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肖博娜娜
记得知乎以前有一个很火的帖子,大意就是哪些事情等你长大才发现要感谢父母曾经逼你去做。其中有一个女孩说感谢父母逼着自己学钢琴,以至于现在尽管没有做成音乐家,但在工作中会弹钢琴的特长,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许多好处,回想起来,真是非常感谢父母。
大概是在上大学的时候,朋友圈也流传过一句特别有名的话:我们终将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这句话看似很有道理以至于引起身边人的疯狂转发。当然对于网络上的鸡汤我总是会有意无意地调侃一下,我说:那太好了!从小到大我最最最讨厌的就是亿万富翁,看来我命里不缺钱。
几天前,虎嗅发了一篇文章,把大家争论了很久的话题又提了出来:为什么现在的90后都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在大家一边倒地痛斥体制、吐槽领导的时候,我也看到了几条不一样的“清流”:难道60、70、80就愿意讨好领导吗?再过个几年,90后也会成为00后眼里的职场老油条……
列了这么多例子,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人的一生,虽然是线性变老的,但内心世界却不是这样,每一个阶段的成长,都是建立在前一个阶段认知破灭的基础上的,每一次成长,都是一次屠杀。即便你现在感恩父母,如果时空错乱你和曾经的自己见面,相信你也不会说服那个时候的你。大学期间对未来的惊恐,也是一个人生阶段的结束,在下个阶段到来之前,自我人知的斗争罢了。
电影《狗十三》为我们展现的,刚好就是一段真正的“残酷青春”,尽管影片拍摄于5年前,故事应该是10年前,但时间无法抹掉电影传递出来的力量。从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来看,《狗十三》无疑是曹保平导演个人最好的作品了。看这部电影之前,我甚至不知道张雪迎这个名字,但身边的人都说她是一个当红演员,影响力不亚于当年周冬雨上北电的时候。这部五年前的电影,就已经能看出来她的演技和对角色尺度的拿捏,小姑娘未来不可限量。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初二少女李玩父母离异后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亲和后妈有了一个儿子以后想告诉她这个事实,却怕青春期的她无法接受这一切。父亲经过思考,给她买了一条狗来重新建立父女之间的感情,李玩给小狗取名爱因斯坦。因为爷爷的大意,爱因斯坦走丢了。这次意外,牵出了大人们在孩子成长面前种种真实的反应。
父亲买了一只看似一样的狗强迫女儿承认这只狗就是爱因斯坦,在一场家庭暴力之后,李玩顺从了。她不仅接受了“爱因斯坦”,也接受了弟弟,甚至为了爸爸的工作还去参加应酬。最终,李玩也没有能够去成自己一直心仪的天文展,曾经仰望星空的少女,变成了一条温顺驯服的家犬。
影片的结尾,堂姐和李玩走在街上,突然看到有人牵着真正的爱因斯坦,堂姐跑到那个人面前想要回狗,李玩却表现出一脸冷漠,说这只狗不是爱因斯坦。等那个人走远以后,她小声告诉堂姐,当时自己好害怕爱因斯坦认出自己并且扑上来。至此,影片真正结束,留下意味深长的你在电影院回味这段残酷的青春。
尽管我不想拿这部电影和那些烂俗的国产青春片比,但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没有那些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假惺惺,也不去刻意制造喝酒打架堕胎的低级段子,这部电影用最真实的视角,把你的青春直勾勾地展示在你面前。即使你没养过一条叫做爱因斯坦的狗,也会唤起你心中那段被掩埋的时期。不是所有人都要经历堕胎才能成长,在走进成年人们构建的社会时,总有很多东西被一点点杀死。
在我成熟而坚硬的外壳下,内心住着无数个不同时期死掉的我的灵魂。
真正好的现实题材影片,绝不会只有一个丰满的主角。电影里每一个角色都是很好的时代横切面,心疼孙女却又重男轻女的爷爷奶奶,同样没有和父母在一起的堂姐,她外表是个好学生,但她泡吧、蹦迪、交男朋友。爸爸尽管是一个“反派”一样的存在,但在很多细节上也能看出一个中年男人在事业、家庭上面的有心无力。最后一段,他在车里抱着女儿痛哭,难免让人想到自己的父亲。在孩子眼中,父母离婚似乎是无法被原谅的,但在电影里,爸爸唯一为自己做的事情,可能就是娶了更年轻的妻子。但这样的选择,也只是落入另一个婚姻的陷阱罢了。
《狗十三》无疑是我今年看过最好的国产剧情片,一部好的电影,不仅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还有对大时代下每个人物的分析和思考,这就是为什么这部电影过了五年依旧不显得过时的原因。尽管时代的背景还在,但人和社会的关系是不过时的。
当然,有人调侃说这是影片的主创布的局,看好一个有潜质的小演员,等个四五年,她火了以后再上映。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这种段子只能当个段子看看就好。我们应该庆幸,最终能在大银幕上看到这部好作品。
回到知乎上那篇著名的问题上,其实电影里有一段应酬戏,单独剪出来放在那个问题下面最合适不过了。李玩爸爸为了自己的事业,带着她参加领导的酒局,在酒局上大人们百般谄媚,老领导侃侃而谈。当老领导问李玩有没有看书,看什么书的时候,李玩说她喜欢看《时间简史》,老领导一听笑了,娃娃家不要看这些书,要看传统文化的,看人家孔子对时间的解释多好: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句话就把时间的问题说明白了。
我没在那场酒局上,但我的心情和李玩一样:呵呵哒。
电影学院还在拍电影的老师,作品都很有保障啊。曹保平导演的《狗十三》、《烈日灼心》、《追凶者也》 ,王竞导演《大明劫》、《万箭穿心》、《无形杀》,徐皓峰导演《师父》、《箭士柳白猿》、《倭寇的踪迹》,梅峰导演的《不成问题的问题》都很喜欢。在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的近几年,我们看到了很多畸形发展的公司、演员和电影作品,但有这些还在坚守电影艺术的老师,我相信中国电影就还有希望。期待他们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