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重新读两年前没有读完的一本书——《儿童的人格教育》,当时因为读不懂所以最后就搁置了,最近重新翻开感觉没有那么难懂了,可能是心态的变化也可能是把书和生活日常结合起来了!
引论是这样一句话: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成年人的教育问题归结为自我知觉和理性的自我引导。儿童的教育,也是如此,但他与成年人教育的区别在于儿童还不够成熟,因此对儿童的引导则显得至关重要。
我一直觉得儿童的未来有很多可能,作为教师给学生希望非常重要,最起码不能早早下结论说:“这个孩子就这样了,没啥希望了。”
里面还提到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他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卑感。有三类儿童,我们现实中也经常见到,一类是生来身体虚弱或者身体有缺陷的儿童,一类是从小受到严厉教育,从未得到父母疼爱的儿童,一类是从小被宠溺无度的儿童。这些儿童的处境都会使他们产生一种欠缺感和自卑感,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感是人生同一个基本事实的两面,二者不可分割。过度的自卑和过度的追求优越我觉得都不好,过度自卑会让学生对自己或者学校失去信心逃避学习,转而寻找一种通往自由的捷径那就是抛开社会道德规范,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就像班里那些总是“犯事”的“老大”,虽然看起来他表现的很大胆和勇敢,但是选择捷径、快速获得优越感的本质就是由于胆怯和懦弱。
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儿童的自卑情结……还有很多我觉得有意义的内容值得去了解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