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的世界   ——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如果人们细心一点就会发现。不知从何时起,人类社会已迈入了知识爆炸的时代。过去常讲英雄出少年,而今却是少年在学习。动辄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少年熬成了青年,有的甚至为人父母了,才能够步入社会,奋力打拼。

        时代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都是一次大考。在任何领域,想要寻求一些突破,都需要浑厚的知识积累。罗振宇老师在2019年常提到的一个词,折叠。对!就是在折叠,牛顿说他取得了伟大成就,都是因为他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缘故;而今随着科技的逐级迭代,每个人脚下踩着的,已不再是巨人的肩膀,而是由巨人肩膀组成的绵延无尽的山峰。

        面对摆在面前的高山,多数人会有两种想法。一种人在想我要尽力去攀登它,征服他;而另一种人却想我要设法去移开它,削平它。攀登它要有锐意进取的精神,而削平它则需要有愚公移山的坚持。两个都不容易,何况这个世界不知从何时开始,世俗的诱惑变多了,生活的压力变小了,人们不在为吃穿发愁,而游戏和娱乐却变成了生活的常态。虚拟世界的成就感,侵占了一些年轻人的志向,人们更喜欢活在家的港湾,作蛋壳里的巨婴。

        欲望使人沉沦,有时也会使人奋进。生活的富足,让人们走入低欲望的社会。虽然很多人沉醉于自己的快乐生活,但世界之大,也从不缺少仰望星空的精英。他们没有在群山中迷失方向,他们在生命长河里自律笃行。理想是舵手,兴趣是老师。为他们领航的是精英的见识,给他们力量的是知识和格局。

        进入了新的时代,人们常说盛宴已过,低垂的果实所剩无几,但我们为什么总要和古人比,我们的眼界更开,我们的见识更广。在过去,五岳就被人们视为高不可攀的山峰,而今我们已站在了青藏高原之上,回首望去却不经意的发现,原来世界是平的。依靠一个人取得经天纬地的成就自然好,但依靠团队取得日拱一卒的成绩也谓可期。记得一位哲人说,科学改变世界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像爱因斯坦那样,以一己之力,为人类挑战难以逾越的高峰;而另一种是像波尔那样,打造一个学派,为后世输出源源不断的动力。作为普通人,我更期许后一种。

        是啊!世界真的是平的,这不仅仅是在地理和物质意义上的论断,在现今这个地球村里,于精神和社会意义上也是如此。在这个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精细的时代,在这个互联网信息不断爆炸的时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个人都不得不将自己的后背,放心的交给他人,不管你愿不愿意,也必须如此。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你的力量再强,也比不过力能扛山的工程机械;你的算力再高,也比不过万亿级别的计算机;你不依靠宇宙飞船,离不开地球;你没有潜航器,到不了海底。你只是一个平凡的你,但平凡却可以创造奇迹。

        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化,每个人掌握的知识就越来越笼统,一专多能成为常态,知道却比精通更重要了,考验人更多的是,快速的学习能力和系统的整合能力。遇到问题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我该怎么办,而是这件事谁能干;出现了问题的第一反应,不是如何改正,而是备胎在哪里。是啊!信息社会给了我们开放,但更本质的是给了我们余度,我们在余度中共生发展,我们成就了一个个超级个体,而我们只是它微不可见的功能性细胞而已。

        步入了超级共生的社会,我们享受着细化分工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但超大规模的组织机构也带给了人类新的问题。具有宏观视角的人越来越少,系统运行得越流畅,人们就越趋于保守,过去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而今却舍不得自己那仨瓜俩枣,失去了拼搏的动力。

        在世界上,一些高瞻远瞩的战略家早已经看到,人类社会之所以内斗不断,大至两个国家,也可以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争个脸红心跳。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生活的是存量社会,人口膨胀,资源有限,盘子里的肉就那么多,你夹了,我就少了。各国真正该做的是下大力发展基础科学,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增量,再来一次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人类迈向星际时代的的伊始,我很认同这一点。因为人类科技已经迈入了厚积薄发的存续期 ,虽然在感觉上,科学家们的工作没什么大的进展,剩下的只有情怀。但我们深深的知道,现代科学发展的逻辑已与往时不同,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可能真的需要一个契机,它也许是原子物理的突破,也许是人类自身认知的升级,也许是可控核聚变的成熟,也许是......等等,而在这一过程中能够闪光的可能真的是凤毛麟角,但既然一起走过,又何必计较名利的浮云?

        古人常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在这个折叠得世界里,不懈怠,不惘然,守好自己的本份,享受美好的人生,岂不是人生最大的乐事。


        特别是在这个举世抗疫的时节下,能够享受内心的那一份清净,真好........

                                                        启航

                                            2020年3月27日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然而,不同的人出现皱纹的时间和多少却有很大的差异。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年龄比较大的人,脸上的皱纹却非常少,气...
    最初的3厘米阅读 652评论 0 0
  • 想起当初写简书的起心动念,惊艳于别人的语言给到人生价值观层面一种警醒,很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透过只言片语漂亮地惊艳于...
    明玉阁阅读 230评论 0 1
  • 今天上午,爸爸又回北京上班了。 一整天天气都阴沉沉的,雨下下停停,倒很是凉爽。 傍晚,姥爷开车带添添和妈妈去医院取...
    马陶阅读 201评论 0 1
  • 不止一次摔跤, 但摔跤后, 立刻爬起, 拍拍身上的尘土, 继续奔跑。 不止一次苦问, 我为何如此愚笨, 愚笨的连目...
    开心文化阅读 325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