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分析——离职人员分析

    常规来说,分析离职这一块,90%人会去分析在岗人员的离职预测,这里提供一个反思维:分析离职人员比分析在职人员反馈的数据更加真实——离职的人才会说真话,分析在职反馈回来的数据大家都能接受,分析意义有限?

1、正确的离职率公式:

       1)、离职率=某时期的离职人数 ÷(期末人数+某时期的离职人数)×100%

        2)、离职率=某时期的离职人数 ÷(期初人数+某时期的入职人数)×100%

2、预测今年离职人数包括:正常的离职人员、退休人员、曾今提出过离职的人员、绩效评分排末尾的人,预测人数最好根据不同部门分别预测。

预测部分:统计往年的年度-月度离职率,根据今年人员定编推算出今年流出人数,每个部门人数相加应该与推算的总人数相持。

流入人数=离职人数+(定编人数-当前人数),预测到每月的离职流入人数,对年度控制预算非常重要,切记~

3、离职人员分析几个方面

    1)、离职人司龄的分析:

    * 入职2周之内内置,往往与入职管理流程的关系较大。通常是员工发现了公司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预期有较大的差异。

    * 入职2周到3个月之间离职的原因通常与岗位工作本身有关。有可能部门内部的融入问题,工作岗位的设置、岗职、任职要求、选拔环节对人才能力判断出了问题。、

    * 入职3个月到1年离职,通常与员工的直属领导有关。

    * 入职1年以上2年以下离职,通常与公司价值观和公司文化有关,另外如果是新型互联网IT行业与薪资涨幅也有关,(很荣幸我在这个阶段还没离职,哈哈哈)

    * 入职2年以上5年以下离职员工,通常与晋升和发展有关。

    * 5年以上离职,通常与外部环境有关。

    2)、离职人员绩效分析,最好根据公司情况细分到不同部门

    3)、离职人员流向分析,最好的方式是离职时的面谈,和离职2周后的回访。

分析离职人员的去向和他们的现状,能反馈出真实的我们公司需要补充的方向~

4、离职原因分析:

    1)、离职范围主动离职和被动离职

            主动离职:主动辞职、合同到期员工不续签、退休后不接受公司返聘;

            被动离职:被动辞退、合同到期单位不续签、经济型裁员。

    2)、如果员工离职原因既有公司原因也有个人原因,统一算公司原因;如果离职人员原因有多个公司原因,则多个原因全部统计。

        工作环境还可以细分到:加班时长、工作时长、办公环境等、、、

以上分析的角度都是从已经离职人员中去取证分析的,各项指标反推映射到现有人员,从明确的绩效、学习和职业发展可以量化的推断出谁即将离职,BP伙伴可以进行对这些人多加关怀,并且和员工直属领导沟通,如果公司还满意员工希望留人则想办法留人,如果根据市场流动希望员工走,BP就得提前做招聘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