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已经是当今国人无法离开的互联网工具,有人爱之入迷,有人畏之如虎,我觉得两者都不妥,微信利弊兼有,须兴利除弊,善用之。
微信的优点主要有:1、信息经过别人甄选推送,相对来说更有价值。2、便于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互相交流学习,拓展人脉。3、信息存储方便,交流方便,学习方便。互动性强,可以即时沟通。图文并茂,有语音,有视频,交流效果更好。
微信的缺点主要有:1、容易上瘾沉迷。2、信息碎片化,知识不系统。3、由于没有审核机构,各种信息鱼龙混杂,难辨真伪。4、信息太多、太杂,过度泛滥的信息是一种负担,影响学习和思考的专注度,导致思考时间少,易盲目从众。5、长期看手机伤眼睛,身变懒,不利于健康。
因此,对于如何用好微信,发挥其优点,规避其缺点,作为一位资深的微信使用者,我有一些体会和建议,也许对自制力较弱的孩子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1、对于微信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它不仅仅是一款社交软件,更是一个工作和学习工具。有人用微信聊天、发呆、打游戏、打发时光,有人却在微信中学习成长,用微信搜集信息、学习知识、拓展人脉、塑造个人品牌。你准备用它做什么呢?
2、限制用微信的总时间,不能沉迷微信,不能让碎片化的信息充斥头脑,要让脑子有思考的空间,让眼睛有休息的时间。
3、每天定时阅微信、复信、发信,一般来说,集中在五个时间段处理微信(因人而异):早晨起床后,上班路上,中午,下班路上,晚上睡前,原则上工作时间内不处理微信。
4、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买一部好手机,配套齐全,保持手机清洁,可随时上线,因为它是一个生活、学习、工作的重要工具,不要省这个钱。
5、多下载一些生活中常用的APP,生活尽量移动互联网化,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6、把微信群分类,大约可分为家庭群、工作群、专业群(可再细分)、兴趣群、朋友群、同学群、老乡群、杂事群,把重要群置顶,便于联系。在不同的群里说不同的话,有的放矢。对群友有个大约分类,对群友消息区别处理,学会筛选、取舍、屏蔽。有的存起来细看,有的仅看题目,有的看也不看,要有迅捷的信息识别能力。要记住群友的名字,在“备注"中标注其实名,以防混淆和忘记。
7、建立一个日志,把随时涌现的灵感,及时记录下来,以便以后写作和汇总整理。
8、把来不及阅读的好文章,存入"收藏"夹,有空时再读;既使已读过的,若文章很好,也可存入“收藏"夹,便于及时再重温一遍要点,这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重要消息要加标签,便于检索。
9、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中心,都有一只麦克风,都有发言权。要勤思善写,让大家了解你,塑造自己的形象,除非你确实无话可说。
10、多加一些有品位的网友和群,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要饭也要到富人堆里。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努力提升自己的品位,种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11、多加一些专业性的公号,提升信息来源质量。对公号定期评估清理,保持专业性。
12、要勤于对朋友的文章、转发的信息点赞,保持良性交流互动。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不要吝惜你的感谢。
13、要善用拍照/录相功能,把重要的东西拍下来,放于照片夹中,事后及时温习。
14、微信是一个“熟人”社会,要始终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要太偏激、刁钻、搞怪。
15、互联网是“永不消失的电波",你在互联网上的"档案"是永久的,20年前发了一个骂人的帖子,20年后都能搜出来,要有前瞻眼光,学会经营和维护自己的“网上档案"。
16、遵守法律是底线,遵守道德是自我规范,尊重习俗是修养。
17、养成主动交际的习惯,新加入一个群,要向别人主动打招呼,不要成为群中的孤鸟。对群中新来的人要主动表示欢迎,主动联系,不能端架子。
18、对不同观点,保持包容性,不要多争辩,你不可能仅靠几句话就说服别人,就像别人也从未几句话就能说服你一样。另外,你也不能保证自己绝对正确。要多看别人的优点,不随便批评人,多学会真诚地赞美人,让别人有"重要感”。
19、要真诚地关心别人。在一些重要时刻,比如逢年过节,要对亲人主动问候。对朋友、亲人的信息要及时予以回应,回应要真诚,不可敷衍。决不群发问候语、祝福语,偷懒是没有价值的。
20、不可在行走时看手机,安全第一。不可与亲人相聚时看手机,那样不礼貌。不可在领导讲话时看手机,那是对领导公然的蔑视,后果很严重。不可长时间看手机,要保护视力。
21、在手机中设置行动计划表,并设置清晰的提示音。设置重要时间点的叫醒。
22、保护好你的手机,尽量不弄丢,尽量不假手他人,设置密码,保护好隐私,做好数据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