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金字塔原理》(已完结)


前言

◼︎ 为什么要学习金字塔原理

    人们希望:

    a) 在思考时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b) 在指导别人时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c) 在表达时讲清观点,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记得住。

◼︎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概念

    a)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思考方式、沟通方式、规范动作

    b)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结构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c) 金字塔原理训练表达者:关注、受众的意图、需求点、利益点、关注点和兴趣点,想清说什么(内容),怎么说(思路、结构),掌握沟通的标准结构、规范动作。

    d) 搭建金字塔结构的具体做法是: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序言讲故事,标题提炼思想精华

◼︎ 金字塔原理能够帮助你解决哪些问题

    学习金字塔原理课程,会使用金字塔结构思考、表达、管理下属和解决问题。



第一篇 表达的逻辑


第一章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如果你的文章结构呈金字塔形,那么读者肯定会觉得你的文章比较容易读懂。这一现象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

    a) 大脑自动将信息归纳到金字塔结构的各组中,以便于理解和记忆。

    b) 预先归纳到金字塔结构中的沟通内容,都更容易被人理解和记忆。

    c) 你应有意地将沟通内容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说话、培训、演讲、报告、述职和写文章、总结、申请、方案、计划等。

◼︎ 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

    ✓只有金字塔结构才能够满足大脑的两个需求:

    a) 一次记忆不超过7个思想、概念或项目。

    b) 找出逻辑关系。

    例如:

    a) 归类分组搭建金字塔


    b) 找出逻辑关系,抽象概括

    仅以逻辑方法将思想或概念分组是不够的,还必须找出其逻辑关系。你所要做的是提高一个抽象层次,将大脑需要处理的9个项目变成3个项目。

◼︎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清晰的文章顺序,就是先提出总结性思想,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先总结后具体的表达顺序。

    如果作者传达给读者的思想已经事先进行了归类和概括,并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呈现,读者就能更容易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

◼︎ 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你的文章结构会如图所示。每个方框代表你希望表达的一个思想。


    你的思维从最底部的层次开始,将句子按照某种逻辑顺序组成段落,然后将段落组成章节,最后将章节组成完整的文章,而代表整篇文章的则是金字塔最顶端的一个思想(中心思想、核心观点)。

    ✓文章中的思想必须符合以下规则:

    a) 纵向:文章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

    b) 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c) 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

    ✓组织思想基本上只可能有4种逻辑顺序:

    a)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b) 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c) 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

    d) 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第二章 金字塔内部的结构

金字塔中的子结构,能够加快你梳理思想的过程:

    a) 主题与子主题之间的纵向关系

    b) 各子主题之间的横向关系

    c) 序言的叙述方式

◼︎ 纵向关系

    纵向联系能够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通过纵向联系,你可以引导一种疑问/回答式的对话,从而使读者带着极大兴趣了解你的思路进展。为什么可以肯定读者会感兴趣?因为这种纵向联系会迫使读者按照你的思路产生符合逻辑的反应。


    金字塔结构的巨大价值就在于它迫使你在理清思路时,从视觉上使纵向的疑问/回答式对话关系清晰化。你的每一个表述都应当引发读者的疑问,而你也必须在这一表述下的横向结构层次上逐个回答读者的疑问。

◼︎ 横向关系

    表述必须具有明确的归纳或演绎关系,但不可同时既具有归纳关系,又具有演绎关系。在组织思想时,归纳和演绎是仅有的两种可能的逻辑关系。

    ✓演绎性思想组合具有以下形式:

    a) 所有的人都会死。

    b) 苏格拉底是一个人。

    c) 因此苏格拉底会死。

    ✓归纳性论述的形式是:

    a) 法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b) 德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c) 俄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为了提高一个抽象层次,你需要识别以上句子的共同点(即:都是针对波兰的战争行为),并得出一个推论。你的推论可能是“波兰将受到坦克入侵”或类似的思想。

◼︎ 序言的结构

    金字塔结构可以使你与读者不断地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但是,除非引发这种疑问/回答式对话的话语与读者有相关性,否则这种疑问/回答式对话也很难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为了保证你的文章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你必须使文章回答读者头脑中已有的问题,或者能回答读者对周围发生的事情短暂思考后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文章的序言可以通过追溯问题的起源和发展来确定这一问题。

