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常州美洁时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的Demi,我们公司专注于口腔护理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曾在展会上错过我们的大客户,如何通过中国制造网的再次接触,最终成为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的真实案例。
一、展会擦肩后,竟在中国制造网重逢
去年年初,我们通过中国制造网,收到了一家大型海外连锁超市采购部门的询盘。
对方正在寻找新的牙刷供应商,为旗下众多门店采购高品质、性价比高的产品。交流中我们才发现,原来这位客户早在之前的展会上见过我们,只是当时双方未能深入沟通。
这次他们计划来中国实地考察,我们便顺利促成了首次会面。
二、客户要求堪比“苛刻”,我们却把它变成了翻盘机会
虽然有初步兴趣,但客户其实已有多年的固定供应商,要取而代之并不容易。
初次见面,他们对产品提出了非常具体且严苛的要求——从刷毛柔软度、刷头尺寸,到包装环保标准,几乎每一个细节都要求高标准。
我们没有退缩,而是把这当成了一次“翻盘机会”。我们的研发团队迅速行动,根据客户反馈对产品进行调整。
比如,针对客户提出的“刷毛易分叉”问题,我们投入资源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抗分叉刷毛材料,并在短时间内为客户提供了改良后的样品供客户测试。
除了产品优化,我们更加重视客户的整体体验。销售团队与客户保持每周沟通,及时汇报产品调整进展,解答客户疑问。这种高频、透明的沟通机制,让客户切实感受到我们的专业和诚意。三、首单只是敲门砖,真正留住客户靠这几点
几个月后,我们顺利赢得了客户的首批订单,但我们深知,真正的合作才刚刚开始。
产品进入超市货架后,我们依然高度重视后续服务。我们密切跟进销售数据,积极与超市团队沟通,同时收集终端消费者的反馈,确保及时调整产品策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例如,在销售过程中,我们发现消费者对某款儿童牙刷的需求特别旺盛,但库存一度吃紧。我们迅速协调生产部门,增加该款产品的产量,并优化物流配送,确保超市的货架始终保持充足的供应。这种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四、原本只是试试看,结果成了长期合作伙伴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产品在超市的销售业绩节节攀升。客户对我们的信任也不断加深。
去年年底,这家连锁超市主动找我们续签了长期合同,并增加了采购量。这意味着,我们不仅成功让新客户变成了老客户,更建立起了稳定的伙伴关系。
五、我们到底做对了什么?
复盘这段从中国制造网平台接到询盘,到成为指定供应商的过程,我们认为,有三点尤其关键:
第一,快速响应+技术调整,是赢得试单的“敲门砖”。
客户的要求确实细致到近乎苛刻,但我们没有讲条件,而是立刻讲方案——从刷毛材料改进到环保包装升级,每一项反馈我们都落到实处,用产品力打动客户。
第二,高频沟通+透明反馈,是建立信任的“助推器”。
从研发进展到样品测试,每一个小节点我们都主动同步,这种“让客户时时有掌控感”的沟通方式,大大提升了他们对我们的认可感。
第三,售后跟进+市场感知,是打动客户续签的“决定因子”。
不是首单成交就结束,而是上架之后才真正开始。我们围绕数据、反馈、补货节奏持续优化运营,真正把客户需求放在前面跑,才让对方放心地签下长期合作。
在今天这个卷产品、卷价格的市场,客户要的不只是“能做”,是你有没有让对方感受到“靠谱、专业、愿意为我多走一步”。
最后:中国制造网麦可|有话说
客户的“挑剔”,其实是最真实的机遇。
麦可也始终相信:只要真正站在客户角度,做好每一次对接和每一个细节,哪怕一开始只是一个询盘,也可能走成一段长期合作。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客户转化故事,欢迎留言交流,或者与麦可联系投稿👇
一起分享那些“从无到有,从试试看到长期合作”的真实故事!
最近微信改版,置顶“贸课圈”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