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我的2024年,这一年于我而言如同疾驰的列车,载着婚姻、孕育、护师资格考、新生命诞生、研究生录取多重人生站台呼啸而过。当三峡大学的研究生拟录取通知跃入眼帘时,积蓄五年的泪水终于决堤——这场与命运的博弈,我终究赢得了漂亮的反转局。
时针拨回2017年的盛夏,18岁的我在高考战场上折戟,以477分的成绩被调配至某新兴二本院校的护理专业。那个抱着录取通知书蜷缩在床角的少女,在九月的蝉鸣声中终日以泪洗面。更让我窒息的是,这份"恩赐"源自亲戚们"精心策划"的志愿填报。他们以"文化人"自居的姿态,将我的人生选择权彻底架空,却不知那些庆功宴上的碰杯声,每一声都在碾碎我的骄傲。
在消毒水气息弥漫的大学教室里,我将不甘化作书页间的批注。连续三年稳居年级前三的奖学金证书,是向命运投掷的第一封战书。2020年,实习护士的工牌与考研资料在值班室交替闪现:怀揣着破釜沉舟的勇气请假三个月备考,却在报考南昌大学时因好高骛远折戟,亲戚"早就说你不行"的嘲讽像手术刀般精准刺入心脏。
此后我活成了与时间赛跑的困兽。2021年在病房走廊的夜灯下翻开书本,报考福建医科大学却连院校线都未触及;2022年全副武装走向考场时接到方舱支援的紧急调令;2023年初试过关却在复试准备期陷入职业倦怠的泥沼。当第四张成绩单飘落时,镜中的自己竟已生出数缕华发。
2024年的双重生命奇迹,将故事推向高潮。孕晚期的胎动与书页翻动声奇妙共鸣,产后59天顶着虚浮的脚步踏入考场,英语37分的成绩单本该是终章,命运却在此刻展露慈悲——国家线破天荒降分,而我在婴儿啼哭与吸奶器嗡鸣中完成的复试准备,竟叩开了梦想学府的大门。
当质疑声在耳边盘旋"护士读研有何用",我看着学信网发的研究生拟录取微笑——我要成为护理队伍里那簇不一样的火光,要在白衣之下培育出破茧的翅膀。这纸文凭不仅是学术认证,更是我向命运宣战的旌旗,是留给未来孩子的生命注脚:你看,妈妈就是这样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此刻望向婴儿床中酣睡的宝贝,我知道这场历时五年的分娩,终于诞下了最珍贵的礼物。那些在绝望中野蛮生长的日子,终究让梦想照进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