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视角、分类和知识

任何的思考都是有立场的,任何的观点也都是有立场的。

不过,当我们采取中立的、超然的、非功利的立场之后,得到的是智慧,比如一些哲学、宗教、科学。

当我们采取生存、生活的立场时,得到的是比较可靠的知识,比如科技知识,专业知识。

当我们采取一种显摆、装模作样、自我欺骗、自私的立场时,我们得到的是观点、借口和瞎扯。

每个人都天生自我中心,所以我们得到的很多结论都是妄想,根本就是扭曲的见识。当然,有时候这些扭曲的观念,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给人特殊的美感。基本上,妄想是要被清除的。

我们应努力追求智慧,获取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尽可能的采取超然的立场,坚持生存生活的立场。

超然的立场可不可能呢?

现代人普遍批评这种超然的立场,认为这是上帝的立场,不是人的立场,人只是一个渺小的生命体,眼光有限,不可能一览无遗,人类受太多的东西的束缚,根本不可能超然。

近代以来,信奉全能的理性,理性可以救赎,理性做到一切,而实际上人们都是非理性的,只要肚子一饿,就没办法理性思考了,还谈什么全能和超然?所以大家只是信奉“有限理性”。我们只是一孔之见,不能见全貌。

我不赞同这个观点。原因很简单,反对者用生存的立场和视角来责难非生存的立场和视角,这是僭越。两者根本不在一个层面,如何能构成反驳?好比说,楼房外的人看见楼顶起火,告诉住在底层的人,底层的人马上反驳说:没有起火啊,我没看到,你说不对。两者如果辩论,将没有了期。只有让那人出来,一看便知。

超然的立场自古一直重复,根本就没有消失过,妄然想取代这个立场,也是不可能的。

苏格拉底、柏拉图、笛卡尔等都是这个立场的代表。

孔子、老子、孟子等也是其代表。

这个立场生发出来的是一种大局观,或叫全体观,是对整个世界的一种观看和理解。

好像我们能跳出这个世界,在世界之外来看世界。

我们能跳出人类的历史,在历史之外看历史。

就像写小说,作者是上帝,知悉所有角色的心理和底细。

在过去,这个立场的提供者是:哲学、宗教等,现在是科学了。

所以,科学是一种新的宗教,另类的哲学,是一种集成者。

在提供超然立场这个角度,科学仍旧是很多人不信任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社会上鱼龙混杂,充满了危机与诱惑! 有事业心男人,绝对不会沉湎于烟酒牌桌和游戏女色,而是有一两个自己专注着的爱好。...
    肖哥xiaoge阅读 832评论 0 1
  • 今天是父亲节,到父亲家去看望父亲,父亲拿出一本唐诗字帖来,让我教不认识字。我吃了一惊,一本字贴很多地方都做...
    竹林闻泉响阅读 1,475评论 0 2
  • 灵儿 10:27 摘录咏晴对新生家长们对孩子选科的疑惑,选科对以后选择初院有影响吗? 修8科的是不是无缘莱初和华中...
    乌市敏妈阅读 3,511评论 0 0
  • 坚持不需要刻意,当你热爱做一件事或者急切想成就一件事的时候,你就知道怎么去坚持了! 明确的目标也会促使你自...
    常思过阅读 3,59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