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大雁飞又回
文/汪云海
还在我14岁那年,刚吃完腊八粥,灰濛濛的天空上就飘起了鹅毛般的大雪,西北风呜呜地吹着口哨,刮在脸上像针扎般地疼痛。沱河岸边刺槐林的树枝上,挂满了一层晶莹的雾淞,形成了一条长长的雾淞景观带。这样的雨雪天气已经持续三天三夜了,眼下这都第四天了,漫天飞舞的雪花还在纷纷扬扬一个劲儿地飘洒着,一点儿停下来的迹象都没有。俗话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眼瞅着这春节说到就到了,可过年的东西一样都没有置办呢!人们拿这鬼天气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只有憋在家里唉声叹气。一筹莫展的母亲不知啥时候精心制作了一个“扫天婆”,挂在我家堂屋的屋檐下,在寒风的吹拂下不停地转着圈儿,像是要把这满天的阴云全都扫到九霄云外似的,大家都祈盼着天气快快转晴。
村里有个叫狗嫌的苦命孩子,由于他前面的哥哥姐姐都没有成活下来,在他呱呱坠地时,家里人给他取了这个难听的名字,寓意这个孩子连狗都嫌弃,就不会再半路上“走掉”了。家里人对他百般呵护,好在苍天不负有心人,他总算存活了下来,谁知其命运多舛,他的爷爷奶奶在他出生不久就离开了人世。在他快要成人的时候父母又无情地撒手人寰,丢下他一个孤苦伶仃的苦孩子,过着吃了上顿无下顿的穷日子。
父母在世时都是母亲打理他的生活。因为他是家里的一根独苗,父母从小都宠着他,所以他整天无所事事。由于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自从母亲去世后,他就整个人变得邋里邋遢起来,大家又都说他命硬,克死了爷爷奶奶又克死了亲爹亲娘,人人对他敬而远之,唯恐晦气沾身。他也看到人们对他的态度总是不冷不热的,干脆破罐子破摔了,加上父母看病时还欠下了一屁股的债,他的生活真是雪上加霜。
腊月十二这天早晨,狗嫌已经两顿没有蹭到饭了,肚子早就饿得前墙贴后墙了,他一轱辘从被窝里爬起来,想找点儿东西充充饥,可是他环顾四周,面缸是空的,锅灶是凉的,硬是连一块可以挡饿的红芋干子也没有找到,就这光景,就是耗子进了他家也会含着眼泪跑出来的。平时就好吃懒做的他,不是东家蹭个窝窝头,就是西家蹭碗红芋饭,实在蹭不到就只有忍饥挨饿的份了。这不,由于天公不作美,一连下了三天的雪,家家的生活也都是紧巴巴的,能省则省,户户都大门紧闭,早饭和午饭一起吃,狗嫌饿的实在不行了,有点沉不住气了。
他看着门外厚厚的积雪,突发奇想,要是能打只野兔子回来饱餐一顿该有多好啊!天气虽然冷了点儿,但一想到那香喷喷的兔子肉,劲儿就上来了,他拿起父亲留下的唯一遗产——猎枪,踏着厚厚的积雪向车湖方向走去。
一望无际的车湖,被厚厚的大雪覆盖着,本来就稀疏的麦苗全都躲到了积雪的底下,像怕冷的小孩儿躲进了被窝里。狗嫌的眼睛被白雪照得发涨发疼,眼泪止不住地直流,鼻子也被冻得红红的、酸酸的。他揉揉眼睛,远远地看到沱河岸边的刺槐树,在瑞雪的妆扮和映衬下是那样的美不胜收,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饥肠辘辘的他无心欣赏这难得一见的雾淞奇观,他必须尽快找到可以填饱肚子的食物!于是他以雾淞为前进的标竿,深一脚浅一脚的继续赶路。眼见得雾淞离他越来越近了,连个野兔的影子也没有看到,正当他万分失望的时候,他的眼睛突然一亮,在离他不远的东南方向,有一片似白非白,似黑非黑的东西,他蹑手蹑脚地走近一看:我的妈呀,他被一片横七竖八的躺在雪地上的大雁给惊呆了!他有点儿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他下意识地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哎哟,是疼的!又怕自己看花了眼,他又下意识地揉了揉眼睛,白色的、灰白色的、灰黑色的都有。他确认这不是做梦!他忽然想到是不是大雁在睡觉呢?他小心翼翼地走到大雁跟前,伸手抓住一只大雁的脖子,可是大雁像是死了一样,没有一点儿反应。他高兴得手舞足蹈,一口气把大约几十只“死了”的大雁给拾到了一堆。心里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想着平时去左邻右舍家蹭饭,大家都对他总是黑眼白眼地那样不待见他,这下我可要让他们对我刮目相看了,看看我怎样不费吹灰之力,就捡到这么多的大雁!于是他用双手扒起一堆雪,又跑到河堰撇来几根树枝子,插到雪堆上作为标记,就头也不回地到庄上“搬兵”去了。
