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影视众筹项目出现的风险值得关注。这些风险事件既暴露出众筹投融资活动参与各方均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暴露出了影视众筹和影视行业本身的一些痼疾。
影视项目不应做股权众筹
文/赵予
影视众筹这个垂直众筹行业的严重问题在极尽风光之后,开始浮出水面。
影视众筹从风光到风险
2014年3月底,阿里巴巴推出了一个全新的产品“娱乐宝”,打出“全民娱乐,你也是出品人”的口号。阿里娱乐宝在3月31日至4月3日期间在线狂售7300万元,参与认购者超过20余万人。而这笔募集资金全部投给《小时代3》、《小时代4》、《狼图腾》、《非法操作》4部电影。
2014年9月,百度金融推出了众筹类产品“百发有戏”,开始试水影视类众筹项目。“百发有戏”相继推出《黄金时代》、《致我们突如其来的爱情》等多个影视众筹产品。
京东也是在2014年就涉足了影视类众筹项目。2014年7月,京东金融众筹业务“凑份子”上线,推出首批募集的12个项目,包括《小时代3:刺金时代》。其中,以《小时代3》最受欢迎。
随后苏宁、优酷等公司都相继上线众筹平台,试水影视众筹。
真正让影视众筹彻底掀起热浪的,还是《大圣归来》。《大圣归来》的89个众筹投资人,带来了后来非常有价值的700多万元资金和无法估价的资源。电影口碑极佳的同时票房成功,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成绩吸引了整个众筹行业,引发大众投资者对影视众筹的大力追捧。
《大圣归来》的走红,让大家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以电影为代表的影视项目,其风险依然非常之高。几部影片众筹取得极大成功并被众筹行业外的媒体非理性放大,抹杀了其风光背后巨大的风险性,这为后来影视众筹风险爆发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今年上半年《叶问3》的大规模票房造假事件,再次将影视众筹拉入公众视野。这一次,影视众筹开始受到质疑。《叶问3》出品方通过与影院签订大规模的包场协议来推高电影的票房,以造假的形式制造出一种票房大卖的市场氛围,借此炒作背后的几家上市公司股价,并吸引更多理财用户购买以影视作品作为标的物的收益权众筹项目等理财产品。项目问题曝光后,作为《叶问3》收益权众筹发起平台的苏宁众筹,用冻结电影出品方快鹿集团旗下资产的方式,强势保障投资者利益。然而,不是所有平台都能有苏宁众筹的魄力与能力。
问题更多来源于影视行业本身
事实上,与科技、互联网等领域的创业企业、实体店项目不同,影视众筹项目的风险更多地来自于影视行业本身。投资人以股权众筹的方式参与其中,完全没有办法规避影视项目的风险,反而容易成为垫背者。若众筹平台不能像《叶问3》项目中的众筹平台那样以强有力的手段来保护投资者利益,投资者等于直面影视项目的全部风险。
那么,这个风险将有多大?一组数据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这种风险程度:每年在电影院上映的影片约300部,在立项和拍摄前无风险评估,大部分影片最终赔本。华谊兄弟CEO王中磊更是公开表示,每年生产的700多部电影中,只有最顶尖的两三部电影可以通过一些金融手段进行适当运营。
而具体来说,影视行业很多行业规则决定了股权众筹参与其中的不合理性。
一、政策风险。影视作品在审核方面的风险将直接影响到投资方的收益情况。如果影片内容有违监管精神,影片被删减、禁播都有非常大的可能性。同时,如果影片中的演员等参与方自身行为失当、触犯法律法规等行为,也将直接影响到票房甚至电影上线。艺人突然被举报吸毒或者其他违法行为,导致代言的广告、主演的电影下档的情况都真实发生过。这些都是非常不可控的风险点。
二、利益输送是行业惯例。与其他行业不同,影视行业很多成本与收益都是以利益相互输送为潜规则,例如明星片酬、广告植入的费用等,其中很多资金和利益的交换很难用明码标价方式向众筹投资者公布。
三、通过投资电影来洗钱,这已经成为业界公开的秘密。具体做法很多,比如拍摄预算很高的大片,但在实际拍摄中只用很少的钱,剩余的钱就可以用在其他地方。这样一来,电影看上去是在亏本,但实际上黑钱都通过电影公司洗白了。对此股权众筹投资人完全可能毫不知情。
影视众筹不应采取股权众筹方式
基于以上原因,影视项目采取股权众筹的方式开展显然是不合理的,根源就是散户股东与秘密太多的影视行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例如,近期备受关注的《女汉子完美恋人》项目中,股权众筹投资者指责出品方光影工场不公开该电影成本、投资方占股比例、明星片酬等基本数据,而项目方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公开,至今三方还在沟通中,投资人向众筹家表示,不排除使用法律手段。这实际上正好展示了股权众筹的投资模式与传统的影视项目运作方式之间的矛盾。
极端一点的洗钱虽然本身是违法行为,但是难以识别,尤其对于股权众筹投资者来说,他们往往并不是影视方面的专业人士,也没有相关从业经验。这种风险实际上是散户投资者所不能承受的。
另外,影视项目一锤子买卖的性质非常突出,票房好就好,差就差,难以把控,未来也没有修正的空间。并且,影视项目完全不存在股东参与经营管理与决策、期待未来的成长性等种种股权众筹核心价值。
影视项目做股权众筹还有必要吗
那么影视众筹应该如何玩?笔者认为,为了一部电影而注册一家众筹股东组成的有限合伙企业,众筹股东似乎具有参与项目财务审核、监督运营的权利,但实际根本无从参与,各方为了信息披露等行业性问题相持不下,这种影视众筹的投资方式风险巨大,而且效率低下。
影视众筹项目的收益往往来源于三大方面:票房分账、广告收入、版权等衍生品。院线或者影视公司往往能够很好地估算电影收益,它们如果看好某些影视项目,可以用一定收益向众筹投资者募集资金,买断该影片的部分发行权和收益权,由此开展影视众筹,但是风险依然在,《叶问3》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此,基于影视众筹的一次性与风险性,笔者认为,影视众筹的投资属性应该减弱,而增强其消费金融众筹的属性,可能是目前较为合理的方式。以消费金融的思路,项目不以投资收益作为主要回报,而更多地采用一些产品和消费权益方面的回报,例如观看首映礼、主创见面会、影视周边产品、出品人身份等。这些才是影视众筹能给与的、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最特殊和最具魅力的众筹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