    问题的起源和发展必然以叙述的形式出现,因此也应当按照典型的叙述模式发展。序言的开头应向读者说明“背景”(situation)的时间和地点。在这一背景中应当发生了某件事情,可称为“冲突”(complication),使读者提出(或将使读者提出)你的文章将要“回答”(answer)的“疑问”(question)。

    这种典型的讲故事式的呈现——背景、冲突、疑问、回答——能够使你确保在引导读者了解你的思维过程之前,你和读者是“站在同一位置上”。


第三章 如何构建金字塔

◼︎ 自上而下法

    ✓自上而下法构建金字塔步骤如下:

    a) 画出主题方框

    b) 设想主要疑问

    c) 写出对该疑问的回答

    d) 说明“背景”

    e) 指出“冲突”

    f) 检查 “主要疑问”和“答案”

◼︎ 自下而上法

    ✓自下而上思考:

    a) 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b) 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c) 得出结论。

◼︎ 初学者注意事项

    a) 一定先搭结构,先尝试自上而下法

    b) 序言先写背景,将背景作为序言的起点

    c) 先多花时间思考序言,不要省略

    d) 将历史背景放在序言中

    e) 序言仅涉及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的内容

    f) 在关键句层次上,更宜选择归纳推理法而非演绎论证法


第四章 序言的具体写法

文章的序言(前言、引言、导言)概述读者已知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文章将要回答的疑问建立联系,然后作者就可以将全部精力放在提供回答疑问的答案上。如果是写文章,就是“序言”;如果是演讲,就是“开场白”。

文章的序言必须用讲故事的形式,也就是说,序言必须先介绍读者熟悉的某些“背景”,说明发生的“冲突”,并由此引发读者的“疑问”,然后针对该“疑问”给出“答案”。

◼︎ 序言的讲故事结构


    ✓为什么要用讲故事的形式

    专注于你提供的信息,对读者而言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读者只有在感受到强烈的吸引力时,才会愿意暂时放弃其他思想,专注于你提供的信息。

    你必须想办法使读者轻易地抛开其他思想,专注于文章的内容。为达到这一目的,有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即利用未讲完的故事所产生的悬念效果。

    ✓何时引入“背景”

    开始引入“背景”时,应先谈与文章主题有关,且读者肯定会同意的内容,应当是读者已经认可或者将会认可的内容。

    引入“背景”的时机,就是你能够作出关于文章主题独立的、无争议的表述的时候。表述的独立性是指,在此表述之前无须用其他表述以论述其准确含义;无争议性是指,你预计读者肯定能够理解并接受该表述。

    ✓什么是“冲突”

    文章序言中的“冲突”虽然经常指的是某种不利的变化,但并不总是具有“不利的变化”的含义。这里的“冲突”类似于讲故事时推动情节发展的因素,能够促使读者提出“疑问”。

    ✓为什么要用这种顺序

    序言必须采取“背景—冲突—疑问—解决方案”的结构,但是,各部分的顺序可以有所变化,以创造不同的文章风格。

    ✓什么是“关键句要点”

    关键句要点(或称要点、核心观点、一级结论、一级论点、重要结论),不仅要回答由文章主题思想引起的受众的新疑问,还要呈现文章的框架结构。

    列出关键句要点可以让读者在开始阅读的最初30秒内就能了解你的全部思路。

    ✓序言应当写多长

    序言的长度与正文部分的长度不一定成正比,而是根据读者的需要而定。一般情况下,序言需要2~3段,序言也可以短到只有一句话。

    ✓关键句要点是否需要用引言

    关键句的每一个要点,都应该按照与全文的序言相似(但简单得多)的背景—冲突—疑问结构逐个引出。

    文章开头的序言与关键句要点的引言的区别,在于读者阅读这两种序言时其思维所处的位置。

    ✓想写出好的序言,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a) 序言的目的是“提示”读者而不是“告诉”读者某些信息

    b) 序言必须包含讲故事的3个要素,即“背景”、“冲突”和“答案”

    c) 序言的长度取决于读者和主题的需要

◼︎ 序言的常见模式

    发出指示式(针对“我们应该做什么”或“我们应该如何做”等问句)

