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杂谈 逆向之旅小憩1

今天闲(xin)来(qing)无(bu)事(shuang)听说最近这一年一些咨询类app搞的很火(可能原因是可以刷币赚钱),也正好今天遇到些事情感觉比较烦了。所以灰暗了一些想搞一下这些app大概逻辑与模式。

    从哪下手呢?

    先在网上找了一个app(没有任何目标性随便找了一个)


安装到了我的“夜神”模拟器上,先跑了跑。

想着先反编译一下看看代码逻辑什么的。如果遇到加壳的还得脱壳感觉比较麻烦点;还是迫不及待要看看大概逻辑。最后决定从“协议”入手先看看。

但是感觉协议不会应该是http的,最少也要https了,于是拿出我的抓包神器 fiddler~!

果不其然,确实是使用了https传输层加了密。

以为这样就放弃了吗?哈哈。。。远远没有!

装了个证书搞定!!!

找了其中一个请求,协议是https的,看右边的区域request和response都“赤裸裸”的现身了。

感觉做的还是差强人意毕竟没费什么时间就把协议搞掉了。

在看看请求协议中的信息,就更暴露了一些细节:

h:屏幕分辨率高

w:屏幕分辩率宽

model:机型信息

vendor:厂商品牌信息

svn:android 版本

ntt:连接网络类型

token:这个应该是登陆后才有的令牌信息

imei  mac platform.......

如果这些信息app开发公司是使用来鉴别设备的,那就比较危险了!

这些数据使用android java 接口获取的那使用XP框架就很容易搞掉了(这个只能说懂的人懂了)。

即使放到c/c++端也不太安全。

写这些东西没有什么其他目的,就是闲(xin)来(qing)无(bu)事(shuang)瞎敲一顿。

如果以后有时间我觉得再进一步反编译一下app看看代码逻辑如何实现的。

反编译的就下次再说了。

瞎敲了一顿感觉没头没尾的还请勿喷!请绕行!!!

以上如果对哪一方构成了危害请告知删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