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宏涛
最近一年,我的变化特别大。过去我有很多创意,但都只是想想和说说,从来不去做。因此,十年如一日,我都停滞不前。因为我陷在选择恐惧症的泥潭里,挣扎不出来。但去年,我突然悟道解脱,由此开创了不少此前从来没有人做过的项目,做事效率大大提高,成就感和幸福指数自然也大大上升。为什么我的执行力突然变强了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天秤座的优柔寡断
我有两个好朋友,和我一样都是天秤座,特点都是优柔寡断,有选择恐惧症。两件衣服,选哪一件?或者一款衣服,选哪种颜色?她们会反复纠结,最后要么都不买,要么带着很大的遗憾买一件。一件看似很简单的事情,有两种做法,各有利弊,她们就会反复权衡,各种纠结,迟迟无法做出决定,浪费无数时间。
所以我一度认为这是我们天秤座人的共性,因为根据网上对天秤座的描述,天秤座的优点我们都有,而缺点主要就是这个优柔寡断。
作为男人,优柔寡断是非常不好的缺点,是没有魄力的男人的标配,但是我没有办法否认。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这么不男人,就这么优柔寡断?
二,布里丹之驴
哲学家布里丹讲过这样一个寓言,一头毛驴,站在两堆草中间,但由于不知道先吃哪一堆好,最终在无限的纠结中活活饿死了。
我曾经就是这样的蠢驴。高中开始,我的选择恐惧症开始发作,非常痛苦。我大量的课余时间耗费在“先做物理作业,还是数学作业,还是先背英语单词呢?”的纠结上。非常痛苦,却无从选择。好不容易选择先做物理作业,但刚做半道题,我就觉得不行不行,还是先做数学题吧,但刚打开课本,我又觉得还是应该先背英语单词,这个更重要。但背了几分钟,一个单词也没记住,我又开始惦记是不是应该先复习化学,或者还是先做物理题吧……
浪费大量时间在选择上不说,即便选择了,我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学着这个,想着那个。这样的学习状态,怎么可能学习成绩好呢?
我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不知道。
到了大学,这个问题自动消失了。因为大学作业超级少,我也没有任何学习压力。后来毕业后做业务,我也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就是按照地理顺序一家店挨着一家店跑,一个县挨着一个县去,不需要做这种两难的选择。
但到做自由撰稿人时,我的选择恐惧症又犯了。
我每天文思泉涌,灵感不断,每天都有七八篇新想出的可以写的文章。但是先写这一篇还是先写那一篇呢?先写昨天想写还没写的,还是先写前天想写没来得及写的,还是先写今天刚想出的几个话题呢?……唉,好痛苦,我还是先玩会儿无聊的单机版小游戏缓解一下焦虑吧……
三选择恐惧症带来的后果
原本的选择恐惧症就这样演变成拖延症了(选择好难,好痛苦、好焦虑,我还是先玩会儿单机版小游戏缓解一下焦虑吧……)。
我被这种选择恐惧症给控制了好多年,大量的精力都空耗在如何做选择上了。不仅极大地降低了我工作的效率,更降低了我人生的幸福指数,也极大地影响了我人生的发展。
国内外所有讲拖延症的书,我几乎都看了个遍,但统统对我无用。
为什么会没用呢?后来我发现我没有对症下药,我的问题根本其实不是拖延症,我这是选择恐惧症。
为什么我会这么难以做出选择呢?其实就算闭上眼睛去选择一个,也不会错。因为不管选择哪个,都是我所需要的。不论花多少时间做选择,都不可能两全其美,不可能同时都做了。我为什么会这么难做出选择呢?我在怕什么呢?我没有理由怕啊!
就像高中时复习功课或做作业,不论选哪个,都没错,哪个先哪个后,其实无所谓的。写文章也是,除了编辑催的急的,其他先写哪个都没错。
我在怕什么?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我选错了,又能怎样呢?我也没多大的损失啊。我纠结个什么劲儿啊?有这样来回纠结的时间,我都已经全做完了。
我在这个可笑的怪圈里挣扎了很多年。没有办法破解,我就避开吧!
怎么避开呢?就是后来我往往只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哪怕做这个事情,是充满不确定,没有保障的,没有同路人的,但一定是我内心最想做的,我不想陷入两难选择。只有一个事情我非常想做,我才不会陷入这种两难选择,做这些事情,我不用犹豫。
但是绝大部分事情是无法避开的,大部分事情都有多种选择,我必须果断地做出选择。
但是如何能够没有心理负担地果断选择呢?
四,看见背后真相,获得根本解脱
有一天,我突然看到心理学专家李雪的一句话:
每一个顽固坏习惯的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呐喊。
这句石破天惊的话,就像闪电一样划过我的脑海,我有一种感觉,我很快就能觉察到我陷在这个怪圈的真正原因了。
我没有刻意去想,我甚至有些不想急于揭开这幕后真正的原因,毕竟这个坏习惯已经陪伴我很多年了,我已经习惯了,不舍得一下就改变。
但这句话就像一粒种子,一旦被我看见,就开始生根发芽。几天后,我就自然地明白困扰我多年的选择恐惧症——反复纠结、优柔寡断的病根是怎么来的了。
小时候,我就经常面临这种左右为难的选择。
父母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最后逼我站队,我听谁的?
父亲虎视眈眈,母亲眼神幽怨。
听母亲的,会遭到父亲的可怕的暴力报复;听父亲的,母亲那种幽怨的眼神又让我内疚的受不了……所以我迟迟不敢做决定,然后又会被他们催逼……
我一狠心,选一个,然后被另一个惩罚。
就这样,反复不断,无休无止地折磨,我就变成选择恐惧症了。
我迟迟不做选择,虽然他们都会对我不满,但至少我不用对母亲内疚,父亲的暴力也会相对减弱一些(毕竟我也没有选择站在母亲那一边)。
后来,在很多两难选择上,我都变得优柔寡断。虽然未必都与父母有关,也不会被人惩罚,但我已经形成这个模式了。
这就是我的选择恐惧症的病根。虽然我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小孩了,但我还活在过去的观念里,认为迟迟不做任何选择,对我是最有利的结果。
确认了选择恐惧症的原因后,我瞬间就解脱了。从此选择恐惧症和优柔寡断成为历史了。我开始干脆利索,不再像过去那样患得患失,因为不论做什么选择,都不用再遭受过去那种怕被惩罚的恐惧了。我成了一个一往无前的人。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再面临那种两难的选择,我会对父母说:
我还只是个小孩子,你们才是大人啊。我听你们的。但你们需要先达成一致的意见,再来叫我。你们先好好商量一下吧,别难为我这个小孩子了。我才不给你们做裁判!
我已经不是那个弱小的只能被欺负的孩子了。所以,去年,我先后建了七个不同的群(亲密关系沟通群、童年阴影·父母关系群、亲子关系群、爱情婚姻关系群、高效追梦群、自传写作班群等),开创了不少此前从来没有人做过的项目,做事效率大大提高,成就感和幸福指数自然也大大上升。
本文写完发在一个心理学的群里,我们洛阳资深心理咨询师王小虎老师这样评论:
深层次的恐惧是害怕客体爱的丧失,或者害怕丧失来自客体的爱。这些幼年的创伤如影随形的影响着我们成年的生活,时过境迁,可我们内心深层次恐惧还在,并把这些恐惧转移到当下的关系冲突中,专业的说这就是移情。
张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释了心理学最难理解的概念。给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