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四九城的门(7)--外城七门(上)

北京这座城,一砖一瓦都藏着历史,刻着故事。

-01-

外城

明嘉靖年间,为了防御蒙古骑兵的骚扰,增强京师防御,开始修建外城,原计划是环绕内城修建一圈,形成一个“回”字型的结构,结果修着修着没钱了,就草草收尾,只修建了南面一段,变成了一个“凸”字。由此也可见明王朝的衰败,当年永乐大帝在位时,只有天天在荒漠中追着蒙古人抱头鼠窜,哪会担心有一天兵临城下,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当开始靠修城墙保命时,意味着没落的开始,放眼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都是城门打开,只有我去攻城,从无守城一说。

外城东、西两端城墙北折后,稍微越过内城南桓后即折向内城,形成东西两端短小的外城北桓。东段北桓仅略包过内城东南角楼,即与内城东桓结合,因外城墙体低于内城墙体,抵内城墙根的外城墙端修建有碉楼与内城墙相结合,通过碉楼内的阶梯便可登上内城墙,碉楼朝外的一面有两排八个窗子(战时可作为弓箭射击孔),俗称“八瞪眼儿”。外城西段北桓是对着内城西桓南段第一个墩台修建的,所以结合部的碉楼是与墩台相连,而非内城墙。为了方便从外城直接出入,在北桓上开辟了东、西两个便门,这两个门本不在外城规划之中,原计划外城包围内城,建十一门,东、西、南各三门,北面两门,实际上建成后的外城共七门,并在四角设有角楼,明朝完工时,仅为每个城门修建了比较狭小的瓮城,清乾隆年间,增健了箭楼。

-02-

东便门

东便门的名字由来,大致有两只说法:一则是说方便出入,且修建简便;二则因为此两门地处偏僻,称为偏门,因为读音与便相近,时间一久就改为便门了,个人认为第二种说法不靠谱,再不起眼的临时门,也是皇家京师的大门,怎么会用偏字呢?那可是旁门左道的意味啊。

东便门内没有贯穿南北的笔直大街,城门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不过他箭楼外面护城河之上的大通桥却是鼎鼎大名,其名气可与正阳三头桥比肩,功用更是无以匹敌,京杭大运河北京段(大通桥至通州),即通惠河,而北京护城河与通惠河的交界就在大通桥,所以大通桥就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大通桥为三孔闸桥,闸门位于桥西侧,可调节内外水位,这里是通惠河上五道闸口的头一道,漕运而来的货物都在此集散,热闹非凡。

东便门内南行不远略偏西,经喜凤桥跨过内城南护城河,在内城东南角楼隔河对面就是蟠桃宫,每年“三月三”就是京城著名的蟠桃宫庙会,规模盛大,很多人在这里上香求子。

建国后,因为修建铁路和北京站,东便门城门楼,箭楼,瓮城以及外城北桓东段逐一被拆除。

-03-

西便门

西便门四京城外城北桓西段上的城门,与东便门遥相呼应。

西便门是从外城出城向西北方向前行的通道,其西北方里许就是金中都通玄门旧址,进出外城的驼队大多走此门,出城奔西在外城西北角楼处北折,即上了通玄门前往居庸关的大道。出门奔北就是西便门外大街,明清时为西便门外官道,明代称为礼神街,清朝称为光恒街,可直达月坛。

元废金中都后,这里就是元大都的西南郊外,金中都宫殿虽然尽数烧毁,但道路还是保留了下来,后来这一片逐渐发展起造纸业,元后期这一片被称为“白纸坊”,从清朝末期,这里又成为了钱币印刷厂所在,直到现在依旧是纸币的生产地。

建国后,西便门所有建筑都被拆除,1988年政府重新复原了部分城墙遗迹,和东便门遗址不同的是,西便门复原没有使用旧砖,全部用新砖修建。

-04-

广渠门

广渠门是外城东桓上的城门,建成之时被称为“大通桥门”,这应该和“萧太后河”有关联,这条河在广渠门外不远处,由北向南流过,正对广渠门有一座桥,就叫做大通桥,为金代时修建,彼时东便门外还没有修建后来通惠河上的三孔闸桥,后来新桥修成,大通桥的名称就挪用在新桥上了,自此广渠门就不再被称为“大通桥门”了。

民间还将广渠门称为“沙窝门”,这又是什么典故呢?原来广渠门内外有不少寺庙,不过香火都不旺盛,渐渐成为很多客死京城的外地人的停灵之所,这一来二去,寺庙的香火就更淡了,渐渐这一片就成了荒地,后来很多没有能力把尸骨运回原籍的人,索性就把死者埋在了这里,也就成了一片乱葬岗,这倒是促进了墓葬业的发达,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为了抢地盘,会预先挖个坑,并不够下葬棺木,只为占地盘用,业内叫“等坑”,也叫“沙窝子”,等有了买家,棺木到了,再接着挖成最终的墓穴,因此广渠门在民间也被叫做“沙窝门”。

广渠门地处京城不太重要的位置,自然防御也较为薄弱,满清入关时攻打广渠门,幸得袁崇焕英勇退敌,而后一代英雄却成了反间计的牺牲者,而崇祯皇帝也自缢煤山。清末庚子年,八国联军也正是从薄弱的广渠门打开了缺口,进而攻陷了北京城,清王朝也开始走上了覆灭的道路,可谓天道轮回。

这里还有个趣事分享一下,北京人说话习惯带儿化音,但也是分对象和场合的,京师这些门,都是皇室的象征,叫起来都是字正腔圆,不能随便带儿化音,所以你听不到“天安门儿”,“长安街儿”,但也有例外,比如广渠门和东西便门是可以儿化的,其他的门,即便想带儿化音都拗口,一般来说,大的,庄严的,正式的,神圣的都不会带儿化音,也由此可见广渠门的地位的确不高。

-05-

广安门

广安门是外城西面城桓上唯一的城门,与东面的广渠门相对。

广安门建成之时叫做广宁门,又叫做彰仪门(该门与金中都彰义门在一条轴线上),后清道光年间为避讳改为广安门。自古各省通过陆路进京都经由此门,清朝早年,全国用兵颇多,凯旋归来多走卢沟桥官道,这就必经广安门,乾隆年间重新修葺此门,规格高了很多。过去外城只有两条石板路,一条是连通永定门和正阳门的石板路,因为是皇帝去天坛和先农坛祭祀的御道;另一条就是外城通向广安门的道路,一来这条路是外省进京的必经之路,修好一点皇帝有面儿,二来雍正帝当时决定在河边修皇陵,下旨修建从广安门到宛平城的石板路。这条路的造价极高,平均每一尺耗费白银五两三钱三分,俗称“一尺道路五两三”。广安门内的“彰仪门大街”(即今天的广安门内大街)在清朝时相当繁华,有“一进彰仪门,银子碰倒人”的说法

-END-

好了,今儿就聊到这里吧,改天接着聊外城其他的门,回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03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725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473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46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48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1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5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0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85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6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87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3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18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74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26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