    请求支持式(针对“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做”等问句)

    解释做法式(针对“我们应该如何做”等问句)

    比较选择式(针对“我们应该做什么”等问句)


第五章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金字塔中的思想以3种方式互相关联——向上、向下和横向。位于一组思想的上一个层次的思想是对这一组思想的概括,这一组思想则是对其上一层次思想的解释和支持。同一组中的思想之间存在着逻辑顺序,具体的顺序取决于该组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演绎推理关系,还是归纳推理关系。这两种逻辑推理方式是建立思想逻辑关系仅有的两种模式。

演绎是一种线性的推理方式,最终是为了得出一个由逻辑词“因此”引出的结论。归纳推理是将一组具有共同点的事实、思想或观点归类分组,并概括其共同性(或论点)。在演绎过程中,每个思想均由前一个思想导出;而在归纳过程中则不存在这种关系。

◼︎ 演绎推理

    推理演绎的步骤

    首先,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演绎推理。人们通常将演绎法解释为具有三段论的形式——即由一个大前提和一个小前提推导出一个结论的论述形式。

   ✓我将演绎推理过程看做需要完成以下3个步骤:

    a) 阐述世界上已存在的某种情况。

    b) 阐述世界上同时存在的相关情况。如果第二个表述是针对第一个表述的主语或谓语的,则说明这两个表述相关。

    c) 说明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时隐含的意义。    

    ✓演绎推理也可以是以下3个步骤:

    a) 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现象。

    b) 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c) 解决问题的方案。

    演绎推理的应用

    在连接演绎推理时,需要记住的是:1.演绎推理的过程不要超过4个步骤;2.推导出的结论不要超过两个。

◼︎ 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比演绎推理难得多,因为归纳推理更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在归纳推理时,大脑首先注意到若干不同的事物(思想、事件、事实)具有共性、共同点,然后将其归类到同一个组中,并说明其共性。

    归纳推理的步骤

    ✓用归纳法时,必须具有以下两项主要技能:

    a) 正确定义该组思想。找到一个能够表示该组所有思想共同点的名词。

    b) 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不属同类、不具有共同点)的思想。

◼︎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

    a) 演绎推理,第二点是对第一点主语或谓语的论述。

    b) 归纳推理,同组中的思想具有类似的主语或谓语。

    举个例子。最近我在一本讲逻辑的书中看到了两个关于演绎推理的谬论:

    因此,有一些马是兔子。



第二篇 思考的逻辑


第六章 应用逻辑顺序

大脑的归纳分组分析活动只有以下3种:

1. 确定前因后果关系

    当你在文章中告诉读者采取某种行动时,你首先要确定希望取得的结果或效果,然后指出为取得这一效果必须采取的行动。

2. 将整体分割为部分,或将部分组成整体

    在绘制组织结构图或行业结构图时,通常需要将整体分割为部分,或将部分组成整体。这种逻辑顺序就是结构顺序。

3. 将类似事务按重要性归为一组

    你可以根据这些问题具有某种共性的不同程度,按照“重要性”或“程度”从高至低,即从重要到次重要,或从大至小的顺序排列,这就是程度顺序,也称为比较顺序或重要性顺序。

◼︎ 时间顺序

    时间顺序可能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种逻辑顺序,因为这种顺序是将思想分组时使用最广泛的。在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的思想组中,你要按照采取行动的顺序(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依次表述达到某一结果必须采取的行动。

    根据结果寻找原因

    写作时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无法区分原因和结果。

    揭示隐含的逻辑思路

    你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基于某个隐含的逻辑过程,认识到这一点,对明确表达你的真实思想很有帮助。很多时候,人们列举的结论只是含糊地提到,并没有明确说明其真实思想。

◼︎ 结构顺序

    什么是结构顺序?你想象的“某事物”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概念性的;既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个过程。但是,这个“某事务”必须被合理地划分入不同的部分(不同的组)。

