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ivery Pipeline

delivery pipeline

Delivery_Pipeline01_e9ea31a9f0c7d7897107db2fe57716a1.png

下面这个是netflix的部署流程:

DeliveryPipeline.png

环境划分

dev/integration/test

  • dev
    开发环境,服务不稳定,可能需要频繁重启之类的,一般每个开发者本地搭建开发环境。
  • integration
    一般本地开发完,部署到integration环境,供其他合作的小伙伴联调集成,可能也需要服务重启之类的。
  • test
    稳定版的integration环境,提供给测试环境其他服务用的,一般比较少重启。

小团队或项目,没必要区分这么多,排除开发者本地dev环境外,名义上的线下环境就一个,就是测试环境(integration/test).

staging(pre-production)

准生产环境,一般用于新功能的预上线,进行dogfood测试,没问题就可以部署生产环境。

staging环境越接近生产环境越好,除了服务器配置外,其他的最好跟生产的一样,比如连接的其他外部服务,连接的数据库等等。
另外,对于一些跟技术实现相关的,也需要注意一下,比如有状态的服务,如果staging是单实例的,可能没法测出问题来,需要弄成分布式的才能暴露问题,比如cas server回调client设置session,该session是本地的话,多实例的clint就会出现session不共享问题。

如果所有的新功能都是向下兼容的,那么可以用feature toggle,类似灰度部署一样,那么可以弱化staging环境,甚至可以不用staging环境。不过这个是理想的情况,软件开发里头的一个小改动,可能就影响到旧有功能了,无法隔离那么彻底。

关于staging环境,可以作为一个nginx上的upstream的一个backup,这样可以不浪费资源。不过有了docker之后,staging环境可以按需启用,新功能上之前,才部署,发布完可以撤掉staging环境,这样就不浪费资源了。

production

生产环境,要能够做到不停机发布,或者叫做不间断升级。

doc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