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有诗云:“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作家毕淑敏说:“孤独是属于兽的一种珍贵属性,表达的是自信与勇猛。”
如果把人分为“普通人”和“精英”,那么,承受大孤独的,一定是“精英”。
孤独,是强者的标签,是能人的桂冠。
1
孤独,是独来独往的脾性
周国平说:“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
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
人生只有短短三万来天,我们的时间,如果消耗在嬉笑打闹、吃吃喝喝、人情往来上,那就毫无意义。
如果能与孤独和平相处,就是为自己增值。
钱钟书夫妇在牛津留学时,为了潜心治学、创作,惜时如金到了“不合群”的地步:
放假时,两人不出去玩,留在家中读书;
搭伙的房东一顿饭要消磨两小时,他们就自己做简单的食物果腹,把时间空出来练习说法语;
认为为了学位赔掉时间去读不必要的书不划算,就干脆放弃;
很多著名大学的讲学邀请,他们都拒之门外……
甚至,有权威人士在大年初二登门拜年,对方说完“春节好”,准备跨门而入时。
钱钟书就一把把门堵住,出语送客:“谢谢!谢谢!我很忙,我很忙!”
“不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钱,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钱钟书确实做到了。
《夏目友人帐》有一句台词:
“我必须承认,生命中大部分时光是属于孤独的,努力成长是在孤独里可以进行的最好的游戏。”
孤独,不是孤僻,也不等于寂寞,而是一种高贵优美的状态。
越是优秀的人,越能从人群中抽身而出,从喧哗中隐匿,返回到自己的天地,独对真实的自我。
因为他们明白,人与人就像王国,应该保持宽阔、自然而适度的疆域。
如果有必要,甚至还要划出一个中立地带,屏蔽掉那些亲疏不一、肤浅至极的人和事。
这种选择,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合群”的表现,但“距离产生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哲人说:“庸人无聊,天才孤独。”
独孤,不一定是离群索居、出世独行,但一定是身处闹市,却自得其乐、自我索求。
最热闹的地方,没有最优秀的人,他们主动选择孤独,享受孤独,这是一种优秀的脾性。
2
孤独,是甘于寂寞的生产力
有位作家说:“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陈果也说:“灵感总是给孤独者特别多的厚爱。
孤独者的情趣是思想者的情趣,因其宽广而久远,因其无限丰富而通达永恒。”
孤独,是一种伟大的生产力。
因为它能让思想者的思想,在孤独中萌动,在孤独中酝酿,在孤独中降生,在孤独中历久弥香。
木心在23岁那年,带着两大箱书、常穿的衣服鞋子,上了莫干山。
他在书桌上贴上福楼拜的那句“艺术广大之极,足以占据一个人”,就开始了每天早起读书,晚上写文章的生活。
山上的生活是清苦的,但即便窗外寒风呼啸、大雪纷飞,他也丝毫不为动摇。
噬心蛊骨的孤独,令木心创作出了大量直抵人心的作品。
6年后,木心下山。
经过整理才发现,这短短6年时间,他竟创作出了100多篇中短篇小说,以及无数幅水墨山水画。
作家格拉德维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他们的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他们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6年,远远超过了一万小时,木心的成就,非同一般。
国家一级编剧刘和平,同样如此。
从《雍正王朝》到《大明王朝1566》,他用了9年;
从《大明王朝1566》到《北平无战事》,他耗时7年。
时间之长,文字之精雕细琢,让他与高产作家失之交臂。
但却能让每一部书和剧,引起轰动、疯狂吸粉。
博洛尼CEO蔡明说:“任何正确的事情都不是简单的。
而难的事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有可能去走,那么你选这条路,你就注定孤独。”
优秀的人,因为甘于孤独,思想被激发,灵魂充满创意。
他们心境平和,精神不向外求,能在远离“求新、求奇、求快”的繁芜世界后。
在一方斗室中沉潜下来,于孤然萧瑟中,抵达最顶端。
3
孤独,是独树一帜的认知力
《乌合之众》中写道:“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
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我们很多人,为了和别人一样,为了显得“不另类”,就放弃了“自我意识”。
把自己放逐到群体中,浑浑噩噩度日。
这种辜负自己、葬送自己的行为,是从众行为,时间一长,也必置自己于平庸。
优秀的人,不会随大流,只会活得清醒又理智,知道自己要什么,也能运用自己的能力去达成。
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某个村庄盛产石头,村民们本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心理,就地取材挖掘石头。
然后卖给建筑商人,以换取零碎的报酬。
但有个年轻人却不同,他在下山的路边支了个摊子,以免费茶水,来交换村民手中有特色的石头。
村民们觉得这种交换自己不亏,就答应了。
而年轻人则把这些收集起来的奇怪石头,转卖给了当地园林处做盆景、假山等等。
几乎每一块石头,都能卖出一筐石头的十倍价格。
后来山上的石头开采得差不多了,以卖石为生的村民,很久没有进账了,日子有些艰难。
这个时候,年轻人种的梨成熟了,又大又甜,卖得火热。
引得村民们纷纷跟风种梨树。
再后来,年轻人不种梨树了,而是种起了柳树,因为他发现,村民的蜂拥而上,已经让梨子供大于求了。
山外的客商根本不愁货源,他们愁的,是把梨子往山外运的柳条框儿。
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里写道:“我越是孤独,我就得越尊重我自己。”
让我们区别于他人的,是皮囊;但孤独,让我们的意志不再蜷缩,不再模糊。
而是在“独树一帜”中,自我培养、自我要求、自我改造。
优秀的人,不信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而是遵从内心,不人云亦云,不泯然众人。
以思维的超前和独特,以行动的与众不同,炼得本事,修成大器。
4
人,生来孤独。
但,有的人,从来不抗拒孤独,而是一边与孤独相携而行,一边把孤独当成了完善自己的系统。
他们在独来独往中,让肉身远离喧嚣,以时间投资自己;
他们在享受寂寞中,让灵魂通达永恒,以成就彰显自己;
他们在独特认知中,让行动快人一步,以智慧创造未来。
这样的人,注定了与平庸无涉。
叔本华说,要么孤独,要么优秀。
“孤独”二字拆开来,孤是“王者”,独是“唯一”。
孤独,从来不是弱者的哀鸣,而是强者冲锋的号角。
那些世人眼中的“孤独者”,从来都是命运疆场上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