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疫情防控乱象的一些思考

情绪只会制造问题,不能解决问题。身在其中,愿我们都能拨开迷雾见月明。

存在现象一

参与小区管理、密接转运的大白对群众态度恶劣。

产生原因:在街道和社区缺乏足够人力直接参与疫情防控的情况下,物业甚至是混入其中的闲杂人等承担了管理工作,这些人员的综合素质难以满足群众需求,在矛盾面前更容易采取违规违法情绪的手段进而恶化干群关系,激化矛盾。

核心问题:精准管控需要足够高素质人力参与和基层实际缺乏足够高素质人力的冲突是主要矛盾。目前来看,短时间内很难有立竿见影的举措。

其他看法:镇街和社区(即所谓的政府工作人员)大部分人员在镜头下都会控制情绪、收敛行为,在摄像头面前还非常猖狂的大部分都不是正规军。

存在现象二

常阴小区转为高风险,常阴管控小区突然有阳。

产生原因:大部分情况下,这些所谓的常阴小区并不是真常阴小区。地方政府欺上瞒下也罢,怕引起恐慌也罢,核酸检测结果并没有真实的呈现给群众。核酸检测结果阴性显示,阳性不显示;即有结果必阴,没结果可能阳,全员绿码,没有黄码和红码,但老百姓并不清楚。再加上在阳性转运工作超负荷情况下,必然有阳性群众封控在所谓的常阴小区无人知晓,只有疾控腾出多余人力去处理才会知晓,呈现出来的便是常阴突阳。

核心问题:存在大量需转运的阳性群众和转运人手不足的矛盾。

其他看法:不论毒性强弱,若感染速度远超防控转运速度或超过管控上限,放开便是不得已的选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