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奋斗者为伍

与奋斗者为伍

  • 一个具体的老郭 老郭vs小郭

    一个积极主动、率真、务实、踏实、真诚、有温度的小郭。小小的身体里,似乎有着无穷的活力。

  •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好了“随时被任何人拉黑”的心理准备

我们是朋友吧?

Emmm...也许吧。(克里希那穆提说过:有依赖,就不可能有爱。没有期待,就不会有依赖。)

  • 启发与思考

    1. “一眼看到底”的能力

      一直以来自己的理解一直停留在对长期趋势的精确把握这一个方面,忽视了另一面。

      德国人有句名言:“生活是具体的。”

      将虚无飘渺的想法具像化到现实中的一个个行动点,直达最终结果,并考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变量,准备相应的预案。

      看似简单平常的一次出行准备,反应出了个人的思维习惯。在此之外,映射到自己身上:

      1)每次出行自己差不多也会做类似的准备,但不是每一次都会如此详实,即没有形成习惯,一种自动运转的思维习惯;

      2)在1)的基础上,自觉不自觉的将这样的思维习惯运用到其它方面,特别是工作中,实现所谓的能力迁移。


      思维矩阵.png
      • 理论型能力 & 操作型能力

        理论指导行动,一方面是遇到问题时,不能仅仅是依赖经验“依葫芦画瓢”,总会出现与葫芦不一样的瓢,经验应该做为理论践的反馈,而不是行动准则;

        另一方面在遇到从未遇到过的问题时,当经验失效的情况下,理论所构筑起来的系统性的方法,为探索问题提供了方向。

        操作层的指标是熟练度,只讲理论,不讲案例,是熟练度不足的表征。

      • 思维敏捷度 & 思维深度

        所谓见多识广、博学是思维敏捷的基础,同时能在一之下程度上提升个人对全局的掌控度,有见识的人总能挣脱自己的一亩三分田从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

        但如果思考问题的深度不够,还是无法提出有深度的问题,需要操作层的熟练度辅助。

    2. 关于决策

      1. 探寻跳出自我的“外部视角”

        1)构建决策前的冷却机制

        不拍脑袋

        黄金分割法则0.618,前置决策,预留思考的时间

        2)学会借力

        直接征求第三方的建议

        3)训练批判式思维

        自我思维的再思考

        冥想,控制、感受自我的思维;觉知身体的情绪反馈;积极探索互动带来的强反馈。

      2. 更简单的思维逻辑

        决策清单

        多问自己几个问题:你的目的是什么?你打算为此付出多少时间?多少钱?如果失败了会怎样?你能承担么?

    3. 目标感

      常常被遗忘的 / 自以为一直在践行的 / 停留在口头的“初心”

      慢下来

      不再陷入稀缺心态

  • 致敬

    奋斗者

    做事的人


【祝福】May joy and peace abide in us all.

【老郭vs小郭】一开始叫小郭,觉得这样子会很有趣。叫了两句之后,会感受到某种程度上的居高临下,于是决定要谦虚一点,改叫老郭。

【 说服自己不抱怨】抱怨,是想要证明自己眼瞎?

-- 诚品_20191221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