友隔屏发来一枝寒梅,鹅黄的蕊,枯瘦的干,倔强在老旧屋檐的瓦楞处。我立马回复她:绝美。朋友知道,我钟情于梅。
这寒梅,终究是我内心深处的蛊,每每寒冬,不去探看便不得安生。
前年冬天的某个黄昏,我和先生去小城东南的书院寻梅,梅园遇见它们:两棵腊梅,两棵红梅。其时,黄色的腊梅,已兀自绽放,而红梅还在纵情打苞。
这梅园,吸引了小城里不少爱梅人,远远近近,三三两两地前来拍照,也有赋诗作画的。因了书院,小城远近闻名;因了梅园,书院别有韵味。
巧的是,赏梅的那一刻,日光正斜斜地照过来,腊梅花瓣稀稀疏疏,挂在枝头,也碎在地面。仿古建筑的窗棂花花搭搭,倒映地面。 前两日才刚落过雨,地面尚潮湿,梅影散淡,幽香微微。
书院的梅园之外,还有那么几株腊梅,植株都不大,散落在人工湖畔,假山石旁,乱木丛中,像是大自然不经意丢下的种子。
那个黄昏,先生安静地陪着我,我惊讶于他少有的沉默。往日里,他是比较强势的,他苛求完美,好争执。我不知道他是偶然的语痴,还是因为来看梅,突然地开悟。
究其实,那段时间老父亲突然罹患血液疾病,我内在是很沉重的。这一番探看,却令我心安。
多年以前,老宅院落里父亲和母亲栽下过一棵梅,父亲爱梅,母亲也是。每到寒冬,雪花纷飞,红梅枝头摇曳,诗意盎然。
父亲和母亲,不过是普通的庄稼人,艰难抚养我们姊妹四个,记忆里,无论父亲怎样地努力,母亲无怎样地节衣缩食,童年时期的我们依然是常常食不果腹,饥饿感,以及由此衍生而来的自卑感,常常困扰着我们。而同时,我们一家人又极度的自尊,不愿接受任何亲朋的接济。
我们的母亲,变着法地改善着我们的伙食,她在院落外空地上开辟出青青菜园,夏季里青菜旺势,吃不完,她就把它们开水锅里焯过,阳光下风干,或者濄成酸菜,储存起来,以备少缺青菜的寒冬天来食用。母亲做酸辣白菜,酸豆角,味道独特。母亲用干菜炒大肉,或是掺了粉条来炖着吃,越嚼越香。
无数个生活里的寒冬,我们一家人都是紧咬牙关,无声无息地扛过来的。父亲和母亲就像他们栽下的梅,极尽忍耐,克制,但又乐观,为我们遮风挡雨,叫我们苦难的生活尽可能地活色生香,叫我们每逢年节都有隆重的仪式感。打小,我们每个孩子的生日,都能吃到一个鸡蛋。端午节有粽子和咸鸭蛋,中秋节有月饼和酒柿子。春节里我们能穿上新衣服,女孩子扎起红绸条,男孩子手里少不了烟花。父亲母亲能够张贴年画,红红火火,也能在除夕夜点燃鞭炮,辞旧迎新。
去年深冬时节,细雨淅沥的一个日子,和友人D 驱车去了W城的梅城公园,去寻梅。
撑一把折叠伞,沿路随意地走。起初不见有梅的踪迹,纳闷间,有风吹过来,打湿了前额的发。只想要捋捋发丝,一抬头,却是忍俊不住地惊喜。雨雾中,棵棵梅,肩并着肩,手挽着手,枝枝叉叉相互交错扶持,如梦似幻的娇嫩花朵,初初绽放,花瓣被雨水包裹着,清亮亮,水润润的。打着苞儿的居多,浸泡在一团湿润里,像是正要出浴的美少女,温婉清爽。半开半合的则更是有趣,它竟把天赐的圣水养成一丸珍珠,在它的怀抱里安然无恙。
靠近,再靠近,是青梅。因着雨水的冲击,它们的香愈发地细微,清冽,又不敢触碰它们,生怕它们滑落枝头,失却优雅。它们又丝毫地不事张扬,从容地与我对视,问候我,并互换心意。
那天青梅给我的感动,更多的像是来源于雪小禅老师的神笔:我也曾是那收割过疼痛的人,只会愈加珍惜平淡之美,也总是在低头想你的瞬间,有比泪水更珍贵的落了下来。
我想,生命里的有些相逢,看似不动声色,却是梅一般的深情。父亲住着院,友人时常问候于我,也提供有益的治疗建议。曾经无奈,曾经困惑,也是友人暖心地陪伴,直到柳暗花明。
这不,梅开了,春就要来了,我的父亲已好转许多,我想要多多采插新鲜的梅枝,到爱花的父亲的床头……
梅花将要落尽时,市人民公园拾捡回细碎的花瓣,清洗再风干,悉心收集入透明的玻璃瓶,密闭起来,就放在我台式电脑前,感觉有多好,你可以想象?
偶尔疲惫不堪时,打开它,梅的香悠悠袅袅,闭上眼,书院的寒梅,梅园的青梅,凌空而来,穿越而来,一刹那席卷了我,四海八荒是梅的影像,梅影也灼灼……
梅花还没有再度盛开,一个美好的女子M 走进了我的生活。五月,我们相约去杏山,攀爬山石,采摘新鲜的槐花,她无所畏惧。六月,她去青海湖,她去雪山之巅,我微她说我想看看初夏的雪,当时她因气候不适宜而低烧,还没有全退,可冰天雪地里,她以手指做笔,将我的名字留在了雪地上。七月,她开车带我和孩子们去五朵山看山,曲折蜿蜒的山路叫我唏嘘不已,炎炎烈日之下她稳稳地把着方向盘……
M 和我,出生于四月,遇见于四月,除了蔷薇,我们都深情地爱着梅。相遇以来,我们总是挽着彼此的手。寒冷的时候,我们会拥抱彼此,告诉对方“我在”!
一个初冬到另一个初冬,父亲于省中心医院化疗结束后回邓。M 来看我的父亲,她随车带来几盆鲜活的干枝梅!她说想着我们全家都会欢喜这植物,特意去了城南的花木市场,千挑万选到这些适宜室内栽培的干枝梅,有些枝头已经挤挨着花骨朵。
我们帮父亲把梅摆放在客厅和阳台的角角落落,父亲凝视着一株株芬芳,口里不跌地说,这梅好,这梅好,梅开了,年来了,春就不远了……
作者简介:江燕,女,河南邓州人,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地址:河南省邓州市滨河路半岛帝城
邮编:474100
手机号码:13673775196
用户名:江燕
银行卡:中国农业银行邓州支行
卡号:6228480978840323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