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的内涵
为了生命、通过生命、关于生命,通过生命进行教育。台湾纳入“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实施要点定义:生命教育是“从观察与分享对生、老、病、死之感受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意义及存在的价值,进而培养尊重和珍惜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情怀”。
目标与价值追求
幸福的人会珍惜生命,善待自我,友爱他人,奉献社会。
过程,态度与方法
内容:课程设置与学习主题
生命教育就是沐浴灵府,润泽生命的教育,它以造就有胆、有识、有情、有义、有趣的完整的人作为自己高远的追求。——肖川为北京小学大连华润分校的题词 2012.4.15
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
就是说,真正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一个教育的方向问题,我在谈教育的方向的时候,讲了两句话,一个是,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一个是,要为自由社会培养人。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我的理解是,看一个人在多大的程度,多大的范围,在多大的积极意义上,影响别人。生命教育特别强调确立起两个意识,一个是生命质量意识,一个是生命尊严意识。
生命教育的第二个层次: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存在型态。
整个的教育过程应该是充满关注生命气息的,是能够让生命的合力充分的引流的,是对生命充满了尊重与呵护的。生命化教育其实是生命教育的一个层次,作为生命化的教育,生命教育强调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在生命的根基上确定起人的内在的不可让度的尊严,树立起生命神圣的观念。因此,它理应充分体现人的生命活力美,使人生美好而高尚,让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使人的生命之树茁壮成长,生命之花灿烂开放,生命之火熠熠燃烧,生命之水欢畅奔流,从而使自己的生命世界呈现出光彩夺目的景象,拥有一个无比美好的人生。
教育过程应该是非常温情的、温暖的、温馨的,应该是非常宽容的、宽厚的、宽松的。这就要求我们更好地关注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因为只有当我们的老师感受到生活的幸福的时候,他才更有可能去营造一个温情、温暖的,洋溢着幸福的教育氛围和教育情景。
生命教育的第三个层次:作为教育的实践领域,也就是学生的学习领域。
生命教育是一个有着明确的价值追求而又涵括着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因而是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重要主题和领域。这些领域和主题包括:让儿童远离意外伤害的教育,如熟悉安全防护标志、火灾和地震演习;意外伤害的救护和自我救护;了解个体生命的成长历程,如青春期教育;艾滋病和毒品预防教育;珍爱生命与预防自杀;自尊、自信与直率性格的培养;生命情怀的养育;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人权教育--公民的人身权利,文化与社会权利;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目的的生态环境教育;国防与世界和平教育等等。
人的生命特征
独特性、唯一性。“这种自我独特性或唯一性是每个人得以存在的根据和理由,因而也是每个人有其个人价值的理由和根据”。——[法]加缪著;杜小真译.西西弗的神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9。尊重个性意味着理解人的独特性,捍卫人的自由与尊严。
生成性-开放性。“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时刻,他都正在成为却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对外部世界保持敏感,拒绝闭目塞听、得过且过、苟且偷生。
完整性。“学习能力只是儿童发展的一个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儿童各方面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不可分割的。例如,一个刚进入学校的儿童,其社会性发展,情感发展水平,身体发育的迟缓或损伤都将影响其学习能力。”(珍妮特 ·凯(Jannet Kay)著 曲文洁译 《爱与责任——教学助理指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11月第1版,P15)
关注学生现实生活的处境、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和成就
自主性、独立性。英国学者迪尔登认为, “自主性有三个特征,独立作出判断;批判性地反思这些判断的倾向;以及依据这些独立的、反思的判断将信念与行为整合起来的倾向。”(《自主性智育》)发展学生自律的品质,尊重学生的自主权与主动性。
超越性。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乔治.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 继承了狄尔泰的生命哲学的思想。他用两个特别的命题来说明生命:“生命比生命更多”和“生命超越生命”。所谓“生命比生命更多”,指生命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创造过程。生命是一种运动,这种运动是持续不断的。所谓“生命超越生命”,指生命有超越生命自身的能力,不断创造出他物。让学生学会眷顾内心,学会过精神生活。精神生活:认知 交往 审美。人的生命的特征,是在实然意义上概括的还是应然意义上概括的?是基于对人的生命的理解,是在人文学的意义上对于人性的解读,是实然也是应然,是一种价值预设,一种信念。生命,因为脆弱,所以珍爱;因为美好,所以欣赏;因为独特,所以平等;因为精神,所以高贵;因为神圣,所以敬畏;“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肖川为鸡西金华中学的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