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绿豆侠
这是绿豆侠,自2014年4月23日以来的,第8篇文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句子听起来有一种哀伤的美。我和你说,这句子跳进我的脑海,我的第一反应是一个深情的人在最后分别的场景里,这个场景得用暗色调,有配乐,煽情那种催泪那种,可能下点小雨也许晴天,当然最好是下雨,深情的那人对另一个人(深情相对的也不一定是无情,这世间离别二字岂是数语可以道明?)含情脉脉地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然后二人转身各走各路,镜头慢慢拉远,不拉远一点怎么行?这二人背向而行渐行渐远,不把镜头拉远一点,画面可装不下两个人。
不过,要是你觉得我接下来要谈情说爱,那就错了。我今天不解风情,不谈风花,但谈雪月。以前有一个诗人已经将我今天要说的主题浓缩成一句诗:"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很多人读到这句诗的时候,心里面会很自然地接受这个体会,因为确实如此嘛。但大多是对前半句觉得顺耳,毕竟从小到大不管是吃着月饼还是偶尔思考人生望望天,还是很容易发现月亮确实有阴晴圆缺。提及已身,人多会逃避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这“悲”呀“离”呀,都不想面对,当真的来到面前了,人还是会选择逃避。最简单的例子是人们对自己亲爱的人的离世,一开始是不相信的态度,这是在逃避现实。生活中我是没怎么见到这种场景,但是电视里面总有这样的镜头,主角也好配角也好,都觉得某个人挂了是不可能的事情,嘴里面说着“不可能”,手还使劲摇,好像只要用点力就可以把人摇醒。可是无法改变,有些事情就是无法改变,不应该用有些,因为太多了。好比生老病死,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yevsky)有句话:"2+2=4。大自然不需要你的宝贵意见,它不在乎你喜欢什么, 或是你赞成不赞成它的规律。你只能按着大自然本来的样子接受 它,以及它所外显或暗含的一切。"古罗马皇帝奥勒留也有一句类似的话,不过看起来显得迷信一些:"无论什么事情对你发生,都是在整个万古永恒中就为你预备好的,因果的织机在万古永恒中织着你和与你相关联的事物的线。"我觉得吧,事情是这样,就不会那样。
有一个很杰出的心理医生叫 M·斯科特·派克,他比苏轼更直接更尖锐,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一书中,他开篇即讲"人生苦难重重"。你说吧,人家好不容易下决心掏钱把你的书买下来,结果一翻开就受到这样的打击,不知道会不会立马退货。不过,我欣赏他的坦诚。我之前在我的一篇随笔《诗人的人生不诗意》里面,只是提及了那些诗人呀名人呀的人生经历是那么的悲惨,倒是把普通人的人生经历忽略了。尽管大多普通人没有遇到那么多不诗意的各种遭遇,但是情场失意、职场不如意所谓“双失临门”的事情还是时常会有,这是人之“悲”。还有人之“离”,这些都是每个人生命中的一部分,你无法逃脱。你说你喜欢晴天,但是霹雳也是常有之事。细数一年365天,真正不下雨又有几天呢?更别说如果在伦敦,雨雾天占据了大多数。但是很多人对这些自然现象司空见惯,却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快乐可能是人生的一部分,但是痛苦必然是。快乐的时候人们陶醉其中,当痛苦来临的时候却又企求时间快点过去。如果我们光想着只拥有快乐的日子,怕每个人的时日无多了吧。
如果你接纳了以上的观点,那么倒要考虑一下,面对不愉快甚至痛苦,我们就只能退缩了吗?无论天气晴朗还是狂风暴雨,我们生命一样在流逝着,无论此时你是快乐还是悲伤。以前在网络上看到过一句话:“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听起来也是蛮简单,可是它只是这么说,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做。
我说说我的体会,关于改变心情。
先来点铺垫,在这里我讨论的“事情”是指生命中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那些可以通过自己的各种努力或者施加影响而影响其发展轨迹的事情,不在讨论范围。一般而言,那些让我们有无力感的事情,大多是人生中的“悲”或“离”,因为如果是好事,无法改变更加好了,你也不会去纠结,为此而烦恼。这里说“悲”或“离”,可能过于抽象。我将之简单化,就是一切让你不开心的事情。如果我们身上发生了这些事情,那么该由着这些可恶的事情控制你的思绪,进而控制你的情绪,紧接着控制你的行为吗?我们每个人都不想被控制,但是其实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我们却轻而易举被控制了。路见不平之事,尽管可能不敢拔刀,但是心里的愤怒还是会有的;而自己遭受不公平的对待,这时候就特别想动刀了,理智控制了我们拔刀,但是很难阻止我们愤慨、生气。这是因为人们大多没有“善护念”。
一、“善护念”出于《金刚经》,大意是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这三字听起来简单,要做到着实不易。这三字是既是理论武器,也是有力工具。它作为工具的时候该怎么用,首先你得有一颗觉察的心,时刻留意你的情绪变化,你要知道当前你的情绪是什么。
二、假如当前你的情绪是“悲伤”,好吧,先不要过度反应,暂停一下,想想导致你情绪变化的事情,这些事情已是既成事实,那你得尊重它,接纳它。心理学家布兰登指出,尊重事实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同时,接纳你的“悲伤”情绪,当我们不接纳某种情绪, 我们反而会深陷其中,我们会不停地反复思量,将它们放大,拒绝了自己感受宁静的可能。这里说的接纳,指的是认可事情本来的样子,然后选择我们认为最适当、最有价值的行为。
三、看了觉得我没说一样,是的,其实我什么也没有说。我在看《金刚经》的时候,里面佛总在说:我说什么了吗?我什么都没有说。一切皆空,全靠个人领悟了。
其实类似的观点以往有所提及,但是随着时日增长,我的感受更加深刻。正所谓知易行难,很多道理我们明了,可是内心并没有真正去接纳,行动并没有真正去做到。
好像已经离题万里,回到开头吧,"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转译一下,“你如果安康快乐,我的心情便如那晴天一般阳光明媚”,将它转换成逻辑语言,那便是“若你安好,则我明媚”。逻辑推理里面讲到逆否命题同真同假,即原命题为:若a,则b。逆否命题为:若非b,则非a。这两个命题的真假是等价的。“若你安好,则我明媚”的逆否命题是啥呢?是“我心情不爽,那你也好不到哪里去。”
真相在这里大白了。正所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试问还多少个人可以“善护念”,不被情绪所左右呢?当不如意之事发生在你的身上,谁能淡然处之,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惨”呢?所以人生那么长,存在较长时间的“不爽”原本是正常之事,占据了“八九”嘛,你说多不多。
表面看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似乎是最后的深情,但要是碰上较真的人,还是不要随便用为妙。更多的话就不说了,全是个人的胡思乱想,博君一笑。
最后我知道你最想说,我是标题党,你实在太聪明了。
绿豆侠@2014/07/04,全文2818字,写作时间:1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