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做时间管理吧——工作篇

时间管理系列文章第二篇,说一说如何高效率工作

人这一辈子虽然大部分时间是在工作,但是我们对于工作时间的要求却只有一个——高效利用。话不多说,让我们用一些时间管理的办法来提高工作效率吧。

规划工作 


1.专注于核心竞争力

每个人能够被公司录用,是因为他有被公司所看重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我们应该做的是尽量做与发挥或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相关的事情。从公司的角度讲,员工实现了招聘时所预期的状态,对公司的效益达到了最大化。对于个人来说,工作技能种类繁杂,在工作中更多地磨炼优势技能,对自身未来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好处。

2.一次只做一件事

在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突然的打扰,也许是同事需要帮忙,或是临时需要去复印资料。根据科学研究,大脑在切换不同工作任务的时候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在适应之后才会进入到一个高效率的状态。我的个人感受是,在长时间做同一个工作的时候会感觉完全沉浸其中,甚至有一种不想停下来的感觉。但是如果总是被一些突发的事件打扰,大脑总是处于一种适应的状态,工作效率就被无意中降低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我们需要对工作时间进行一些微小的规划。比如说将上午设定为进行创造性工作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不做影印、回电话或者是开会等活动,让大脑处于连续工作状态。而把下午作为事务性时间,集中做类似于影印、回电话这种事务。在实践中你会惊奇地发现即使是影印这种事务性工作,一旦大脑进入了状态,就会冒出很多提高影印效率的新点子。

学会开会

开会是交流意见和进行决策之前的必要步骤,只要是需要多人协作的工作就无法避免开会。但不能否认的是,错误的开会方式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高效开会节省的是整个团队的时间,因此这是个必须学会的技能。

如果你是那个主持会议的人,你可以:

1、明确会议时间

在刚开会的时候就宣布这个会议计划开一个小时。所有参会人,尤其是需要在会上发言的人就会根据这个总时间调整各自的发言,追求简洁。

2、确定议程

在会议开始的时候对整个会议的议程做一个介绍,让参会者对整个会议的结构有清晰地了解,有助于每个人准备自己的发言。

3、准时开会

会议必须在约定的时候准时开始,参加会议迟到的人要么是对这个会议内容并不重视,要么就是还没有做好进行一次紧凑而高强度会议的准备。即使等待他们加入到会议中,他们所能提供的帮助也很有限。

4、不能决定的事就不再讨论

在会议中总会遇到一些在会议当场无法决定下来的事,这种事再继续讨论3个小时也不会有结果。正确的做法是立刻搁置这个议题,将艰苦而细致的协商过程放到会议以外。

5、使用简短陈述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职场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辩论赛的辩手,有些人会习惯做优雅而全面的陈述。但是作为一个会议的主持者,高效而明确的进行整个团队的沟通是他的职责所在。所以在这个时候,对全面陈述做适当的打断提醒就变得必要了。我们可以提醒发言者先把结论提出来,如果参会的其他人对这个结论有不理解的地方再由他针对问题进行说明。

如果你只是个坐在下面忍受其他人长篇大论的参会者,你也可以:

1、关注重点人发言

在会议的一开始,你需要将参会人员进行重要性排列,找出和自己工作相关性比较大的参会人员。这些人的发言将是你在会议中的关注重点,认真地倾听和适时地提问将会对自身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益处。

2、随身带着笔和笔记本

在与自己不太相关的人在会议上长篇大论的时候,你可以通过笔记本进行一些工作计划或者头脑风暴,也许工作上的新点子就会在这种被限制“人身自由”的状态下迸发出来。毕竟嘴是别人的,时间却是自己的,做些有益的事总好过虚度时光。

学会委托

作为集中于自己重要事务的配套的方法,将不擅长的事情委托给专业人士反而能够提高总体效率。为了提高委托工作的质量,避免返工,我们在做委托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人和工作的匹配

在单位中很多人的工作技能都具有互补性,在委托任务时如果能够注意将工作分配给所擅长的人,工作质量本身可以得到保证,做工作的人也会很开心,可谓双赢。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对身边的同事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只要找对了人,即使是平级的同事也会接受你的工作委托的。

2、明确工作完成状态

在委托同事准备报告书或产品汇报这种伸缩度比较大的工作时,很容易出现双方对于工作完成状态的理解偏差。因此在委托工作时,需要明确描述工作的完结状态。其中应该包括工作成果的内容、数量、完成程度和特殊要求。

3、复述要求

无论是委托别人还是接受委托工作,按照自己的理解复述一遍对方的话是一个有效避免理解偏差的办法。这个办法在生活中同样有效,尤其是在情侣之间,会把很多的争吵化解在最开始的阶段。



任何的时间管理本质上都是个人习惯的更改,因此没有适合所有人的方法,每个人都必然要有一个对学来的方法进行评估和个性修改的过程。下一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时间管理中的内功心法,它能够帮你自创一套适合自己的“武功”出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