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选择的集合。每一天,我们都面临许许多多的选择,涵盖方方面面。小到柴米油盐,大到婚丧嫁娶。
有些选择看似偶然和随性,但其背后或许浓缩了一个人的好恶、审美情趣、教育背景、价值判断......
拿早餐举个例子。小A早上选择吃早餐——由此可见,ta比较看重一日三餐(相比不吃的而言)。周一吃全麦三文治喝美式咖啡——注重饮食健康;接受西式食物(或许接受过西方教育);年龄75后至90后;有一定的消费水平。周二选择了肠粉和粥——生活在广东,接受清淡口味。周三选择在家自己做——时间比较充裕,有在家烹饪的习惯。周四在路边买了两个包子到公司吃——起床晚了,时间紧(基于前几天小A对早餐选择比较花心思的前提下)......仅仅从几天早餐的选择,对小A的YY如下:小A是个年龄40岁以下,受过西方文化的熏陶,注重饮食健康,生活在广东的单身白领。
选择,可以反映以及折射出其背后的积淀。Choice can identify who we are. 愚以为,没有选择是偶然的,许许多多表象的偶然其实是本质的必然的集合。
谈到选择,避免不了谈谈选择的对错。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前提下,选择,没有对错。或者说,没有统一的标准去判断正误。每个人因为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受教育程度、价值判断的不同而对选择对错的定义就不一致。小B受过高等教育,工作两年后选择结婚生子,在家带娃。有部分人或许觉得很浪费。可是什么是浪费呢?每个人刺激其快乐的点不一样,想要追求的东西也不一样,这不仅仅是无可厚非,而是无可非议。只要是自由意志的选择,并且不伤害到其他人,没有什么好BB的。
选择你所不后悔的,不后悔你所选择的。未选择的路,你永远不会知道是怎么样。有时会听到一声叹息:“如果当年我选择了他可能就不会是现在的样子,我可能会。。。。” 这只是可能,这只是YY。没走过的路,谁也不知道怎么样,或许更好,或许更坏,we never know。既然做了选择,只管奋力奔走。
选择或许麻烦,选择的成本或许很高,但是,选择的权利和自由仍是值得追求的。我们成长的过程不就是从没得选到有得选,从有得选到有更多选的过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