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在外地读书,每逢过年长假才能回到老家,老家每次回来都大变化,前几天村子里也传出明年拆迁的消息,写一下文章,记录自己即将拆迁的家和大变化的老家.
这次我和妈妈赶高铁回来,老家不通高铁,只得做到济南再倒车回来,回来的路上遇见了坑人的司机,三番五次停车倒车之后,才最终坐上回家的车.坐在我旁边的是我同县的小伙子,大概也是相亲的年龄,和他闲聊一会,他在南宁工作,也是坐着火车到济南转车,本来他也不打算回家,但是家里催得紧,非要让回来相亲.我说人到了这个年纪,都是要相亲的.他笑笑说:”我又没钱,也没买房子,工作也谈不上稳定,相啥亲?”,说完他笑笑,我也笑笑.我说现在相亲也不容易,咱们这个小地方彩礼也不少了,还得买个房,结个婚算奢侈的了.说完他笑这说:”先看看这”.
实话实说,一坐上大巴,走到回家的省道,闭着眼睛我也能想起沿途的风貌.沿路边的二层商铺,稀稀疏疏的杨树林,接连不断的半挂车的鸣笛,都提示着我已经回到了家乡.
买房
回到家时已经是晚上六七点,在老家,冬天晚上六七点街上已经很少有人,街上最亮的广告牌当属房地产,”沂河沿岸,置业最佳选择”,18年上半年的撤县划市的小道消息一传,仿佛是房地产商们的狂欢.和当地的朋友吹牛时都说沂水应该算是三线城市了,我心里想,三线也算不上,五线能谈上就不错了.就算上升到临沂市,也才勉勉强强算是三线,带给人们蜜汁自信的不是别的,还是日益上升的房价,接近临沂市的房价让人不得不相信这个县拥有和市一样的资源.过去,沂水县有青援这样的大厂,但是现在的青援早已经把厂区拆迁开发成了小区,曾经的酒厂也成为了商业小镇.近些年的招商引资,吸引了一些大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大多是从南方或者发达国家淘汰落后产业转移到这里来,在我们县有一座化学工业园,每次从这里路过远远望去,都是雾蒙蒙的,周围的居民这些年患癌症的人数也多了,不知道跟这是否有关.
现在全县叫得响的大企业恐怕只有一个,这个叫“兴沂地产”的大集团在地产开发、商业零售和其他很多领域里独占鳌头,盖了这个城市最多的楼,当然也解决了很多就业。
但是整体来说,在全国市场上拿得出手的也只有沂水产的饼干和辣椒酱,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产业,当地的居民也大多在家庭作坊式的个人工厂里上班,谈不上稳定,和很多人聊过,县里最高的工资在化工园区的那些工厂里,有班车接送,一个月好好干能拿四五千,但是其中的坏处大家也都知道.
但是回到开头的房价,一点都不低,我居住的村子农历逢五逢十赶集,正好现在过年,赶集的传单也全是卖楼的,在外务工的人年底回家,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置业的打算,价格上往往会给一些优惠,比如送个精装修之类,但是现在的房价可不低,我看过几个楼盘的宣传,很多楼盘稍微好点的户型基本都已经售罄,稍微偏远的地方毛坯房均价也得4500往上,这些偏远的地方很多都是村子里的拆迁补偿房,也就是我们说的小产权房,在市民心中,大家觉得,这就是”屌丝”房,是穷人家买的盘,按照现在的婚嫁行情,村子里的小伙子娶老婆家里没房子可不行,所以农村家庭就算是砸锅卖铁也必须买楼,毕竟给娃娃娶媳妇是最大的事.
沂水县最好的楼盘是在沂水一中的楼盘,前几天这个楼盘还爆出均价8000,好地段上万的新闻,售楼小姐们说,现在全县房价均价也得7000,8000未来也都是趋势,至于真假,我也不买,暂且就当真看.
前几天我跟爸爸感叹,这房价太贵了,爸爸说
别人觉得都不贵,还都睁着买,都怕买不上,我拿出来我的手机,看了看中介,其中保定市的房价紧邻高铁站,周围还有大学城,房价也才8000多,如果去掉税负,比沂水的房价便宜还说不准.
一个没有产业,没有高铁,没有机场,更没有地铁的城市,就连火车也只有一条线寥寥数趟的县城,城区人口不足百万的五线小城,房价和城区常住人口接近600万的二线城市持平,如果不是沂水的房价贵了,那一定是保定的房子太便宜了,问题是保定房子那么便宜还卖不出去。这房产的价值到底该怎么衡量?
结婚
沂蒙山区实话实说是个山沟沟,红嫂故里就是说的这里,尽管沂水县面积不小,但是多为丘陵山地,种植条件不太好,小时候跟爷爷上山,每次上去都累的喘不动气,但是爷爷他们还得种地干活,遇到老天爷不开心的年份,颗粒无收也是常态,风调雨顺的年份,也仅仅只能算是勉强解决温饱.
而农村人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来钱的路子,最大的困难是小伙子娶媳妇.
