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否同意,不管你愿不愿意正视,不管你心中是喜是悲,北京的房价,乃至全国其他一线城市的房价,在过去的十年内突飞猛进,象火箭一样窜升起来。
2002年的北京,房地产一点儿都不热。那时侯的房产不是社会的热点,也不是生活的重心。虽然每年有许多东南西北前来求学的学子,也有更多四面八方在北京逐梦的北漂,但好像每个人都能各取所需找到合适的地方安身。
那时的我们也一样。我和X在车道沟的一个塔楼里租了一个六十多平米的两居室,租金一千三。那时我整天泡在医院,回来就和X出去溜达一会儿,再看看书洗洗就睡。就想,另一个房间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转租出去。
和我们拼租的是一对比我们还小的年轻恋人 。做建筑设计的男孩说他们正在做的世纪家园楼盘七千一平米。那是一处高档楼盘。我们经常路过的那些高高矗立的广告牌上写着:“世纪家园,你的世纪梦想,实现精致生活”。X的月薪那时是六千,还不够付一平米。一百万的精致生活,无论如何,离当时身为草根的我们太远,是实现不了的。
领证后,我非常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一个称得上家的地方。单身了那么久,住了那么多年宿舍,现在我成家了,渴望有一方天地能随心所欲。我们开始考虑买一个房子---一个我们能承受的首付、贷款负担不大、位置离我上学的医院近的......小房子。
我们先看了一个筒子楼。不仅中间的走道象筒子,房间的格局也象筒子---一个长形的房间被隔成厨房客厅卧室。看到这个比我住过的宿舍还大,闻到房间里飘香的炖牛肉味道,我仿佛看到了家的模样,于是表示就想买。可过了两天,房子被房主卖给了一个北京本地人。是觉得我们这种刚就业的外地年轻人没有经济实力,所以更愿意卖给本地人?我们不得而知。
随着北京房地产的兴起,又因为筒子楼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后来北京的筒子楼被大规模拆除。现在的北京不知道还有没有筒子楼了。
我们接着看到西直门附近的一处六层板楼,位于二楼的一套四十平米的一厨一室一厅。除了有些老旧,其他都符合条件。于是,26万,从爸妈那里借了八万做首付,这个二手房就顺利过渡到我们名下。
一个灰蒙蒙的午后,我和X将几件行李一放,就开始埋头打扫。阳台的垃圾,壁柜的灰尘,厨房的蜘蛛网,都被我们一一清除。等倒完最后一袋垃圾,满头大汗的我们相视而笑。我打量着并不洁白的墙壁,并不明亮的玻璃,并不光滑的地板,却觉得这房子在我眼中那么完美。我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住处,这个房子给我的安全感甚至超过了身边这个老公。
我们去附近的学校跑步,去家门口的夜市吃羊肉串,去不远处的城中村闲逛。慢慢地,旁边的商业大厦变成了卡拉OK厅,城中村也被陆续拆除,变成一座座楼盘出售。2003年非典,我们躲在小屋里看电视上发热患者的数字不断升高。大街小巷冷清了,小店都关门了,短短几天,人都消失了。蔬菜被抢购一空,萝卜贵得离谱。
两年后,我研究生毕业,分到了西三环的一家医院上班。我怀孕后,不能再挤公交去上班了。为了避免舟车劳顿,我们在医院附近租了一个和我们自己的房子差不多大小的一居室搬了过去。
我骑车六七分钟就到单位,走路也很合适。在这个房子居住期间,我生下孩子,看着鸟巢一层层垒起,也看着水立方的地基打起来。我们去附近的元大都遗址公园散步,那里的河水臭得熏人,两岸的酒吧一直没有兴旺。
孩子会跑以后,又有了住家保姆,房子显得拥挤了。有时侯父母从郊区来看外孙, 也只能挤着睡,我们想换一个宽敞的房子。
2007年,北京的房产开始热了。虽然有时因政府调控会冷落一段时间,但房价还是一路攀升。弹指一挥间,与03年我们买房时比,价格翻了一番。那时的市场需求开始增加,新上市的楼盘此起彼伏,买房的人越来越多了。
我爱我家的一个女孩开始带我们看房。新楼盘不在我们的考虑之内,那些年代久远破旧不堪的楼房又差强人意。一天,女孩打来电话,说,大哥大姐,有个房子不错,你们应该喜欢,我们去看看吧。那是位于二环和三环之间化工部的一个家属楼,外号“部长楼”,是退休的化工部部长和一些高干高工住的楼。闹中取静的小区大院干净整齐。九十三平米的三室一厅,房间方方正正,采光很好。住惯了小房子,再看这个房子,我们觉得好大。
可价格,象一道闪电,击中我们发热的头脑。一百万,我们能拿得出吗?回来的路上,坐在单车后面的我说,房子挺好的,那么多房间。X说,恩,真不错。我说,我很喜欢,你呢?X说,我也是。我说,这么好的房子,怕是别人也相中啊。X说,那你的意思是?我说,我想买。X说,我也想买。于是我说,那还骑啥呀,我们赶紧商量一下吧。
X停下单车,我们坐在正在施工的马路牙子上,在飞扬的尘土中商量着买房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五分钟后,我们从ATM机取出五千元现金,径直走进几米开外的我爱我家。刚坐下喝水的女孩看到我们,马上站起。就这样,我们交了订金,准备和卖家见面商谈。
见面当天,X不巧出差在外。我有些胆怯,不知道如何对一个百万房产讨价还价。卖家是一个50多岁的上海男人,想卖掉老爷子留下的这套房子,去上海定居。他说他的亲属同学还有邻居都想买这个房子。他喝了一口水,看看我说,没想到很多人对房子感兴趣,所以我改变注意了,现在加价10万。我和X通了电话,X说,房子不错,既然你我都真想买,十万就十万吧。有了这个恩准,我放下电话问道,如果我们同意这个价钱,你现在能签合同吗?
我们从X做生意的大哥手里借下五十万付了首付,终于买下这个房子。随后,将原来西直门附近的小房卖掉还给大哥。我们做了简单装修,就登堂入室了。随后的几年,我们的赚钱能力似乎超过我们想象,终于有一天,我们将贷款全部还清。
单位同事听说了我买房的事。有人说,拿一百多万买房子,负担多大啊,也不值。有人说,房价没准儿哪天就降了,现在着啥急呢。我的那些同事,有的一直租房子住,有的签了买房协议又毁约退掉。在靠读书落户到北京的外来年轻人里,象我一样有勇气买大房子的人,当时科里没几个。
终于安居乐业了,我们的视线也离开了房子,回到忙碌的工作和孩子中去。待2012年我们要出国,回头再来关注房价,发现同样的房子市场价已经翻三倍了。这期间,北京的房价没有象同事所说的那样降下来,而是一路上扬。那些租房子的搬来搬去,还是不得不租着房子,那些放弃买房合约的只好去郊区买房,还有的人一咬牙一跺脚,以更高的价格在城里买房结婚生子。
所以说,这世界上,最神奇最不可思议最不按常规出牌最变幻莫测的只能说是北京的房价了。
北京房价,像被下了魔咒,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