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号下午工作的时候,脑子里突然冒出个想法:我想把母亲住院时母子生离死别的那段经历,找贾玲拍成电影,
因为她纪念妈妈的电影拍的很真诚,而我的这段经历也很感人,和她的经历还能形成呼应的效果,因为她讲的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而我的经历是经过了生离死别后还能有机会弥补,她没有让妈妈看到自己的成功,而我想让妈妈还健在的时候,看到自己孩子的梦想实现。从而不让自己留有遗憾。
可是我又想:我怎么能联系到贾玲呢?我们的距离差得那么遥远,我是一个普通人,人家会搭理我吗?而且我如果把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告诉别人的话,是不是又会遭到很多人的嘲笑呢?
第一是我的故事能不能被采用?第二是我根本就没有机会能够联系上贾玲。
所以这一切都只是源自于我个人那不切实际的空想和痴人说梦罢了。
但是我觉得只要有了想法,就会想办法去完成它,也许就能成功了呢?万一梦想真能实现了呢?
于是我立刻在群里跟大哥说了我这个突发奇想。
大哥回了一句话:“那你怎么能和贾玲联系上呢?”
我说:“是啊,这也是我现在考虑的问题。我也不知道怎么联系上她?但是我想只要想做的话,就一定会找到方法和途径的。”
大哥又回:“你可以关注贾玲,私信她,你这个经历要感人至深才能打动他们吧。”
我说:“因为正好我妈住院的那段经历,和她的经历可以形成一个呼应的内容,她是妈妈不在了,而我是妈妈还健在,但是不确定什么时候就会病情严重!她对妈妈的遗憾,我目前的经历正好还能弥补上,就是那句话,子欲养而亲不待,我现在还处在亲能待的时候,所以我觉得正好前后能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姊妹篇,而且我不是一直都有想法,想把自己这两年的经历拍成电影吗?只是缺一个机会而已。”
晚上10点多下班后我在微博上关注了贾玲,但是并没有给她私信,因为我还没有把作品写出来,等我把那段经历全部写完后再联系她,只是不知道人家会不会理我?到时候再说吧,那些不是我该考虑的问题,因为结果不是我能左右的,但是这个过程是我能做主的,
我只要把这个作品完成,给她发过去,能不能采用就是她的事情了,就像投稿一样,投不投稿是我的事情,能不能过稿审核通过?就不是我能左右得了的事情了,我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就够了。
到家后我又把这个想法跟网上的一位朋友说了,因为是她在2020年2月鼓励我开通的知识星球,因为是她在2020年7月鼓励我开通简书去写作,因为是她在2020年10月鼓励我开通今日头条,因为是她在鼓励我开通简书多写作的时候,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刺激到了我,让我顿时醒悟:「不喜欢明明可以做的更好却不做的人,就是满足现状的人」。
在我思考了几天后开通了简书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
我告诉她:“我突然又有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
她问:“什么。”
我说:“就是我想把我妈住院的那段经历找贾玲拍成电影,只是不知道人家会不会搭理我。”
她回:“瞎试试。”
我说:“嗯我就是想试试,万一梦想实现了呢。”
她回:“是。期待你的收获。”
第二天中午回家吃饭时,我跟妈聊起了关于村上春树写作的故事,我说:“突然发现29岁前的他跟现在的我情况很像,都是负债累累。”
我跟妈说:“甚至他比我还惨,起码我没有露宿街头睡在大街上去。”
我说:“后来村上春树从29岁开始写作,然后去投稿,但是投稿一直被拒,但他一直坚持写作和投稿,写了十年最后终于成功啦,而且还多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妈听到这插了一句话:“还得写十年呢?”
她的言外之意我懂,大概是想说:得写十年才能成功呢?那你今年38岁才开始写,写十年之后才能写成功呢?花费的时间也太长了吧?
然后我又跟妈讲了自己正打算写的一篇文章,写完后想去投稿试一试。还跟妈说了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包括央视主持人史小诺的故事经历。
然后又聊到了贾玲的电影《你好李焕英》,也说了自己的梦想,想找贾玲拍电影,就拍妈住院的那段经历。
但是我又说:“昨天晚上看网上贾玲说以后不想再拍电影了,梦想一下破灭了。”
妈听了以后笑了。
但是我接着说:“没关系,等写完后,如果贾玲真的不拍电影了,那也可以找别人拍,到时候试试看吧。”
然后又说起了我写的日记的事,说了很多,铺垫了很多内容,最后才终于拿出写的第一篇日记给妈看。
我说:“你肯定会看哭的。”
妈说:“不会,我这人眼睛硬,不会哭。”
但是我对自己写的内容很有信心,于是妈在旁边安静地看着日记,我在一旁默默的吃着花生等她看完。
妈看完日记后,我问她:“怎么样?”
