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从数据分析还是从日常的生活经验来看,我们看到中国白酒行业有两大消费痛点。第一大痛点是:中国白酒消费者日常想喝到传统工艺的纯粮白酒,却往往喝到“酒精酒”,甚至是假酒;第二大痛点是:中国白酒消费者为喝到传统工艺纯粮白酒,付出的消费成本过高。而且近十年来,这两大痛点不仅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缓解,而且变得越发的突出。
短缺已是伪借口
关于中国白酒消费两大痛点形成的原因,众说纷纭。主要有如下几种说法:
(1)中国好的白酒生产能力有限,供不应求,导致其价格上涨;
(2)粮食酒生产成本高,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液态法生产白酒,以获取利润;
(3)市场监管不力,导致假冒伪劣泛滥;
(4)名酒广告投入多,宣传成本肯定要加到价格中,好酒肯定卖的贵;
(5)电商成本也越来越高,网上卖的便宜的酒也多不是好酒,而且假冒伪劣也比比皆是。
等等。种种说法,看似都在理。
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要首先澄清一个大是大非问题:中国白酒消费者当前日常难以喝到传统工艺法纯粮白酒,肯定不是因为中国好的白酒生产能力供不应求。
事实上,中国纯粮原酒产量不仅十分充足,而且产能相当过剩。
回顾经历1998年-2003年的行业困境后,我国白酒行业从2003年开始就步入所谓“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期,直至2012年政府限制三公消费时结束。这十年间,白酒市场消费痛点背后的行业扭曲,并非因为粮食或者纯粮固态酒产能短缺。
白酒消费直接品评的窘境
在白酒这样一个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出现这样的扭曲和变态,消费者有这样巨大的痛点,是经济学家和市场专家们难于理解的事情。
市场化本身理应具备良好的净化机制。只有更好的产品才能能更好的取悦、服务消费者,才能被消费者选择,从而淘汰更差的产品,表现出市场经济自带的净化功能。可在当前的国内白酒市场却是:一方面更差的酒大行其道(如牛什么山陈酿);另一方面大量的优质原酒无人问津,处于积压滞销状态。
这是为何?消费者变傻了?还是说了不算?
为了搞清事情的真相,我们曾经多次组织消费者对流通类白酒进行盲品实验,并请其请根据盲品时的体验做出如实的品评。
典型的直接品评实验是这样的:邀请50位非专家型白酒重度消费者,对10款不同香型、不同品质、不同价位的白酒进行盲品和评价,看看其品评结果是否真的能和产品品质的优劣吻合。
(1)在有10年以上饮酒习惯的50位白酒重度消费者中,只有12位能正确区分白酒的三种主要香型:酱香、浓香和清香。占比为24%(超级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2)现场能准确区分纯粮固态白酒和液态白酒的只有2位,占比为4%。
(3)现场能准确排列酒品价位只有1位,占比为2%。
据白酒重度消费者的反映,除了品酒过程中的评判,他们多数人日常还会根据饮酒后第二天的酒后反应,来评价酒品的品质高低。但即便如此,我们得到饮后的(2)(3)测评结果大致分别为36%和12%,依然不容乐观。
屡次测评实验,结果大同小异,实在是令我们抓狂。
这表明:大多数白酒消费者无法单凭个人的直接品饮感知和饮后消费体验,对白酒产品的好坏优劣做出哪怕是基本准确的判断。因为消费者普遍对产品品质无法准确的判断,使得他们无法根据产品品质,做出相对正确的消费选择。这正是中国白酒消费者“直接品评”的窘境。也就是说,在实际生活中,白酒消费者对白酒产品属性和品质的判断是混沌和茫然的;他们做出的消费选择,往往不得不依赖于产品品质以外的因素,比如品牌、包装、广告、概念、渠道、价格等(即使他们自己不承认如此),而不是产品品质。
这样看来,但当白酒消费者无法基本准确地评判产品品质时,他们是不会向白酒厂商发出导向准确的信号的,市场的自我净化功能就会出现削弱甚至紊乱。这使得中国白酒消费者在现实中并没有冷酷无情的地抛弃那些产品品质糟糕的白酒厂商。