    创建逻辑结构

    ✓在将某个整体(不论是客观存在的还是概念性的整体)划分为不同的部分时,你必须保证划分后的各部分符合以下要求(MECE原则):

    a) 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mutually exclusive),没有重叠,有排他性。

    b) 所有部分完全穷尽(collectively exhaustive),没有遗漏。

    描述逻辑结构

    一旦建立起逻辑结构,就可以按照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顺序依次描述各个部分。

    修改逻辑结构

    人们在处理逻辑结构时经常会想象与之相关的逻辑过程,尤其是在对已有结构提出修改建议时。

    用结构顺序概念检查思路

    与时间顺序概念的作用一样,你也可以用结构顺序的概念,检查在分组过程中是否有逻辑错误。

◼︎ 程度顺序

    程度顺序,也称重要性顺序。是你对一组因为具有某种共同特点而被聚集在一起的事务所采用的顺序。

    创建适当的分组

    你必须明确指明每组中的所有问题具有共同特性,然后根据你的知识,确保将所有具有该特性的问题列入该组。然后,在每组中,根据各个问题具有该特性的程度高低排序——最具有该特性的问题排在第一位,即先强后弱,先重要后次要。

    识别、调整不适当的分组

    检查逻辑顺序是检查某一分组是否恰当的重要手段。当你遇到任何一组归纳性思想,需要找出其真实意义时,一定要先快速浏览一遍该组中的所有思想。你能否发现某种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重要性顺序)。


第七章 概括各组思想

概括各组思想:确保思想属于同一组,应抽象、提炼、概括思想精华。

◼︎ 总结句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

    思想的表达方式可以是行动性语句,即告诉读者做什么事;也可以是描述性语句,即告诉读者关于某些事的情况。

    a) 概括行动性思想(介绍采取的行动、行为、步骤、流程)时,应说明采取行动后取得的“结果”(效果、达到的目标)。

    b) 概括描述性思想(介绍背景、信息)时,应说明这些思想具有的“共同点的含义”(共同点的意义)。

◼︎ 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目标

    总结句要使用明确的词汇/语句

     ✓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

    a) 在将各行动联系起来前,先用明确的语句描述各行动、步骤、流程等。

    b) 找出明显的因果关系,将每组中的行动、步骤控制在5个以下。    

    c) 直接从这些行动、步骤、流程,总结、概括行动的结果、目标。

    区分行动步骤的层次

    区分行动、步骤的层次比较容易:如果你希望读者在采取下一项行动之前先采取某一项行动,那么这两项行动就属于同一层次;如果你希望读者采取前一项行动以便产生后一项行动,那么前一项行动就是后一项行动的下一个层次。

    直接概括行动的结果

     ✓直接总结行动产生的结果:

    a) 该组行动、步骤之间必须相互独立不重叠,完全穷尽无遗漏。

    b) 总结概括的语句,必须说明完成各行动步骤后导致的直接结果,且措辞必须明确、具体。

    c) 先用明确的语句表述各行动、步骤、流程等,然后区分不同的抽象层次,再直接从各行动、步骤、流程等总结概括出行动的结果。

◼︎ 找出各结论之间的共性

    写作中表达的思想或者是行动性思想,或者是描述性思想,这些思想或者是告诉读者做某事,或者是告诉读者关于某事的情况。描述性思想通常可以用“原因”、“问题”或“结论”之类的单一名词表示。将此类思想分类的基础,是这些思想具有某种共性。

     ✓你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a) 找出将这些思想联系在一起的结构上的共性。

        如果这组句子的主语完全相同,你就要找出谓语之间的共性;如果谓语的动作或对象完全相同,你就要找出主语之间的共性;如果主语和谓语都不相同,你就要找出其隐含的意义之间的共性。

    b) 寻找这些思想间更密切的联系。

        找到能够总结其下一个层次思想的概括性思想相对比较容易。但是,有时一些具有共性的句子所隐含的意义却难以被揭示出来。这时,就需要进行所谓的归纳跃进(inductive leap),以便将其隐含的意义明确呈现出来。而想象该组思想之间关系的来源,则是为归纳跃进准备的“跳板”。

    c) 完成归纳跃进,概括出主题思想。

        不能简单地把一系列思想堆放在一起,并假定读者能够看出其中的意义。每一组思想都隐含着一个总结性的思想,这个思想能够呈现该组思想之间关系的本质。你应当首先使自己明确了解各组思想之间的关系,然后向读者指明这种关系。


