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很大的话题。你要知道什么让我们的能量降低,能量一直在那里,说提升能量本身是个妄语,因为能量一直在那里。应该是释放能量。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减少念头!就像刚才那个准弟子一样,让你坐哪里你就坐哪里嘛,想那么多干什么?欢欢喜喜坐着就是了。结果就是念头太多,好坏对错标准太多!
为道日损。修道就是这样,就是把念头减少下去,能量就出来了。大家好好体会一下。我们所有的能量要么是你看到,他怎么是这样呢?我兴冲冲的带着热情的去给他讲,结果热情贴在了冷屁股上。这就是念头,念头太多。我们委屈太多也就是念头太多。所以,无念就是释放能量最简单法门。
减少念头就是在清种子消业障,因为念头就是种子在起现行。所以,射雕英雄传中郭靖被选中也就是因为念头比较少。
公艺同学提问:包老师,有的时候一群人在一起开会,他一句话也没说,但是你就感觉很烦躁。而有的人同样在一起也一句话没说,但是你感觉特别好,这是因为自己能量太弱了,被别人影响了吗?
包老师回答:这个是起念了。你要好好体会,这个人是高能量人还是低能量人,这个人讲的你很烦……你去体会,你起念头了。一念起就糟糕了。因为哪怕高能量的人在那里,而你的念头一团糟,你依旧体会不到,依旧会感觉糟糕,因为念头。
我们的念头有粗念、细念和微念。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连粗念都不容易把握,更不要说细念了。微念就更难得了。我自己也是通过练习来把握自己的念头的。我练习中,每一天,大家觉得早上起来念头少,当你休息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其实早上的念头也很多的,只是我们捕捉不到而已。
为什么很多人不让他做事他会很难受,因为做事情的时候他会念头少,所以不做事情的时候会很难受。所以我说,人类最大的瘾不是酒瘾烟瘾而是想瘾!想法太多。
刚才有伙伴在问,怎么样清理念头,这个方法很多。我会打坐,打坐的含义就是清理念头。但是不要着相,以为坐在那里就是打坐。静中修行十分,不如动中修行一分。这就是我们说的禅,有静中禅也有动中禅。而动中修行十分,不如梦中修行一分。梦中修行十分,不如生死关头修行一分。
大家体会一下。什么叫生死关头?甚至我们很多时候都没到生死关头,一提到工资、福利、升职等时候马上就起念头了,还没到生死关头呢。所以我们要体会,静中修行是打坐,而动中修行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观念,就是动中禅。
所以,别人问我,包老师你打坐吗?你一天打坐多久呢?我说我打坐八个小时——就是我一天讲八个小时的课。
比如,我以前在大学讲课,一天下来是很累的。后来讲课都还要准备金嗓子喉宝之类的药。我讲课的最高纪录是连续讲了23天,一天都没拉下。这样的讲课量怎么做到的(不累,不坏嗓子)?
以前讲课,是付出,是努力,我要努力控场,让学员感觉舒服之类的。现在讲课我是在清理,一感觉到自己在用力,就清理自己,所以讲课是我清种子消业障的过程。
我分享,你收到了,我合掌欢喜,你没收到我也没什么要求。放下放下, 所以,大家感觉一下,如果我是单纯的在讲课,那么我就会关注大家的反馈,如果大家都欢呼,都感觉很好,那我就会有成就感。这个叫用成就感来推动你,用对方的反应来决定自己。
我们上过力量之源都知道,当我们的高不高兴被别人决定的时候我们会很累。我选择讲课,表面看我是老师,我内在是经由这个过程在做清理。以前我总用成就感和讨好的感觉来讲课,现在,当这些讨好或者成就感的念头一起,我就清理。上课转变为我在分享,分享我生命中的穿越。
我连传播这个词都不用,传播有点用力。分享就是我分享我生命中的穿越。这个过程,就很美妙。
我原来第一天和第二天的课很费劲,所以以前前两天我的嗓子就会出状况,现在就好了。以前的那种控场啊之类的念头就没了。这个觉察就转变了。我干这个工作我就热爱它,就喜欢它,当下就投入,全心的投入。
而如果我们在干这个工作的时候想,恩,我干这个工作的薪酬是多少啊,能收获些什么呢?这样的工作我就干一辈子吗?那个时候西恒给我做助学,他们比我累啊。
因为他们会起念:我就这么做助学吗?我怎么成长呢……刚开始的时候给我做助学是很欢喜的,能给我做助学跟着我学习,可是干了一段时间就会起念,我这辈子就这么干吗?于是就会累,因为起念了。
比如:我就这么干吗?就拿那么一点工资,以后成家怎么办?还要交女朋友……生活费用那么高……就这样一念接着一念下去……你想啊,这就都是事实啊!于是觉得,算了,那就不干了吧,自己去创业吧等等。所以,你看这都是念头。而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的当下,那个念头一起,我们都会去觉照。
