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他还出了这本书,网上的一门公开课好像也叫做《怪诞行为学》,可以算是我比较喜欢的公开课之一。曾经也隐隐冒出过去杜克大学读个心理学的念头,后来来到北京,机缘巧合找了一个学心理学的2B在一起。
作者真的很不幸,在十八岁的时候飞来横祸让他70%的皮肤遭到了灼烧。由于无法正常参加家庭活动,他就像一个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一样观察周围人的行为。住院的三年时间,他经历了各种痛苦。我曾经想过,如果不幸的我遇到飞来横祸,我就会逃避这惨淡的生命,我的生命意志总是如此薄弱,现在想想真的很幼稚。磨难可以让人成长,但是在磨难面前我会退缩。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都是理性的。实际上我们不单单是非理性的,还是可预测的非理性。
序
- 护士们快速死去绷带对患者比慢慢撕去绷带好。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疼痛的时间。
- 病人角度:等待过程中内心的恐惧;对疼痛何时开始和何时减轻一无所知
- 护士角度:忍受病人的哀嚎对护士造成的心理折磨
第一章 相对论的真相
- 人们很少做不加对比的选择。
- 经济学人订阅电子报和印刷报的例子。
- 买电视机时候中间的是商家想卖出去的。
- 选房子的时候,现代风格房子VS老风格房子没有可比性,但是由两幢老房子可比,就让我们觉得好的老房子比现代房子好。(不过买东西真的就是靠比较来最终下结论,但是原来我们还会把不可比较的事物用这种方式排除在外)。
放进来一个诱饵,通过诱饵就排除了。诱饵效应
为什么我觉得这些问题不是很严重,是因为我已经深受其害了么。其实知道这样的心理可能被商家用来卖商品,但是改掉好像还是不容易。不可能不做比较买商品。我是越来越变得世俗么。看来是我没救了么。不过就算知道,怎么样避免比较买商品呢。
比如那个电子版和印刷版报纸的问题,我还是会两者都选,电子版携带方便,虽然印刷版不一定需要,但是钱也没有差多少。
不过买哪种类型的房子时候,看来还是有点用的,应该坚持从更多角度去看待买什么房子的问题。
第二章 供求关系的谬误
刚出生的幼鹅会依附它们第一眼看到的生物。
我们的第一印象也会成为印记。我们遇到一个产品的价格可能成为我们后续产品的参考成为锚点。
- 黑珍珠价格如此昂贵因为萨尔瓦多一开始就把它和世界上最贵的宝石锚定在一起。
- 社会保险号码作为商品价格,再写愿意购买的价格
- 愿意听噪音的价格
- 愿意听作者朗诵的价格
- 渐渐从买邓肯咖啡到买星巴克咖啡
- **我们所做的许多决定,锚都在起作用。
我们在过去做了任意决定,并且以后把我们的生活建立在这一基础上,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最初的决定是明智的,有这种可能吗?
我们不过是自己最初无知的任意行为的集合物。
**
从认识自己的脆弱开始
-
传统经济假定产品的市场价格取决于两股力量的平衡,每一个单位价格的产量(供给)和每一个单位价格的购买欲望(需求)这两种力量交汇点的价格决定市场价格。
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可以很容易被操控。
市场价格本身反过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需求不是独立于价格。
市场的供求关系(酸奶打折人们就多买)不是基于偏好而是基于记忆。
我们也会渐渐忘记曾经作为锚点的商品的价格。
看来我是深受锚点影响的人。买一个东西,如果他降价了,我去买的概率可能比去买原来我就想到的事物概率还高。对于某些东西,如果价格便宜了,原来挺贵,我就会想去尝新鲜试一试。即使可能存在情况是商家故意提高价格再降价。我这种心理就超级容易被商家掌控成为实验的小白鼠。
由于一次错误的锚定,我们可能错误地拿真正能给自己很大快感的东西(但很可惜初次锚定较低)去交换自己较少快感的东西(由于初次锚定反而较高)。
我是不是经常干这样的事情,比如买水果。
第三章 零成本的成本 为什么免费的东西让我们花更多的钱
免费
按照现在人的时薪,免费的东西根本不值得多少钱,但是为什么当有免费印相片,或者免费咖啡,其中的流程很繁琐,要扫码短信验证等,但是仍热此不疲得去获得这些免费的东西。
我以为人会很理性,但是事实上我们却很不理性。
“零”不仅仅是一种特别的价格表示法,它还能唤起热烈的情绪——成为一个非理性兴奋的来源。
- 开完会没用的免费物品我们会收着。
- 商品买二送一为了那个送一而买不需要的东西。
- 巧克力50卖15,好时卖1每分->14美分VS0每分
- 万圣节孩子换糖例子
第四章 社会规范的成本
社会规范VS市场规范
宁愿去做免费的事情也不愿意做廉价的事情。
第五章 性兴奋的影响
低估了性兴奋时候思考的方式。
...
其余章节觉得没有第一章写的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