第三篇 解决问题的逻辑


第八章 界定问题

判断问题是否存在,通常要看经过努力得到的结果(现状),与希望得到的结果(目标)之间是否有差距。

◼︎ 界定问题的框架

    展开说明框架中的各要素

    a) 发生了什么事情?[背景(切入点/序幕 + 困扰/困惑)]

    b) 我们不喜欢它什么?(非期望结果R1)

    c) 我们想要什么?(期望结果R2)

    把“界定的问题”写成序言

    界定问题框架的最大好处是,如果你准备把解决方案写成文字,可以很容易地把界定的问题转换成序言。只需遵循从左到右再往下的原则,把读者最后了解的事实作为序言的冲突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

◼︎ 展开问题的各要素

    需要确定4个要素后才能界定问题,并由此寻找解决方案。这4个要素分别是:

    a) 切入点/序幕(Starting Point/Opening Scene)

    b) 困扰/困惑(Disturbing Event)

    c) 现状,非期望结果(R1, Undesired Result)

    d) 目标,期望结果(R2, Desired Result)

◼︎ 发掘读者的疑问

    最常见的问题

    1.不知道如何从R1(现状)到R2(目标)。

    2.知道如何从R1到R2,但不敢肯定是否正确。

    3.知道从R1到R2的正确方案,但不知道如何实施。

    最常见问题的变形

    4.知道从R1到R2的解决方案,并且已经实施,但由于某种原因行不通。

    5.确定了好几个解决方案,但不知道选哪一个。

    可能但不常见的情形

    6.知道R1,但不能具体描述R2,所以无法找到解决方案。

    7.知道R2,但不清楚自己是否处在R1(这是典型的标杆比对)。


第九章 结构化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的标准流程是:

a) 收集信息

b) 描述发现

c) 得出结论

d) 提出方案

◼︎ 从信息资料入手

    在收集数据之前对问题进行结构化分析,换句话说,就是强迫自己思考产生问题的各种可能原因,之后的重点就是收集资料,以证明是这些原因或不是这些原因。只有假设自己已经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

◼︎ 设计诊断框架

    结构化分析的方法只有3种:呈现有形结构、寻找因果关系和归类分组。为了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可以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方法建立诊断框架。

    呈现有形的结构

    画一幅系统的现况或理想状况的图,帮助你决定是否要回答这些问题,并找到和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寻找因果关系

    1、 财务结构

    2、 任务结构

    3、 活动结构

    将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分类

    第三种方法是把所有可能的原因按相似性分类,前提是这种预先的分类有助于综合分析各种事实。

◼︎ 使用诊断框架

    只有那些对所在领域有很深造诣的人才能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渊博的知识有助于获得真知灼见,发现只有超出逻辑推理的范畴方能发现的备选方案。对那些没有敏锐洞察力的人,则可以使用逻辑树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

◼︎ 建立逻辑树


第四篇 演示的逻辑


第十章 在书面上呈现金字塔

写作长篇文章时,在页面上呈现金字塔层级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有:

a) 多级标题法

b) 下划线法

c) 数字编号法

d) 行首缩进法

e) 项目符号法

◼︎ 突出显示文章的框架结构

    如果文章很短,比如,支持每一关键句要点的段落少于两个,读者很容易明白文中的要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给这些要点加上下划线,它们就会吸引读者的眼球

    如果文章篇幅较长,支持每一关键句要点的段落多于两个,通过“标题”介绍和阐述你的论点。

    多级标题法

    使用多级标题的基本方法是:不同层次的思想(观点、论点、论据、建议),用不同的标记区分;层次越低的思想离页面的右端越近;同一层次的思想采用同一表现形式。

   ✓使用标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a) 每一层级的标题不可能只有一个

    b) 相同的思想(观点、论点、建议等)应使用相同的句型

    c) 标题用词应提炼思想的精髓

    d) 标题与正文应分开考虑

    e) 每组标题应提前集中介绍

    f) 不要滥用标题

    下划线法

    ✓要遵循许多苛刻的原则:

