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都来了”
这大概是我们在旅游时花钱最好的借口了
这个只有一座满是纪念品的破楼且要排队一小时的破地方还要50块门票!但来都来了那就看看吧。
景区这个饭馆一看就是本地人都绕道走的那种,但来都来了还是尝尝吧。
既然来都来了就花 8 刀体验一下家里 2 RMB一听的啤酒吧。
出门玩不买点东西都好像没来过一样,再怎么样也要买点纪念品回去送送亲朋好友吧?
……
“你旅游的时候都是怎么败家的”
好奇心研究所
此前做过的一项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在这个名为“你旅游的时候都是怎么败家的”的讨论中,超过三成的读者表示旅游中的钱都花在了“来都来了”上。
不过,根据更多具体的反馈,现如今游客并不只是消极地被动接受一些不得不进行的消费(还要不停给自己洗脑“来都来了别心疼钱”),而是有特别的算账技巧。
讲真
我一生中数学最好的时候
就是算起旅游账的时候了
就像这样:
1
买个包我就把来回机票赚回来了
买套化妆品我就把酒店省了两晚
买两件冬装我就把下个月生活费赚回来了
(点评:什么逻辑= =)
2
这套护肤品比我们那便宜 400
这套护肤品比我们那便宜 800
这个包比我们那便宜 2000
总共便宜 3200,减去机票 3000
相当于旅游没花钱还净赚 200
就是这样算的没错!
(点评:女人的歪理简直让你叹为观止)
3
一进店感觉什么都缺
如果不囤够化妆品
再买那就要浪费好多税钱哦
会肉疼
(点评:EXM?现在买就不肉疼了?)
4
买了这么多东西
刚好可以买个新行李箱了
超顺便的
(点评:小编今天看中一款台灯,真想顺便买一套房子)
5
一年就玩这么一两次
怎么说都得定个两千一晚的酒店吧
(点评:开心就好)
综合所有的调查结果
我们对现如今年轻游客的消费习惯
得出了下面这四点观察:
大多游客群体可能
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穷游
一般来说,普通中产在机票上可能会比较“穷游”,会提前很久买早票或合适的旅游产品,或者是在做旅行计划时花较大的精力去查询比价,最后选择一个相对便宜的机票。不过他们同时也更愿意为舒适便捷的酒店和当地的旅游体验买账,比如在当地租好车自驾游玩、报名考潜水证等。
越是抢到了便宜机票的时候
越是容易花钱没节制
反正都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 ,就很容易有“抢到了这么便宜的机票,其他地方的预算就可以多一点了”、“就算是路费便宜也想把省下来的钱花出去,不然怎么体现出赚到了”这样的思路,最后“花在吃上的钱就够商务舱机票了”。
明知道纪念品是最鸡肋的东西
但还是总忍不住买一些
买各种纪念品,觉得总得带点回家,然后没有一个用得上。就算是本来想着送朋友的,也有可能忘记这件事最后堆在家里吃灰,直到某次下定决心断舍离的时候和家电说明书什么的一起最先被清理掉。
认同去海外城市购买免税产品的
是旅游消费的重头戏
调查中有近六百人赞同与之相关的选项。比如:这个好像比我们这儿的便宜,这个好像也比我们这儿的便宜;一年的化妆品护肤品都在免税店买齐;在海外买到了划算的护肤品和包就感觉值回票价。
不管扫不扫货,
吃还是旅游永恒不变的主题
在调查中,关于吃的选项“来都来了,从米其林到路边摊都要品尝一遍”得票排在第三位。另一份来自 Skift 的报告也显示,为吃旅行在各国游客当中都有稳定增长的市场。
正所谓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
直到看见那碗菠萝饭,才是旅行唯一的答案
以上这些败家的逻辑
你中枪了吗?
不过小编还是觉得
“花钱买开心,开心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