妈说:“写的挺好,看的我眼睛湿润了,有点感动的想哭了。”
我很开心,然后又说:“看了后面的日记,你会哭的更厉害的,因为写的真的挺感动人的。”
我爸在里屋睡觉,一直觉得我们娘俩的对话吵得他睡不着,开始埋怨我们。
这就是我爸,对于感情十分淡薄,我觉得如果换成别的父亲,听到儿子跟娘聊这些这么感动的事情,一定也会觉得很感动的,因为那个画面值得被感动。
可是我爸从来就都是这样一个感情冷漠的人。
本来写到这里就该结束了,我也没有想到什么可以上价值的升华内容,所以只是别人口中说的那种「自嗨」式的,记流水账式的日记而已。
但是昨天突然想到了在一月底看到过的一篇关于写徐霞客的文章,瞬间我就豁然开朗了起来,觉得可以放在这里作为最后的升华主题。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徐霞客是谁?
他就是《徐霞客游记》的作者,明朝人。
但是你们一定知道这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也许很多人知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但是你们却不一定知道,其实这是徐霞客的母亲对他说过的话。
19岁那年,父亲去世,徐霞客守孝三年之后,心里直痒痒,想要外出解放自我。
但他是一个很孝顺的人,此时母亲年过60,他深知“父母在,不远游”这个道理。
到底是自己生出来的,徐母看出了自己儿子的心思,跟他说:“虽然父母在,不远游,但游必有方,大丈夫就应该志在四方!”
还亲自给儿子做了一顶旅游专用的帽子,对他说:“出去的时候,记得把你看到的写下来,回来讲给我听,让我这个老太太开开眼界。”
每次送徐霞客外出旅游,徐母故意加快脚步,走在儿子前面,以显示自己身体硬朗,无需为她担心。
其实自从父亲去世之后,家业大不如前了,好在有徐母操劳着,一切安好。
有了第一个粉丝的无条件的支持,徐霞客开始了自助游。
每次外出,都告诉母亲归期,做到“游必有方”。
徐霞客每次归来,都会带给母亲远方的琪花、瑶草、碧藕、雪桃,带些奇花异果送给母亲,并给老母亲讲述旅途的所见所闻,其他人听了,都觉得他不务正业。
讲到惊险处,听的人无不咋舌,唯独徐母听了,竖起大拇指,笑着对他说:“我儿有这般经历,不愧为男子汉大丈夫!”
徐霞客40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的生命没了来处,只剩远方。
而我现在每一次跟母亲讲这些故事,跟妈说关于自己的梦想,这不是正是像当年的徐霞客一样的做法吗?他跟他的母亲讲他自己的故事。
一周前听到大壮的歌《我所有的思念》时,我特别触动,所以才决定把自己的梦想告诉妈妈讲给她听,因为我不想像大壮和贾玲那样,留有对妈妈的遗憾!
就是这样,这就是我最简单最真实的想法,所以不管自己的这个梦想最后能不能实现?起码我要让妈妈知道「她儿子心中对她的眷恋」!
人生,不要等到最后无法挽回时,才去悔恨当初为什么没有去多做些什么?
人生,要及早地努力的去多做些什么!
趁家人还在,趁父母还能听见看见,把你想对他们说的话,都讲给他们听。把你对他们的爱,都展示给他们看,就像电影里贾玲为了让妈妈开心高兴所努力做的一切,妈妈是会看得见的!并且会泪流满面地看完的!
写于2021年2月22日。
---全文完,如果喜欢这篇文章那就随手点个“点赞”吧,你也可以关注我,还可以分享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我的文章。谢谢你了!
一个有态度、有温度、有情怀的创作者,一个有故事的男人。
希望我的文字,能在治愈自己的同时,也能够治愈你;希望你能从我写的故事当中,获得感动与力量,温暖与方向;
希望在你迷茫困顿之际,在你感到彷徨无助的至暗时刻,能从我分享的故事里,看到一丝光亮,看到那点滴的一米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