    a) 必须严格使用疑问/回答结构

    b) 必须注意论点的措辞,说明论点的信息越少越好

    c) 必须坚决把论点限制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框架内

    数字编号法

    首行缩进法

    有时你的文章很短,不适合用标题或编号呈现思想的层次。然而你仍然要处理不同组别的思想,并希望用某种方式突出这些观点。

    项目符号法

◼︎ 上下文之间要有过渡

    a) 讲故事

    b) 承上启下

    c) 总结各部分内容

    d) 得出完整结论

    e) 说明下一步行动


第十一章 在PPT演示文稿中呈现金字塔

设计PPT演示文稿的人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最基本规则:

a) 文字幻灯片应只包含最重要的、经过适当分组和总结的思想(观点、论据、建议等),叙述时应尽量简洁;

b) 演示文稿应图文并茂,使用各种图表(图、表或示意图)相配合;

c) 演示文稿应呈现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故事梗概和剧本。

演示文稿包括两类幻灯片——文字和图表(图、表或示意图),理想的比例是图表占90%,文字占10%,其各自的作用是:

a) 说明演示文稿的框架结构(文字幻灯片)。

b) 强调重要的思想、观点、结论、论点、建议或要采取的措施等(文字幻灯片)。

c) 阐明单用文字难以说清楚的数据、关系(图表)。

◼︎ 设计文字PPT幻灯片

    制作现场演示用的文字幻灯片时,需要强调的是,只有你,演示者,才是表演的明星。幻灯片只不过是视觉上的辅助手段,其作用主要是让演示更加生动。因此,你所说的和你在屏幕上演示的应该有明显的区别。

    清楚你要说的内容

    好的幻灯片总是尽可能直接简单地传递信息,不把文字(或幻灯片)浪费在那些可以通过口头表达的转折性或介绍性语言上。

    清楚你要演示的内容

    ✓决定一张幻灯片的内容,应牢记以下指导性原则:

    a) 每次只演示和说明一个论点

    b) 论点应使用完整的陈述句,而不是标题性语言

    c) 文字应尽量简短

    d) 使用简单的词汇和数字

    e) 字号应足够大

    f) 注意幻灯片的趣味性

    g) 用逐级展开呈现,提高趣味性

◼︎ 设计图表PPT幻灯片

    图表幻灯片传递的信息应该尽量简单易懂,如果图表过于复杂、过于详细,或过于分散,就会把大量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解释上,而不是用在讨论上。一份演示文稿最好不要有超过一个或两个这样复杂的图表。

    图表幻灯片通常用饼图、条形图、柱状图、曲线图或散点图,表示某一结构或流程的组成部分,或形象地显示数据。

◼︎ 故事梗概

    了解文字和图表幻灯片的要求后,就可以开始制作整个演示文稿了。从金字塔结构到演示文稿,我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1.序言尽量写得详细,把每个你想说的词汇按照你希望的顺序写下来。这样做不仅可以保证没有遗漏,还可以再次检查你回答的问题是否仍然是受众想问的。

    2.用写故事梗概的形式。每张幻灯片写作的顺序,从上往下依次为序言各要素、关键句要点和关键句下一层次的论点。

    3.初步决定你准备采用的呈现方法。这时你可能还没有准确的数据,但只要知道数据的类型和想要表现何种关系即可。

    4.准备好每张幻灯片的讲稿,确保整个演示像讲故事一样流畅。

    5.完成幻灯片的设计和绘图。

    6.排练,排练,再排练!


第十二章 在字里行间呈现金字塔

<完结>


备注:该文章为个人读书学习笔记,仅供学习之用,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029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238评论 3 38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57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214评论 1 28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324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9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16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96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3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19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90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6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1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9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2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952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979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金字塔原理》内容简介: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逻辑思路、表达方式和规范动作。 金字塔的基本结...
    芷荣说阅读 589评论 0 1
  •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说还是没说,而是我说了什么你却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金字塔原理”认为如果有人希望通过阅读你...
    为什么_aa3a阅读 193评论 0 0
  • 20170416 组织思想: 逻辑顺序 演绎顺序 演绎推理 时间顺序 因果关系 结构顺序 评价结构 程度顺序 类...
    蓝尘世阅读 503评论 0 0
  • 这是一本“教人如何组织自己思想,说话更有逻辑性”的书。 金字塔原理基本结构:结论现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前猫在木星阅读 211评论 0 1
  • img【关于作者】 本书的作者是巴巴拉•明托 ,毕业于哈佛商学院,是全球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
    老嘟1986阅读 5,223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