去掉念也无比的简单,真修你就知道了。因为,念本身它自己要跑的,它是飘忽不定的,是我们一把抓住它不放手的。所以,只要我们自己一放手,那个念头它自己就跑了,就离开我们了。我们读的道德经里也有这么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我们的念头是这么发生的。
比如我们是父母,孩子考试了50分,我们就会起念——哎呀,这么考了50分,这样怎么能升的上小学,这么能上得了中学。。。一念接一念就停不下来了。还有,如果我们被打击的时候,被领导批评的时候,被服务的对象不理解的时候。。。我们就会想了,哎呀,这样下去如果都这样的话怎么办呢?我还能够活吗?我还能够工作吗?算了,我还是干别的去吧。怎么看你都这样呢?!与之对应而来的痛苦,就这么落在了我们身上。
这都是起念头的结果。关于这个现象,还有一个滑坡理论来说明,就是一个球,放在一个下坡的坡道上,就好比,我们看到一个同事迟到了,我们会说,哎呀,如果人人都想你这样的迟到,这个世界可怎么办啊。。。。。。可是,他怎么看你全都迟到呢?就像先前说的孩子考试成绩的问题:你这一辈子都这样下去。。。同样,这么可能一辈子都这样下去!这都是我们的念头一念接着一念,念头把我们往死里推。
还有,像有的同修说的,哎呀,你看我回来后又被打回原形了,这么办啊?这就是说,要么我没有用,要么这个课程没有用......全是念头,全是这样的念头,把我们往能量的低谷带。
这都属于念头起来后我们抓着它不放手的现象。而如果我们能在念头起来的时候,察觉到它,然后,对它说: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然后深深的吸气,动动脚指头。。。你把你的注意力放在你的呼吸上的时候你的念头自然就少多了!
旭峰同学问:包老师,我想知道这个念头和想法有什么区别呢?
包老师:所有的念都是想法。
旭峰:那您像之前说的王总的那个例子,王总当时会起念说哎呀,我不可能总是这样当助理下去。而人家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想法并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的。
包老师:恩,你说的这个很好。我刚才举这个例子,也不是说我在批评他这个想法或者念头,而是说让这个念头过去,而不是被这个念头牵引,从而能量被拉低。而是有觉知的关照念头,就像我们之前力量之源讲的:感觉好离目标更近。关照到念头后,有觉察的让念头感觉良好。
人不可能没有念头,念头会分为妄念与正念。就像早上韩总分享,大家都在说养生,本质上应该是养正,养正念。那什么叫正念呢?很多时候我们说的正念是相对的,相对于妄念而言的正念。
而真正的正念是圆满的,是念念圆明的念——圆既是无漏之意。比如,凡事相信。因为他不会漏过哪个念头,所以,这样的念头就是无漏的念,圆明的念。还有,一切的发生都有恩与我有利于我,这也就是正念,因为无漏,是正念。我们所说的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也是圆明的正念。
念头很多是,即便是邪念,我们说,它产生了,我们就让它过去,而不是抓着它不放。
正念在,邪念就进不来。我们的大脑就像一张光盘,刚盘里存了很多音乐,当我们播放哀乐的时候,那个欢快的音乐就播放不了。所以,当我们一发现那个让我感觉不好的念头时,我们马上做几个深呼吸,零极限一下,马上就让我们回到了正念上来。
所以说,我们说的无念无念,其实不是没有念头,而是没有妄念。正如佛陀说的那样: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有妄想不可怕,谁都打妄想,最怕的是执着!
抓着它不放,于是我们就不能证得了嘛。所以,我们要放下。而放下不是放下什么东西,而是放下执着的这个念头。我在微博上曾近还回复过台湾的蔡志忠先生的一篇微博,蔡志忠先生这样说过:人生最大的痛苦都是来自于对金钱与财富的执着,当我们放下对金钱名利的执着,我们就解脱了。
而我回复的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来自于对金钱财富的执着,而是放下对金钱与财富名利执着的念头!金钱有什么错?那我们对金钱有什么样的执着念头呢?比如:没有钱是万万不能......我只有有了钱我才有安全感。
这些都是念头。我们只要能把这些念头放下,那我们该怎么赚钱还怎么赚钱嘛。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放下金钱,而是放下对金钱执着的念头。
鲁老师提问:老师,您这个说法是不是也能解释吃不吃肉这个事情?
包老师:本质上是这样的。待会我们会谈,这里(念头这部分)我们多说一点。
所以禅宗讲:动念即乖!当体即是!觉察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