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谈“567瓷”的文章,勾起了我的许多回忆。读后才弄懂,“567瓷”是专指我们国家建国初期,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国内组织的以景德镇为代表的瓷板画大家,名家为了弘扬我国的瓷器工艺品出口而举办的一次留名后世的活动。小时候由于我父亲喜欢收藏瓷器,使我也见过一些,记忆中什么唐三彩,明成化年的大碗,清朝的青花瓷。我手里现在还有一个清康乾时期的青花瓷带喇叭花口的花瓶,底部书写着精美的篆书款。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我国的浩如烟海的瓷器了解的多了起来。我工作以后,到各地博物馆能经常见到各种精美的瓷器。北京故宫只要去,我会必看瓷器。特别是沈阳故宫因为工作关系,去的次数更多。我们辽宁省文物店的陈师傅是一位资深的研究瓷器方面的专家,我也愿意和他聊天请教。......
斗转星移,到退休后,听从孩子的劝说,我们来到了陌生的大洋彼岸温哥华。十几年前,尽管这里的山好水好,但是好寂寞呀!我又不太喜欢逛商场,有那么一天,我看到离家较近的马路旁,张灯结彩开了一个很大的店,我走进去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很大的店分成两大类,一边是服装,我不看。还有一边是我喜欢看的瓷器,书画,等等各种小物件。那时,我还不懂“567瓷”的概念,只看到一个瓷盘画工精美,画面上的两只鸟栩栩如生,仿佛凌空欲飞,树木也是有生命的。使我爱不释手,我一看落款是张松茂,再看盘底写的文字是:建国初期,我们国家为了把中国的陶瓷文化传播到海外,特别组织了瓷板画大家、名家,搞了一次艺术创作,哪天创作完成就叫哪天的瓷。我心中暗喜呀!到收款处交款才3.5加币。这是我收藏的第一款“567瓷”,我当时还不懂什么叫“567”瓷,这也是我拣到的第一件“宝貝”。
说明:这个瓶身高16厘米的小瓶,落款只是篆书:景德镇製。
于温哥华
2021.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