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搭配:夏日穿衣指南

孔子毋意必固我的态度,可以叫做“四毋”,分别是毋意、毋必、毋固、和毋我。

毋意.就是别瞎猜

毋必.就是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按照固定的模式来做

毋固.就是不要固执己见

毋我.就是不要以我为中心

毋意——生活中常常发现人们靠主观意识去揣测他人,猜度一些莫须有的问题。疑心就会促使情绪不安、焦虑害怕、郁郁不乐以及愤怒。

造成人际关系,亲情沟通紧张,严重的会造成不可逆的后果以及社会问题。

毋必——人生百味,味味未必是以己之心力去度。处理问题时,给别人留有空间,就是给自己留有转圜,以免困住当下急需处理的问题。

毋固——固执的人为了挽回面子,不撞南墙不回头。固有的愚蠢思维和行动。会使自己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而使自己失去学习新的思维模式,减少了人生的幸福认识力。

固执己见与坚持真理不同。坚持真理是一种意志品质。

毋我——武志红曾经说过一句话“强烈的自我意识,是一个基础,相当于人生的起跑线,一个人的生命,终究是为了活出自己”。

自我如果是为了强大意欲行为,增强群体意识、全局意识。那认识力的增强就会完善自我意识。

不享受独乐乐,而是让意识认知成“忘我”。每个人都活出优秀的自己,那就是众乐乐。

毋意必固我其实就是一种在自我心理下的和乐生活状态

八、谓“非功利”

非功利的态度在《论语》上有两句话:“君子喻于义,人人欲于利”“放于利而行,多怨”。

如果做任何事情,利在前,思维就会时时处在紧张中。犹如弓满弦,拉得急,发力大就会崩断。

而力不从心,达不到初心,就会懊恼,愤恨,焦虑。在算计中失去追求建立在精神、信仰层面上的利益。

所以发心、正念的借力,自会奏出和谐之曲!享乐其中,受用其中。

九、谓“非刑罚”

《论语》中讲刑罚的地方很多,其中最重要的话题是“道之以攻,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了更好地体现人性的道德约束习惯,为了伸张正义,体现人的本质和对我、对他人的责任体现。

十、谓“礼乐”

一礼的仪节仿佛是着重外面的形式

二礼是作为客观道理去秉持循由

三礼似乎是人为而非天理

四礼与冲动问题如何调谐

五礼是率真吗?

礼是自然的,是天理,不是人为,不过有人为的嫌疑。

好的社会习俗,可以提升国民的精神,升华人们的生存质量。

十一、谓“孝悌”

孝悌是同礼乐一样,都是由内部灵活,自然的心理逐渐外化,最后成为非常有势力的社会教条。

柔嫩和乐的心。关爱之心,发自自性;内心之爱,发自有爱之情。维护亲近之人之名声,善待长辈,和暖相处。

十二.十三、谓“不迁怒、不贰过”

简单就是能做到不迁怒别人,知错能改,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迁怒容易造成恶性情绪循环,坏的情绪以及无法承受压力,没有责任感,会让问题如滚雪球般增强,烦恼加大。

不迁怒、不贰过有密切联系。如果第一次事情“过”不去,没有意志力,人就会松懈,就会让自己不觉醒,第二次还会“过”不去。

所以学会“不迁怒、不贰过”使自己修为成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十四、谓“天命”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圣人之言、畏大人。天命就是宇宙大的流行趋势,是己定的。但只有一点是未定的,就是你当下的想法。

发动才会被决定,上天给你机会,但是你能力修为达不到,就会失去应该得到的“命”,那“运”自然就会错过。

不积极的人生,注定与外在引领的“天”“命”失之交臂。

孔子的伟大就在于他为我们思考了人生的态度,引领我们走有温度、有力量的路,积极地应对人生的苦恼与问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我初中的时候有位朋友,因为为人单纯可爱,姑且叫她萝莉小姐。萝莉小姐人长得落落大方,健谈热情,好像冬天里的一个小...
    暖先森阅读 4,231评论 13 112
  • 周末进行彻底的大扫除,在柜子的角落发现一条九成新的白色长裙,其实我没那么喜欢这条裙子,只是他说我穿上很清纯素雅! ...
    莫离茉莉阅读 326评论 0 0
  • 婴儿肥来自椒江,乍一看,你一定会以为某个低年级的小男孩走错了学校。其实他比同龄人只少一岁,身高不足一米五,小小...
    天天向上2阅读 1,072评论 0 1
  • 刚刚收到一个消息,闺蜜悄咪咪的给我发了条消息,她可能脱单了,可能,该死的可能。前两周我们聊天时,她语重心长的说,你...
    koala爱睡觉阅读 25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