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开始敲代码了
首先认识一下基本操作
输出内容
print()
打印、输出
它可以把括号里面的内容输出在屏幕上,例如
>>> print(1)
1
在上面的例子里,我们输出了一个数字1;
>>> name = '张三'
>>> print(name)
张三
在这里,我们把‘张三’赋值到了name的里面,打印了name之后显示了张三。
>>> name = input('请输入你的名字:')
请输入你的名字: # 输入了 赵四
>>> print(name)
赵四
-----------------------------------------------------------------------------------------------------------------
input(‘提示文字’)
等待输入;在它的括号里还可以放一些提示用的文字,这些字会被显示出来,但是不会被电脑记住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input(),它的作用是等待我们的输入,如果没有输入,就会一直等着你输入一点东西,除非你关掉程序(误)
在这里,我们把input等到的输入作为内容,赋值给了name,所以打印name时就会显示我们输入的赵四
在python里,也可以有数学计算,来认识一下算数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 - 、 * 、 / 、 % 、 // 、**
运算规则和数学一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的内容
加法 + ;
>>> print(2+1)
3
减法 -
>>> print (2-1)
1
乘法 *
>>> print (2 * 2)
4
除法 /
>>> print (4 / 2 )
2.0
(注意,在python中,除法默认保留一位小数,所以会显示为 2.0)
取余数 %
>>> print ( 3 % 2 )
1
>>> print ( 10 % 2)
0
(注意:
例一是 3%2,分解为 :
3除2 商1 余1,所以显示结果是1
10除2 商5 余0,所以显示结果是0)
地板除法(向下取整)
>>> print (11 // 2)
5
>>> print ( 12 // 2 )
6
(在地板除法这里,不会保留小数点,而且没有四舍五入
例如 5.3 会显示为5,5.9也会显示为5)
幂运算 **
>>> print ( 2 ** 2 )
4
>>> print (2 ** 3)
8
(和数学里的一样,
例一: 2x2 = 4
例二:2x2x2 = 8)
赋值运算符
= += -= *= /= %= //= **=
赋值 =
把等号右面的内容放到等号左面
a = 1
这样,就把123赋值给变量 a了,想要查看变量a就直接打印a就可以
>>> print (a)
1
加等于 +=
>>> a = 1
>>> a += 1
>>> print ( a )
2
这个可以拆分,分开的结果是
>>> a = 1
>>> a = a+1
>>> print (a )
2
在这句话里 我们让 变量a 重新赋值,让它的结果是1+1就变成了2
减等于 -=
>>>a = 2
>>> a -= 1
>>> print ( a )
1
(使用方法和上面一样,不在赘述了)
剩下的 *= 乘等于,/= 除等于,%= 余等于,//= 地板除等于,**= 幂等于 使用方法也是同理
比较运算符
> 、 < 、 == 、!= 、 <> 、 >= 、 <=
!!!在比较运算符这里,返回的结果只有布尔类型,只有 True(是) 或者 False(非);
布尔类型的 True 和 False 也可以记为 1 和 0,1为True,0为False
字符串也是可以比较的,比较的内容是ASCII码,我们输入的文字都会自动转换成对应的码,然后电脑进行比较
大于号 >
>>> print ( 2 > 1)
True
(比较2>1是否正确,正确就返回True,反之返回False)
小于号 <
>>> print ( 2 < 1)
False
(2比1大,所以不成立,返回False)
比较符 ==
(注意!这里是两个等号连到一起,不要和赋值搞混)
>>> print ( 2 == 1)
False
(比较2是否等于1,不等于就返回False)
不等于 != <>
>>> print ( 3 != 2)
True
>>> print ( 3 !=3)
False
(对比3和2是否相等,不等于所以返回True)
在python3中,废弃了<>这样的写法,但是在python2中还是可以的,使用方法相同
大于等于 >= ,小于等于 <=
使用方法同上,检测的范围 变到了相等的时候也返回True
>>> print ( 3 >= 3)
True
位运算符:
& 、 | 、^ 、 ~ 、 >> 、 <<
注意:这里的位运算,如果是数字,就会在二进制的基础上计算最后得到结果
与 &
>>> True & True
True
>>> False & True
False
优先显示非
或 |
>>> True | True
True
>>> False | True
True
优先显示True
异或 ^
>>> True ^ True
False
>>> False ^ False
False
>>> True ^ False
True
相同时显示False 不同时显示True
取反 ~
获得这个值的二进制代码反转,具体原理点击这个链接,在这里简单说两点
~X = -(X+1)
这个就是取反的公式
左移 <<
>>> 10 << 1
20
>>> 10<<2
40
左移会把数字变大,右面的数字就是移几次,每移一次就是*2的几次方;
例如:A << X
就是 A* 2 **X
右移 >>
>>> 100 >> 1
50
>>> 100 >>2
25
右移就是将数字变小,右面的数字就是移动几次,每次就是//2的几次方,因为使用的是地板除法,所以不会有小数点的情况
例如:A >> X
就是 A // 2 ** X
逻辑运算符
and or not
和 and
>>> True and True
True
>>> True and False
False
当两边都是True时,才会为True
或 or
>>> True or False
True
>>> False or True
True
只要有一个是True就返回True
非 not
>>> not False
True
>>> not True
False
无论结果是什么,都会显示相反的结果
小测试题:
1,print(100 - 25 * 3 % 4) 应该输出什么? ()
A. 1
B. 97
C. 25
D. 0
2,下列表达式的运算结果是( ) 。
a = 100
b = False
print(a * b > -1)
A. False
B. 1
C. 0
D. True
3,下列表达式的值为True的是( )。
A. 3 > 2 > 2
B. 1 and 2 != 1
C. not(11 and 0!=1)
D. 10 < 20 and 10 < 5
动手试一试:
输入圆的半径,计算周长和面积(ps: 使用input去接受我们的输入)
答案:
1,B
100 -25 *3 %4
= 100 - 75 %4
= 100-3
=97
2,D
a * b > -1
False * 100 > -1
0 > -1
True
因为是布尔类型的比较,所以会返回一个True
3,B
A. 3 > 2 > 2
3>2 是True,
True> 2 不成立,所以是False
B. 1 and 2 != 1
1 and 2 得到2
2 != 1 成立,所以是 True
C. not(11 and 0!=1)
先算括号里面的,0 != 1 是True
11 and True 是True
not反转一下,得到False
D. 10 < 20 and 10 < 5
10 < 20 是True,10 < 5 是 False
True and False 是False
动手编程:
ban = float(input('请输入半径'))
long = (ban+ban)*3.14
mian = (ban*ban)*3.14
print('面积是',mian)
print('周长是',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