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国球”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中国的“国球”乒乓球,给了全世界一个仰视的理由。

2008年,中国举办了一次奥运盛会,在乒乓球男单和女单的颁奖典礼上,三面五星红旗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

2008年我正念初三,那时的体育课是一个星期一次,每次体育课我都会和同学们一起打乒乓球,课后都会在奶茶店买一杯冰镇好了的红茶,很冰爽。那时最喜欢上的就是体育课。

学校安排,让我们在奥运会期间休假,在家收看奥运会,学习奥运健儿们的拼搏精神。那年中考我没有发挥好,但高中,我依然在打乒乓球,直至大学、现在。我觉得总有那么一天,我会把“国球”打得越来越好,把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力争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为祖国贡献力量。

但凡与国家扯上关系,即默认了自己与祖国的归属感,这也是全世界任何其它的一个国家给予不了的。

其实我最早接触“国球”是在小学。那时拿的是光板,水泥球台,中间码上砖头,在各个学校和小伙伴们串打。而现在,父母亲都是我的陪练,偶尔也会和同事朋友切磋。

在与“国球”的接触中,我有时也很恍惚,我感觉自己打的已经不是乒乓球,而是人生。有起有落,磕磕碰碰,但始终向前,不知疲倦的来回折腾;接发球,旋球、削球、抽球、吊球都是对于人生这场漫长比赛的化解,智慧的应对。

自乒乓外交,“小球推动大球”以来,中国和“国球”逐渐走向世界舞台。“国球”作为一个纽带,一个桥梁,一个精神象征,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伟大的祖国,让我们的地球村联系的越来越紧密。

我与“国球”,注定是一场友谊球,是一场亲情球,是一场爱国球,是一场回忆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