我们等到2014年,酒精酒和粮食原酒已在整个行业全面过剩,情况才出现转机。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酒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2016-2020年),开始强调“科技创新”,提出“年份酒辨别等力争突破”;在具体酒种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强调“酒精行业要积极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大力发展燃料乙醇,引导发展纤维素乙醇,使燃料乙醇在酒精总产量中占明显优势”。我们知道,酒精酒是不存在什么“年份酒辨别”的问题的,我们也认为,酒精行业似乎更应该做好燃料乙醇,而不是仿造纯粮白酒。
白酒产品信息极不对称
一方面如前文所述,白酒消费者对白酒产品属性和品质的判断是混沌和茫然的,另一方面,中国白酒行业又是一个信息透明化工作做的很不够的行业。这两者结合,才使得酒精酒顺利地占领了主要流通酒市场。从短缺经济和国家利益的角度,我们也许可以理解白酒“劣币”酒精酒的诞生和做大;
但如果是从弘扬中国白酒文化和消费利益的角度,我们认为至少应该建立严格的商品标示、技术检验监督、行政监管和消费权益维护制度,确保消费者对任何一款白酒的生产技术(液态法、固液结合和固态法)有准确无误的识别,以便做出符合自身意志的消费选择。否则就是对中国传统工艺白酒和中国广大酒民的极不尊重。
中国白酒行业信息不对称的典型的例子就是某上市白酒品牌“二曲酒标签争议事件” 。
2016年3月起,盘锦、大连、鞍山等部分省、市、自治区陆续出现多起关于某品牌二曲酒标签的诉讼案件。原告以卖场、酒商、品牌方单独或者共同为被告,以“某某二曲酒标签标识存在误导、欺诈”或“食品安全问题”为由,要求给予3倍或10倍赔偿。该系列事件经媒体报道,引发网友关注。国家食药监总局和四川省食监局不得不专门就此事件做出书面回复,认定某某二曲酒产品并无食品安全问题,但未按新的规定对二曲标签进行及时的更改和规范。
这一系列事件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白酒行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涉及到商品标示、技术检验监督、行政监管和消费权益维护等各个方面。某某二曲酒本是一款液态法白酒(食用酒精勾兑酒),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013〕24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白酒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不应该在配料中标注存有粮食成分,以免消费者误以为是固态法白酒(纯粮酿造酒)。此规定具体要求:使用食用酒精勾调的白酒(液态法白酒),其配料表必须标注食用酒精、水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不得标注原料为高粱、小麦等。
此监管规定远早于事件发生的2016年,理应判定某某二曲酒标签标识存在误导、欺诈,至少应该判定违规,并予以处罚。但令人遗憾的是,上述一系列诉讼事件基本都以法院终审被驳回,认定某某品牌的二曲酒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不构成误导、欺诈消费者行为。这样的结果是令人不能诚服的。
蹊跷的是,事件中的某某白酒品牌在事发后悄悄改掉了标签,标签内容恢复为“水、食用酒精、食用香料”“二曲酒”也改为“二曲白酒”,并将“白酒”二字变小变细,同时在GB/T20821标准代号后加上了“液态法”字样。
如果不构成误导和欺诈,它为什么要修改标签呢?即便是它改了标签,作为一款酒精酒它为什么还可以被以“二曲”的名义销售? “二曲”是传统工艺纯粮酒独有品种概念,这不仍有赤裸裸的欺诈嫌疑吗?!
早在2010年11月,中国质量报就刊发过记者孙圆写的专题报道《新工艺白酒打着纯粮固态发酵白酒名义扰乱市场秩序》,发出公允而深刻的评论:“新工艺白酒并非不安全和不好,而是适用于中低档白酒的生产,这对满足广大低收入群体的白酒消费需求应该说具有积极作用。但不少企业将新工艺白酒打着“纯粮固态发酵白酒”的招牌销售,价格甚至比名优厂家生产的纯粮固态白酒还高,这就是诚信问题了。”
鄙人以为,中国白酒和葡萄酒性质类似,都是一类很难通过消费经验准确判断产品品质的商品,应该向法国葡萄酒学习严格的、系统的信息对称性管理规范,在产品等级分类、原产地、生产工艺、制造年份、商品标称、产品测评和行业监管方面要建立规范,最终才能使消费者和厂商都从中受益。只有这样,才能像法国葡萄酒那样维护好中国传统工艺白酒独特的品质和天赋的神韵,才有可能在全世界范围树立无法撼动的酿造酒领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