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R行业流行一句话:没处理过仲裁,出庭审理的HR,不好真HR.一般刚入职的HR新人会从事招聘助理、考勤管理等基础工作,劳动仲裁涉及的HR的综合模块,考验HR从业者的专业分析能力和问题应对解决能力。通常在熟悉了各个模块后,加上对于劳动法律相关的掌握度提高后,这样处理劳动仲裁会比较容易上手。
2
劳动仲裁不会平白无故的发生,多是由于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就相关的劳动报酬、福利、解除终止等产生歧义,一方提请仲裁,要求相关补偿的这么一个事情。
纵观公司这么多年的仲裁案件,发生情况最多的就是在劳动关系解除和终止上面。有的人觉得公司违法解除,违法终止合同了,要求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
3
HR劳动仲裁处理的流程一般是这样的…
1) 个人申请劳动仲裁,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证据
2) 公司提交相关材料和答辩书,可以自己写,如果公司有法律顾问的也可以让他们代写,最重要的是要根据申请人的诉求进行一一分析,逐个击破对方的破绽,还有准备充分的原始证据。
3) 仲裁确定开庭时间,双方出庭答辩,当事人也可以不到场,委托代理人进行陈述
4) 仲裁员按流程询问双方当事人意见及证据疑点的确认,结束后双方签字,如果不能当庭决定的,返回等待仲裁结果
5) 仲裁一般两种结果,要么双方协商解决,达成一致的金额或者对方撤诉,仲裁出具仲裁调解书;要么仲裁直接出具仲裁结果,具备法律强制执行的效力。
6) 仲裁阶段结束,败诉方可以上诉法院(有些一裁终决的除外),法院开庭审理,要么达成调解,要么法院判决
7) 败诉方可以上诉至中级人民法院,要么达成调解,要么法院判决.
4
HR要在接到劳动仲裁电话后,及时领取相关材料并询问仲裁员的处理意见,返回公司后仔细查阅对方申诉要求,我方的应对方法。还有对于公司的应对方案要有原始凭证的书面证据。从这一点特别能看出一个公司HR的日常管理水平,是否有规范的合法的规章制度,HR人员是否在日程工作中严格执行相关的手续,签字材料的保存等等。如果实在没有保存,看看是否可以补充说明。
在期限内带着材料再去仲裁提交,可以配合材料再次询问仲裁员的判断意见,返回后看看是否需要再补充材料。把公司的情况及仲裁的判断意见整理形成报告,报告给老板,让老板及时了解这个事情,以及你的处理办法。
5
纵观整个仲裁的流程,可以看出需要HR的综合素质,需要你熟悉入职、在职、离职中的风险管控,需要你熟悉利用哪些法律条文来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当然,出庭的答辩陈述,也可以锻炼你的口才,如果对方有律师的,还可以和对方学习下他的答辩思路。
6
今天说的这个案子是相对比较简单的,但我们要培养把简单的事情认真干的态度。
劳动者年满50岁,公司按照《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终止劳动合同,去人社局备案的时候也是按照这条填写的。但HR在开具离职证明的时候,写成了解除劳动合同,于是,劳动者提请仲裁,公司违法解除,要求支付赔偿金。
按照流程公司提交相关的材料,开庭,新年刚工作,仲裁那边忙的不亦乐乎,都没有空的仲裁庭,就在调解室进行了。本案重要的两个点事实清楚,一是按照劳动者的性别和岗位性质,劳动者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50岁,二是对于在人社局备案是按照法定终止给与办理的。没有漫长的审理过程,仲裁员也直说这个案子比较清晰简单,20分钟后,双方在审理记录上签字。各自返回等待结果。
7
呵呵,都2017年了,大家还是签成了2016年,新的一年真的开始啦。
HR可以多尝试接触一些仲裁和劳动监察的事情,通过理论学习和相关工作实践来提升自己的HR问题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