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已经大结局,说实话,对于这样的结局,让人充满无尽遐想。比如说:陈海醒了,他究竟知道什么真相;易学习的纪委监督,吓走了投资商,对权力的监督是否可以双赢尚且值得商榷;沙瑞金的篮球爱好,使得网球场改篮球场,是否是权力的隐形腐败……所有的所有,令人回味无穷。然而,姑且不去谈论具有万千可能的情景设计,来聊聊人格美容。
人格美容,是侯亮平与高育良谈论高小凤时提出的。大意是从前和现在,经过外在的培养,使当下的个人性格秉性、人文素质、行为举止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影视剧中,高家姐妹正是经过外在有针对的培训,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一般,这也就是侯亮平所谓的人格美容。
于剧情而言,这样的提法,多了些贬义与讽刺,似乎暗示着高家姐妹天生就该淳朴过乡下生活,或者说本该是一个本本分分的酒店服务员。她们究其原因能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就得益于人格美容。或者可以这样理解,能有这样的生活,是她们失去真我的结果。更悲剧的是,这样的讽刺,并不是讽刺两个有主动选择生活的人,而是两个行乎工具的人物,于高家姐妹,无疑是悲剧。
这种迎合式人格美容,其实应该算人类社会中的一种人情世故的衍生品。于社会而言,不可否认它的合理存在,而且可以褒奖之。于个人而言,失去真我的命运际遇,可谓是悲剧至极。
个人的素质提升是无可厚非的,但只为迎合别人,失去自我,不管是否是别人的工具,都可谓活得没有灵魂。生活,是在社会伦理道德的框架内,活出自我。为了“识相”,阴奉阳违,虚假万分,在一时半会,固然可以惹人欢心,而在别人的眼里,或许你真的只是一个笑柄,甚至只是一个玩偶。
这么一说,只是一再的批判,感觉人格美容毫无益处一般。纠结之中,其实也不然吧,适当的人格美容是必要的。换种角度,这应该是个人修养的一种提升,当然是积极的想法,这种自我修养应该是个人主动的作为,而不被动的逆来顺受。完全失去真我的人格美容,是虚与委蛇的悲剧,于谁都是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