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充和生性淡泊,尽管精通文墨昆曲,但她曾戏说,她对自己的作品就像随地吐痰,无刻意留存。谁有兴趣谁收藏,谁想发表谁发表,“一切随缘”。
许多人知林徽因、陆小曼、萧红这些耳熟能详的民国才女,却不知道民国最后一个闺秀是谁,说起个中缘由,先得看一首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如梦如幻的诗的作者就是卞之琳,女主角就是张充和。卞之琳苦恋张充和几十年,虽然不及徐志摩与林徽因、张爱玲与胡兰成等几段著名的罗曼史,“卞张之恋”也算传扬久远了。可张充和却直言,“这可以说是一个无中生有的爱情故事,说苦恋都有点勉强。我完全没有跟他恋过,所以也谈不上苦和不苦。”
看过张充和的各种评论,她是一个极其恬淡的人,恬淡地像她钟爱的书法里的留白。比起最近火起来的郑念:一双眼睛明亮深邃,年老仍旧穿着笔挺宝蓝的旗袍,撑着笔直修长的脖颈。张充和更温润柔和,她年轻时的小照梳着马尾辫,眉眼浅淡,穿着素色的旗袍,轻轻软软的微笑。她人生里没经历过大风大浪,只有晚婚未育、远渡重洋,倒像是现代女性的遭遇。
没想成才女的才女
民国里同辈的女子都非常努力,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林徽因身着旗袍上梁绘图得空还写诗,萧红两次挺着大肚子仍旧不忘写小说。比起来张充和固然自小书画精通,但是她没有那个拼劲儿。
张充和从小就生在名门望族,曾祖父张树声是晚清重臣、淮军大将,历任两广总督和代理直隶总督,声名显赫。父亲是苏州教育学家张武龄,把张家四姐妹培养成水葱似的灵气女子。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这四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便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大姐元和,喜爱文学,情系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姐允和与语言学家周有光结为伉俪;三姐兆和因为作家沈从文的追求而名声在外;四妹充和,工诗词,擅书法,成为傅汉思的夫人。她们的绝代风华牵动着人们对那个时代的想象。
张充和二十一岁这年,以语文满分、数学不及格的成绩被北大破格录取。试务委员会爱才心切,不得已“破格录取”了她。
她自小是受传统闺秀培养,在书法、昆曲、诗词方面都颇有造诣,早在上世纪在三十年代就曾在北大讲课,享誉一时。她的书法各体皆备,一笔娟秀端凝的小楷,结体沉熟,骨力深蕴,尤为世人所重,被誉为“当代小楷第一人”。在各种出版的昆曲图录里,她的名字是和俞振飞、梅兰芳这些一代大师的名字连在一起的。1943年在重庆粉墨登台的一曲昆曲《游园惊梦》,曾轰动大后方的杏坛文苑,章士钊、沈尹默等人纷纷赋诗唱和,成为抗战年间一件文化盛事。
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张充和的人生哲学体现在一首小诗里: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聊得来是她对爱情的最大追求,如果没有知己宁可一个人默默度过此生。这也是她拒绝卞之琳的根本原因,卞之琳虽是诗人,却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和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张充和是两种人。他情绪又阴晴多变,张充和也曾说“人很不开朗,甚至是很孤僻的。可是,就拼命给我写信,至少有过几百封信吧。”
最终张充和在35岁和一个德裔美国籍犹太人结婚了,丈夫傅汉思是著名汉学家、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其实看到婚照,不禁可理解是什么让大龄文艺女青年张充和立马下嫁了,新郎除了学问好长得也实在太俊朗了!
其实俩人早有联系,说起俩人的爱情故事,张充和曾在沈从文家暂住过一段时间,傅汉思和沈从文是北大的教授,又是好友,经常去沈从文的家里学中文,谁知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是为了张充和这个妙人。
对傅汉思这个终身伴侣,充和是满意的。她说,汉思是个单纯的好人,被人欺负了也不知道。巧的是,这对中西合璧的伉俪称得上志同道合,他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汉思的汉学修养很深,对中国历史比她还要了解,写起文章来一篇是一篇,让她很服气。所以是共同的文化爱好让一对异国的人走在了一起。
不要以为充和的人生是一帆风顺,她和傅汉思从北平来到美国,初时,异常艰难,俩人商量了一下,最后傅汉思念博士,充和在大学图书馆里谋了一个劳碌的职位,供养丈夫念书。这样一谋就是八年,直到傅汉思念出博士在耶鲁当上了教授。充和自己也放弃了做学问的梦想。但我始终觉得她对这种牺牲是不觉得苦的,也并不觉得非要做成什么学问不可。
张充和对待自己作品也像对待生活一样,她曾戏说,她对自己的作品就像随地吐痰,无刻意留存。谁有兴趣谁收藏,谁想发表谁发表,“一切随缘”。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的旅美作家、批评家苏炜,是张充和的耶鲁晚辈与近邻。苏炜说一直到98岁,她都是每天练字。平时身体不好,一到练字唱歌精神就振奋起来了。
以身家性命相托的直率女子
写一个人传记是要看一些琐事的,除却多才多艺、幸福女人的一面,张充和其实是一个很直率很纯粹的人。她去美国之前认识一个卖书工人。(从前,书店铺里的伙计都要学师出师,就是受行当里的专业训练。像『荣宝斋』那种店铺的伙计,简直就是半个文物专家。)
卖书工人李新乾就是这样又能干、又可靠的人。他跟北大校园里很多教授、老师都很熟。他当时才二十多出头,因为买书卖书,跟傅汉思成了好朋友。汉思常常带上他一起看电影,一起骑车子出去玩。
他送书上门来给我们看,不是非得要我们买,留下来看过了喜欢才买,不喜欢的他再带回去。他知道文人需要什么书,傅汉思不会讲价钱,他从来就给我们最好的价钱。沈从文一直很奇怪:汉思,怎么你们买的书总比我买的便宜呀?还便宜好多!
所以,那个慌慌忙忙离开北平的早上,张充和就把整个家,托交给了卖书工人。
还有一件事是他们离开北平坐飞机那天,充和带上了自己的女工(叫小挎奶奶)。那个时节,有许多和他们一样有名门望族的人聚在飞机场,逃难的人已经乱成一团了,那是军用飞机,每个人随身的东西要按分量来称,就说小挎奶奶不能带。充和说:小挎奶奶不能带,我就不走了!
这几幕倒是戏剧得紧,张充和本来还是一个纸上飘飘的女子,瞬间让她变得真性真情。她是那种平常时节很温和很委婉的女子,谈吐得体,为人大方,总让人觉得她处处为你着想,但是到大是大非上,她总能坚持自我,让人艳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