他一路飞奔,一口气跑到庄上,刚进村头就大喊大叫,看到人们没有反应,他又边喊边咚咚咚地挨家敲起门来:“快起来,快起来去车湖背大雁去!”大家都以为他是说梦话呢!我也是在睡梦中被他的大喊大叫声给惊醒的,我屏住呼吸听他上气不接下气地又叙述了一遍。大家这才觉得他不像在说谎,都急急忙忙地从被窝里钻出来,跟在他的身后向车湖方向奔去。
车湖,因汉朝丞相车千秋的相府而得名,眼下因为连日降雪而变得天寒地冻,白雪皑皑,真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大家跟着狗嫌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那里,只见狗嫌用手堆起的雪堆还在,雪堆上狗嫌插上去的几根树枝被风吹的东倒西歪,唯独大雁不知了去向,只留下一大片被大雁压过并且融化了的雪痕。狗嫌一屁股坐在雪地上,嘴里一个劲儿地说:“我明明是拾到一起的,怎么就没有了呢?”
正当大家都在疑惑时,突然听到不远处的天空上传来了大雁“嘎——嘎——”的叫声,狗嫌呆呆地看着天空,更加地百思不得其解。那群吉祥的大雁像是要感谢狗嫌的救命之恩似的,一直都没有飞远,当它们看到有一群人远远地向这边走来时,才恋恋不舍地排成“人”字形向南飞去。它们“嘎——嘎——”的唱着歌儿离开了白雪笼罩的茫茫车湖。狗嫌还是傻傻地一直呆望着天空,他纳闷了:“大雁怎么就飞走了呢?不是都冻死了吗?我明明是把它们都拾到一堆了啊!”是的,不光狗嫌纳闷,所有的人都纳闷,这不能不让人把它和前些年车湖上曾经发生的那些“古城再现”一类的灵异事件联系起来。
大雁为什么会起死回生并奇迹般地飞走了呢?直到后来听了一个高中毕业生的分析,大家才如梦方醒,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科学道理,原来冻僵的大雁因为被狗嫌扔到了一堆,才得以相互依偎,抱团取暖,所以都活过来了……
尽管大家都扑了个空,但是看到天空中飞翔的大雁,没有一个人埋怨狗嫌,大家都夸他做了一件积德行善的好事呢!正是狗嫌在关键时刻的非常义举,才避免了一场血腥地杀戮。这件事后,大家对狗嫌的看法也在不知不觉间悄悄地改变了。而狗嫌呢,也觉得自己似乎成了“英雄救美”的君子,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猥猥琐琐了。从此,他像变了个人似的,知道讲究个人卫生了,衣服也穿得整整齐齐了,原本游手好闲的他居然也加入了生产队劳动群众的行列,感觉自己再也不是那个百无一用、人见人烦的狗嫌了。虽然狗嫌的初衷不是要拯救那些大雁,但大雁却在他的帮助下而意想不到地活过来了,飞向了很远很远的南方。
狗嫌从此彻底地释怀了,他开始思索着自己的未来,开始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无限地希冀与渴望。
第二年的冬天,大雁又来了,仍然盘桓在车湖的上空,发出“嘎——嘎——”的叫声,像是又一次专门来说声“谢谢”的。狗嫌自己也不知道那次他救了多少只大雁?这次飞来的可是去年他救的那群大雁了?但是狗嫌知道是自己不经意间的一个举动救了那群大雁的生命,才给自己带来了好运,他感到从来都没有过的骄傲与自豪。
当第三年的冬天,大雁又在车湖的上空盘桓的时候,狗嫌已经娶到了漂亮能干的媳妇儿,过上人人羡慕的好日子了!
作者简介:汪德兰,笔名:汪云海,宿州市埇桥区人。安徽省民俗学会会员,宿州市民俗研究中心研究员,宿州市散文家协会埇桥分会理事,《作家前线》签约作家。 2017年8月以来,已在《拂晓报》《宿州广播电视报》《埇桥时报》《作家前线》《中国当代书画家网》《宿州群众文化》《宿州发布》《分水岭》微信平台:灵璧正学书院、凤凰网等报刊媒体发表文章四十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