外出打工几乎是农民挣钱的唯一方式,第一代农民工现在基本上都超过了50岁了,这是最吃苦耐劳的一代人,年轻的时候他们去煤窑拉煤,去工地搬砖,忙活了半辈子,到了现在,年龄上该退休了,可是处境上却不能有丝毫懈怠。
他们的下一代如果没有通过读书走出去,基本上也就只能四处打工。其实现在打工的工价很高,每年打工的收入也很不错,农民通过打工也能过上很幸福的日子,打工没什么不好。
但现在有个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困扰着农民兄弟,那就是儿子娶不上媳妇。这个情况以前祖祖辈辈没有遇到过,十年之前也完全不用担心,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自然而然,瓜熟蒂落。但近几年不同了,适婚男青年婚配的难度骤增,原因是当地适婚女青年的数量断崖式下跌,用村里老幼皆知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村里没女孩子了。”
老去的第一代农民工大半辈子都在操心如何赚钱,到老了却发现最闹心的事是手捧巨额彩礼却不能给儿子寻下媳妇。而这些婚龄男青年也渐渐发现,娶不上媳妇不是因为自己有多无能,而是十里八村没女子。
写到这里,我知道很多人就要开始骂“计划生育政策”了,甚至有人要恶毒地攻击当地农民的重男轻女意识了,骂完了不说一句“娶不上媳妇活该”都不解恨。似乎这种话术是当前的政治正确,意见领袖们都这么说。
但我认为,谁要这么说,谁的水平和见识就连村里涎水都擦不干净的老太太都不如。没文化的老太太老大爷都知道,村里“没女孩子”的原因是因为农村适龄的女子都去了外地去了城市,大部分不愿意嫁给当地小伙子,不愿意待在农村生活了。
计划生育和重男轻女的意识造成了男女比例失调,这是事实,可是这个事实根本不足以造成农村适婚女青年的断崖式下跌。何况中国的婚配历来讲究男大女小,如果村里的女性资源不外流,小伙子找同龄女孩找不到,找年龄小点的总可以吧?就说女孩子少,男青年只要找年龄更小的女青年,这个资源就是永不枯竭的,就像韭菜一样割一茬长一茬,不可能存在断档。
但是现在断档了,千百年来农村形成的基本繁衍规则几乎要被瓦解了。村里的女孩子长到十五六岁,要么出去上学不回来了,要么出去打工不回来了,没有几个女孩子愿意嫁到当地,眼看着像韭菜一样一茬一茬长大的女孩子,只要长大了,就都离开了村里,甚至离开了当地。
在这个服务业越来越发达的社会,在知识水平和文化层次不高的群体中,年轻女性相比于年轻男性更容易找到工作,也更容易在城市立足。村里的青年男女都去城市打工,女青年可以外嫁到条件好的地方去,可是我们这贫困地方的农村男青年,经济条件上算是全国垫底了,实力上不太允许把其他地方的女孩子娶回来,一个农民工小伙子要想在比较发达的打工地成家立业恐怕更困难。
中国自古以来的婚配原则是“嫁女必胜吾家,娶妻必不若吾家”,如果打破全国的地域限制,让男女青年在全国范围内根据以上原则自由婚配,那么贫穷地区的男青年必然处于竞争劣势。所以贫穷地区的男青年娶不上媳妇,不赖计划生育,不赖重男轻女,要赖只能赖经济发展不平衡。
以前我写过一些文章鼓吹自由婚恋,现在看来我当年的看法太乐观了,对于还没娶到媳妇的年轻人来说没那么复杂了,直接娶不上媳妇,让你“穷不过三代”。
现在看来娶媳妇难是农民最大的困难,娶媳妇也是农村最大的政治。当地彩礼已经涨到20万左右了,此外还要求必须在城里买了房,甚至还要求买了车,甚至还要求房子没有贷款和欠账。综合下来这就是将近小一百万啊,要想在婚配竞争中胜出,一般的家底还真不行。
现在甚至新添了一门新的行当,跨国婚介,前几天我去买午饭,之前一直去吃的那一家饭店挂出了转让的牌子,我问买卖怪好,干嘛转让?他们说搞了个跨国婚恋介绍所,我说这么厉害,还跨国了,去哪个国家?他们说去巴基斯坦,二十多岁的小姑娘,给18万连户口也给你办好.我说还有这样的好事.老板说:这不都找不到媳妇么,那个村子没几个光棍?
现在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控制彩礼暴涨,在很多村子里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用行政的手段来干预彩礼,党员干部家嫁女的彩礼不能高过6万,普通群众家嫁女的彩礼不能高过10万,问题是,这哪能管得住?
农民是勤劳的、坚强的,无论多难他们都要生活下去,就像无论房价多高,为了娶上媳妇,他们也得砸锅卖铁接手一套。赚不来钱的故乡,年轻人很少逗留,从20来岁到50来岁的男人,甚至女人们,都纷纷外出打工,村里大多是留守的老人和孩子。
一个社会,光棍增多,社会必然会越来越危险,因为“食色性也”,性欲是可能让人干出疯狂事的。农村的光棍增多,危险可能主要要由城市承担,因为光棍们主要在城市打工,何况村里人太熟,也没有多少女孩子,诱惑少。
所以不要认为农村青年娶不上媳妇是农村人自己的事情,这是全社会的事情,全社会都得关心这个事。
尾巴
回到故乡,看到这里朴实而勤劳的相亲,我常常心生感动。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用勤劳和汗水书写着人生,即便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他们依然顽强地生活着。日子可以慢慢往好里过,他们有这个耐心,也有这个韧性.
而这样勤劳的人民,他们也有权利过上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