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之路—05基本方法、运算符

 过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开始敲代码了

首先认识一下基本操作

输出内容

print()   

打印、输出

它可以把括号里面的内容输出在屏幕上,例如

>>> print(1)

1

在上面的例子里,我们输出了一个数字1;

>>> name = '张三'

>>> print(name)

张三

在这里,我们把‘张三’赋值到了name的里面,打印了name之后显示了张三。


>>> name = input('请输入你的名字:') 

请输入你的名字:      # 输入了 赵四

>>> print(name)

赵四

-----------------------------------------------------------------------------------------------------------------

input(‘提示文字’)

等待输入;在它的括号里还可以放一些提示用的文字,这些字会被显示出来,但是不会被电脑记住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input(),它的作用是等待我们的输入,如果没有输入,就会一直等着你输入一点东西,除非你关掉程序(误)

在这里,我们把input等到的输入作为内容,赋值给了name,所以打印name时就会显示我们输入的赵四

在python里,也可以有数学计算,来认识一下算数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   、** 

运算规则和数学一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的内容

加法  +  ;

>>> print(2+1)

3

减法  -   

>>> print (2-1)

1

乘法  *

>>> print (2 * 2)

4

除法  /

>>> print (4 / 2 )

2.0

(注意,在python中,除法默认保留一位小数,所以会显示为 2.0)

取余数  %

>>> print ( 3 % 2 )

1

>>> print ( 10 % 2)

0

(注意:

例一是 3%2,分解为 :

3除2  商1 余1,所以显示结果是1

10除2 商5 余0,所以显示结果是0)

地板除法(向下取整)

>>> print (11 // 2)

5

>>> print ( 12 // 2 )

6

(在地板除法这里,不会保留小数点,而且没有四舍五入

例如  5.3 会显示为5,5.9也会显示为5)

幂运算  **

>>> print ( 2 ** 2 )

4

>>> print (2 ** 3)

8

(和数学里的一样,

例一: 2x2 = 4

例二:2x2x2 = 8)

赋值运算符

=   +=   -=   *=    /=    %=   //=   **=

赋值  =

把等号右面的内容放到等号左面

a = 1

这样,就把123赋值给变量 a了,想要查看变量a就直接打印a就可以

>>> print (a)

1

加等于  +=

>>> a = 1

>>> a += 1

>>> print ( a )

2

这个可以拆分,分开的结果是

>>> a = 1

>>> a = a+1

>>> print (a )

2

在这句话里 我们让 变量a 重新赋值,让它的结果是1+1就变成了2

减等于  -=

>>>a = 2

>>> a -= 1

>>> print ( a )

1

(使用方法和上面一样,不在赘述了)

剩下的 *= 乘等于/= 除等于%= 余等于//= 地板除等于**= 幂等于 使用方法也是同理

比较运算符

> < ==   !=  <> >= <=

!!!在比较运算符这里,返回的结果只有布尔类型,只有 True(是) 或者 False(非);

布尔类型的 True 和 False 也可以记为 1 和 0,1为True,0为False

字符串也是可以比较的,比较的内容是ASCII码,我们输入的文字都会自动转换成对应的码,然后电脑进行比较

大于号  >

>>> print ( 2 > 1)

True

(比较2>1是否正确,正确就返回True,反之返回False)

小于号 <

 >>> print ( 2 < 1)

False

(2比1大,所以不成立,返回False)

比较符  ==  

(注意!这里是两个等号连到一起,不要和赋值搞混)

>>> print ( 2 == 1)

False

(比较2是否等于1,不等于就返回False)

不等于 !=  <>

>>> print ( 3 != 2)

True

>>> print ( 3 !=3)

False

(对比3和2是否相等,不等于所以返回True)

在python3中,废弃了<>这样的写法,但是在python2中还是可以的,使用方法相同

大于等于 >= ,小于等于 <=

使用方法同上,检测的范围 变到了相等的时候也返回True 

>>> print (  3 >= 3)

True

位运算符:

&  |  ^ ~ >> <<

注意:这里的位运算,如果是数字,就会在二进制的基础上计算最后得到结果

与  & 

>>> True & True

True

>>> False & True

False

优先显示非

或   |  

>>> True | True

True

>>> False | True

True

优先显示True

异或  ^

>>> True ^ True

False

>>> False ^ False

False

>>> True ^ False

True

相同时显示False 不同时显示True

取反  ~ 

获得这个值的二进制代码反转,具体原理点击这个链接,在这里简单说两点

~X  =  -(X+1)

这个就是取反的公式

左移  << 

>>> 10 << 1

20

>>> 10<<2      

40

左移会把数字变大,右面的数字就是移几次,每移一次就是*2的几次方;

例如:A << X 

   就是  A* 2 **X

右移 >>

>>>  100 >> 1

50

>>>  100 >>2

25

右移就是将数字变小,右面的数字就是移动几次,每次就是//2的几次方,因为使用的是地板除法,所以不会有小数点的情况

例如:A >> X

    就是  A // 2 ** X

逻辑运算符

and   or   not  

和  and

>>> True and True

True

>>> True and False

False

当两边都是True时,才会为True

或   or

>>> True or False

True

>>> False or True

True

只要有一个是True就返回True


非  not

>>> not False

True

>>> not True

False

无论结果是什么,都会显示相反的结果

小测试题:

1,print(100 - 25 * 3 % 4) 应该输出什么? ()

    A. 1

    B. 97

    C. 25

    D. 0

2,下列表达式的运算结果是( ) 。

  a = 100

  b = False

 print(a * b > -1)


  A.  False

  B.  1

  C.  0

  D. True


3,下列表达式的值为True的是( )。

A. 3 > 2 > 2

B. 1 and 2 != 1

C. not(11 and 0!=1)

D. 10 < 20 and 10 < 5


动手试一试:

 输入圆的半径,计算周长和面积(ps: 使用input去接受我们的输入)





答案:

1,B

100 -25 *3 %4

= 100 - 75 %4

= 100-3

=97

2,D

a * b > -1

False * 100 > -1

0 > -1

True

因为是布尔类型的比较,所以会返回一个True


3,B

A. 3 > 2 > 2

3>2 是True,

True> 2 不成立,所以是False

B. 1 and 2 != 1

1 and 2 得到2

2 != 1 成立,所以是 True


C. not(11 and 0!=1)

先算括号里面的,0 != 1 是True

11 and True 是True

not反转一下,得到False


D. 10 < 20 and 10 < 5

10 < 20 是True,10 < 5 是 False

True and False 是False

动手编程:

ban = float(input('请输入半径'))

long = (ban+ban)*3.14

mian = (ban*ban)*3.14

print('面积是',mian)

print('周长是',long)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