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品质成了一群人的标配,它便不再起正面作用。例如一个民族若以“善于吃苦”为品质,那么他们将以“谁吃的苦更多”做为评价人优劣的标准,安心享受便成为荒谬的人生观。
于是你可以看见这样的宣传导向,优秀的工人应当时刻坚守岗位,每月回家一次都是愧对生产,有碍于社会进步。而一个基层领导最为受人称赞的,是他在妻子生产时“自愿”坚守岗位,她在产房咬牙切齿咒骂着丈夫混蛋,他在施工现场挥舞着锤子汗与泪俱下。上行下效,“吃苦”便成为必要的竞升渠道。
这是否正确?人们已经很难言说,习惯吃苦、从未品甜的人是无法想象更好的生活是怎样的美好,也无法证明自己的生活是怎样的荒谬。更不用说,有人伏在你的身上,紧盯着你几欲呐喊的唇,时刻准备让你闭嘴。你不必说,也无处逃,沉默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