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诗和正经诗区别

旧体诗人 优质汽车领域创作者

先说几个大家对打油诗和正经诗区别的错误认知:

是格律上的区别吗?不是。

在旧体诗这个范畴中,讲格律的只有近体诗,诸如古诗、乐府、歌行都只需押韵就可以了--------如果不讲格律就是打油诗,那么岂不是《梦游天姥吟留别》、《长歌行》、《孔雀》东南飞都算是打油诗了?那么如今符合格律油腔滑调的各种老干体就不是打油诗了?


是用词俚俗的区别吗?也不是。


杜甫的古诗用词也俚俗,《羌村三首·其三》第一句就是“群鸡正乱叫”,这与我们大家公认的打游诗“江上一笼统”有何差异?诸如宋代打油诗中“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否朝廷贬汝无”算俚俗吗?并不算----这种类似通俗的诗句在诸名家文集中不在少数:比如欧阳修的:“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南歌子·凤髻金泥带》;李清照(伪)的“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


如果俚俗是打油诗的特色,如上的小词、古风也算是打油诗了吗?


由此及彼,那么很多答主某度之后的“出语俚俗、诙谐幽默、小巧有趣的诗为“打油诗””很显然只是隔靴搔痒的注释罢了。


实际上,打油诗和诗的区别就是【立意】的问题罢了。



《宋玉对楚王问》中有这样的记载: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这段对《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解释,大约就可以用来解释打油诗和诗区别了。

(宋玉)

诗的本质是【诗言志】,因此在诗的创作中,是有明确的思想、感悟甚至是理想抱负主题的,并且通过诸如五七言、近体、绝句等体裁来将这个立意表现出来的,因此,好的旧体诗可以称之为“妙手偶得”、“古拙质朴”、“天然雅趣”等等等


而打油诗不同,打油诗的立意(或是有意,或是无意)就是“嘲谑”、“戏弄”、“逗笑”,所以才显得格调不高。


如果用个比喻来形容,就是这个人生得猥琐,不管是西装革履还是蓬头垢面都是猥琐,而如果生得堂皇,就算是粗缯大布裹生涯,也是会显得“腹有诗书气自华”。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创建于2019.3.1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我们还是懵懂稚子时,甚至到了现在,总有人会问“长大以后,你想干什么呀,成为怎样的人啊?”这就更凸显了它的...
    尤莉aimi阅读 287评论 1 2
  • 参考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526858
    reeuq阅读 947评论 0 0
  • 深夜我带着星光回家, 疲倦的睡在苦恼的 飘着秋之味的一片叶上。 柔软虛離的黄的红的云, 恰是隔开這雾的分界限。 毫...
    ArthurChen卍阅读 528评论 5 12
  • 高三毕业,虽然本科滑档成专科,让她伤心了好一阵,但新的生活终归开始。“终于可以离开家了”,这是戴慧唯一值得高兴的事...
    阿金Landa阅读 28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