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型人格的尽头,是空心人

"要不要吃点药?"
这是我第一次去学校心理辅导中心,老师看了我一眼后说的话。
那一刻我很清楚地意识到,
有些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只是需要倾诉,
其实背后藏着的是更深的洞,
不是朋友或一颗安眠药就能填满的。

我从初中开始性格就很自闭,高中几乎没朋友。
我也试过跟同学倾诉,但很快就没人敢听了——
因为很多人听不懂真正的绝望是什么。

后来我才慢慢知道,
像我这样长期焦虑、孤独、自我价值感极低的人,
其实很可能带着 自恋型人格(NPD) 的影子。
我越是渴望被看见、被夸奖,
越害怕别人发现我什么都不是。

很多 NPD 的尽头,都逃不出三个结局

外表光鲜,内心崩溃

表面上看,NPD 往往特别有魅力,也很会表现自己。
可只要失去光环,比如事业失败、感情破裂,就会一下子跌进深不见底的空虚感里。
情绪很容易翻车,甚至伴随抑郁、焦虑或自我攻击。

一生反复人际循环

典型的模式就是:理想化——贬低——抛弃。
有些人一辈子换了无数舞台,无数人,
可真正安全的亲密关系却越来越难建立。
到最后,最怕的不是没人喜欢你,而是你自己都讨厌自己。

极少数人能慢慢整合

我自己后来也去过 医院精神科 、学校心理咨询辅导,
都是很短期的止痛。
真正让我松一口气的,是后来找了 路透心理 做人格整合的深度心理咨询。
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被看见”和“看见自己”是两回事,
愿意一点点拆掉假自信,才有机会填补空心感。

写给后来的人

如果你觉得自己或者身边的人,
总在关系里害怕失去光环,拼命想证明自己,
不妨先停一下,问问:
“没有别人夸,我还能喜欢自己吗?”

倾诉能换来一时安慰,
真正的心理咨询能帮你在深渊里,摸到那一丝自我连接的光。

愿你也能慢慢学会:
再不需要用无数舞台去证明,
你本身已经值得被爱。

小Tips

1.不要迷信“朋友陪我聊聊就好”,朋友能承接的,远比你想象中少。
2.学校辅导和医院精神科更多是短期止痛,深层整合要靠长期的心理支持。
3.不怕慢,只要不装作没事。

  1. 找心理咨询师,就像找安全的镜子,慢慢陪你看到真实的自己。

📌 最后
如果你也有跟 NPD 相关的感受或者故事,
欢迎留言和我说说,
也许这会是你打破空心的第一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