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叫真的园林庭院

在日本京都,有很多私宅里都有一个小小的私人园林庭院,叫做坪庭。


因为最小面积不超过一坪而得名。



坪是面积单位,约等于3.5平方米。

坪庭,就是在平仄狭小的空间建造一座小小的庭院园林,发挥各种美感与创意。


这几乎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小的庭院了。


最早的坪庭见于京都的“町家”,即古时候京都的普通人家。

这种独特的庭院样式,无论是建筑还是人文色彩都极具日本传统文化特征,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影响下,也不断发展成为一种具有东方哲学思想的庭院。


前年前京都仿长安建都,整个都城规划得方方正正,所以每户人家的可利用房屋面积是一条狭长的长方形,且一户紧挨着一户所以房屋两侧无法采自然光。

经过许多年发展,町家里既可以采光又可以通风,还可以赏心悦目地供人观赏的坪庭逐渐成型。给昏暗阴沉酷暑难当的町家带来了光影。


尽管空间狭小,却可以选择合适的树木与青苔搭配,营造一种庭院深深的侘寂寂静。


通过光与影的绝妙平衡,从光影缝隙中观察时节变化,使凝固建筑物有了流光疏影,栩栩如生。




坪庭虽是一块很小的封闭空间,


却是可同样营造出自然景观为居住者带来平和的心态和宁静的环境。



坪庭有时被三面或者四面被建筑物和回廊环绕,

有利于室内的采光和通风。


坪庭其造景手法接近于小中见大的设计,


呈现出―个以沙代海、以石代山的经典枯山水庭院。


虽然坪庭空间较小,主人也可以用山石和植物来填满它,只是以一些小东西,例如石块、翠竹、石水池等,仿造自然景色构建微型景观。




坪庭的构造大多使用石材、植被、手体钵和石灯笼。


石材的使用主要在踏脚石和石道,还有部分石组用于装饰。


踏脚石和石道主要体现在潮湿的气候中,方便行人安全,避免弄湿鞋袜。




手体钵和石灯笼在日式庭院中更是常见,


通常手体钵配合竹龙头使用,就像微型的山水,


为静谧的庭院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而石灯笼原来是庭院的装饰物,后来被引进私人庭院,


不但可以起到照明的作用,更增添了私人庭院的格调。




坪庭大量采用日本枯山水的造庭手法。


例如,部分坪庭直接采用白砂石板制作庭步。营造闲静独步的意境。


还有一些以苔藓代替了白砂,而青苔用于枯山水的庭园中,称之为苔庭,


青苔既可以表现出枯寂落寞的哀愁,


也可以表现出顽强不息的生命力。


与日本人的人生观很是相符。



植被和盆栽的使用在于营造氛围,


根据各地的气候栽植不同的植被和盆栽,主要以南天竹、松树、樱花为主,


有的业主会根据不同的气候、不同季节栽植不同的植物,


以保证每个季节都有可看的景色。




日本园林发展到枯山水时代摒弃了小桥,岛屿以及水体等要素,


仅留下了石块,沙砾,苔藓等寥寥几样静止,


不变的因素,用以表现至美至哀的永恒,


即所谓"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庭院里的枫树每至晚秋,


枫叶转红,


到冬天南天竹红果满树,


红绿相间,


又彰显生命之美。



坪庭的美,诉说着和风美学。


讲求不对称是其一特点。


看似随意,却静心设置苔藓,石笼,石阶,蹲踞,

晨间风来,

光是这些迷人的光影便值得让人看上一整天。


净水钵体中平静的水面离不开阳光的映照。


植物配置早期重常绿树而轻花卉,


江户以后有所改进。


园内地面常用细草、小竹类、蔓类、羊齿类、藓苔类等植物覆被,


很少用砖石满铺。


人工修剪的“刈込”是一大特色。


山石很少用石叠假山,一般用土山和石组。


如石灯笼、飞石、伽蓝石(利用石柱础铺于地面)、水手钵、井户围等。


日本坪庭还处处显示侘寂之美,


侘源于茶道,是粗糙的外表下藏着的美;


寂是古旧事物内部诞生的美。


侘寂有的是安静与理性的审美。



例如石,日本庭园最大的特征是“石”,


不仅仅是把石头放在应景之处就万事大吉,


而是先要想一下石头本身“它希望自己被怎样放置”


然后将石头放置在非它不可的位置上。

日本庭园反映了灵魂与自然永恒的自然观和宗教观。


京都坪庭也是一样。


庭院不仅体现美,还用木、草、水、石等自然界物体营造出独自的世界。


走进这方小小的庭院,


展现在你眼前的,是喧嚣都市中的静谧,


更是生意盎然的小小宇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