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电视剧观感(三)

在(一)(二)部分,自己先阐述了一下剧情,似乎这正题来得有点晚,现在才开始谈真正的感悟。我以后会反省,尽量更好提升自己输出的能力的。

我还不是别人的父母,但我是别人的孩子。

这部台剧里是用很夸张的手法来揭示不好的教育现象:有的父母或是为了实现自己以前没有实现的目标,或是因为以前被伤害,或是出于自己虚荣的本质,导致过于重视孩子的成绩,为孩子规划人生,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对孩子造成了不可挽救的伤害。

很庆幸,我父母还并不是这样。

刚参加完考试,我独自在韩江边踱步,虽然心情不怎么好,但很庆幸父母跟我说“妹妹啊你说你要在那玩一会,那你待会玩累了发个位置给我们,我和你爸过去接你咯”,这句话给我带来的家庭的温暖,让我明白心情再不好呢,自己在外面再落魄呢,也有家人在背后支撑着自己,永远是自己的港湾。

潮州韩江一路的木棉花

父母和我跟成绩相关的故事有很多。

我小时候,也很希望自己成绩好,成为父母的骄傲。我想,很多孩子都会这么想吧,希望自己的爸妈开心,自己也会开心。但人生哪能没有几次小挫折T^T

小学成绩不怎么好,二年级太贪玩了,语文考了不及格。我很忐忑地拿试卷回家签名,想着老爸会怎么骂自己,充满了恐惧。所以回到家,老爸在看电视呢,我把试卷铺在桌子上,哇地一声自己先哭得止不住。没想到,我爸嫖了一眼成绩,再看看大哭的我,没忍住哈哈哈大笑了起来。那个时候我突然安心了,也止住了哭声,虽然还继续在抹眼泪,却已经在想,“咦,也没啥事呢。”

但是从那以后,我就再没不及格,因为,实在是太丢脸啦!

父母从小出社会打拼,可能没有很高的文化素养,总是把“好好读书”挂嘴边,但其实他们也不知道好好读书的方法,我们都只是自己摸索。

很感恩父母养育,也会反省自己,自己有时候不懂事,或多或少会对父母发小脾气,但以后会好好改。尽量真正地独立吧。

对于怎么爱孩子这方面,我尚无母亲身份,无法真正具备发言权,但现在先想作为女儿的身份,谈谈对父母的希望。

请父母好好爱自己

当然不是像杨娟那样牺牲孩子成就自己(不能伤害其他个体是底线),而是有自己的生活,好好培养自己的爱好,孩子只要不是处在需要时刻看护的孩童期,就不用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给孩子空间,也经营好自己的空间。

请父母勇敢追求幸福

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父母也要呀。希望我们一起成长,学语言也好,学电脑也好,只要你觉得幸福,自然地大胆地去追求。可能你们(比如我的父母)会想,你们好就好啦,我赚钱只为了你们。那只会让孩子觉得愧疚,觉得心疼,有时候我甚至难过自责,觉得自己能力太差。(对不起作为孩子有时候真的很敏感,只是希望父母也多一点为了自己)

父母爱孩子,孩子也真爱父母。

小孩子弱小,小时候只能依赖父母,也只会纯粹地爱父母。长大就会逐渐独立,父母就逐渐“放开”吧,要记得多一点关注自己。

也有孩子确实像剧中孩子一样没有得到父母的理解,收到伤害。

我们是父母的孩子,也不仅是父母的孩子。

但愿像上述所说,愿父母,能和孩子有效沟通,找到自己爱的方位。愿受伤的孩子们,能赶走阴霾,锁定属于自己想要的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