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学习摘要,是根据许岑老师在得到上线的精品课《如何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手》所做学习后的文字反馈。
关于高效学习的定义,许岑老师给出的关键词有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短时间、注意力、解决难题、设定目标,以及名师。
我的理解是,根据自己的情况用最优的学习方法,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专注解决一个问题或达成某项目标而开始的学习。这个过程必须要提高练习量,如果能寻求到名师相助,效果绝对不止事半功倍。
课程分了六个大点解说,下面我们一一来看。
一、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1、自然主义与结构主义
要弄清楚自己的学习对象(内容)的性质,然后再“对症下药”,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这有两种学习方法,分别是自然主义和结构主义学习方法。
自然主义学习方法,注重的是文本本身,即一门知识或者技能它表面上看起来的样子,比如像语言、乐器、书法,所以自然主义是模仿式的学习,遇到什么就学什么,积少成多,以量取胜。结构主义学习方法,注重的是结构和交互关系的一个认识,它提倡透过表面的现象去寻求底层的关系。比如医药学、艺术,数学或者是经济学,这类学科是需要创造的学科,学东西的时候更注重一个结构,体系化的去学习。使用结构主义学习方法一定是为了创造,是需要达到一种质变的关系。
所以面对不同的学问,一定要选对学习方法,让学习是有效的,然后才是提高效率。
2、不必顾全大局
在练习中,要将大的目标拆分为一个个小的目标,针对那些细节进行反复的学习训练,每次只专注特定的 一段,然后不断积累。
3、碎片化学习的真相
碎片化学习作为一种成年人学习的补充手段,利用好这个时间,也能够带来很多的能量。在碎片化时间里高效学习的一个最关键的方法是“搜索”,就是你要带着困惑和问题进行学习,然后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将收集到的碎片链接起来,这个链接起来的成果,就是在碎片化学习中所得到的收获。
在碎片化学习中,需要警惕假的碎片化学习,即“收藏”,这种情况很是多见,购买很多书籍、订阅课程之类种种,这个动作很大程度上缓解人们学习的焦虑,它带来一种购买/收藏后就拥有这些知识的错觉,但这并不是真实的。必须要破除这种错觉,去为学习投入真实的行动。
二、不谈兴趣,用任务驱动
使用了对的学习方法,可还是无法达到某种专业的程度,那么应该是你的驱动力不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必然的,但对一件事没有兴趣,也是可以学好并达到一定成就,这是因为做成了这件事会获得更大的利益。这里的利益就是一种奖励,是一种外部驱动力。而兴趣,是一种很强的内部驱动力,而没有兴趣,就干脆不谈兴趣驱动了。以下讲的是外部驱动,我们不能因为没有兴趣,不喜欢,就什么事都不做了。
1、生活中的任务驱动
出于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完成生活中必须解决的任务,比如烧菜,为了能在异国他乡吃到合胃口的饭菜,就是提高厨艺的驱动力。
2、工作中的职业强迫
并不一定是指在职场上具体的任务指标,而是在心态上要有一种自觉,自己来聘请自己,无论你在生活当中做任何事情都要这样做。本质就是你要有一个非常清晰,并且实际的目标。
3、以教为学
如果你就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那么你要清楚你学习了就多了一门手艺,就可以出教程去教别人了,而好的教程是可以挣钱的。通过以教为学的方法,一方面可以是自己对自己设置的一个任务,设定的一个目标,解决了任务驱动的问题。另一方面,以教为学,带着去教别人的心态参加学习,效果是最好的。
三、拖延症的“确诊与治疗”
在建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后,在执行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棘手的情况,比如说流行病拖延症。拖延症这个病学名叫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它的本质问题其实是注意力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集中在第四点会讲到。而我们日常所说的拖延症,主要就是指做事拖延。
那么就该如何解决做事拖延的问题,首先要明白两点:第一点,任何人都会有拖延的情况,只是在不同的事情上表现出来;第二点,那些自认为,或者被别人认为有拖延症的人,最后也不会因为拖延而让自己主动承受灾难,因为如果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他们就不会拖延着不做了。
所以,我们需要清楚的去确认,那些被我们拖延了的事是否不会给我们带来重大的影响,而又有一些事情是能够按时完成的,那么,就可以说是没有拖延症的。要解决做事拖延的情况,就需要让任务变得严峻,好像不去做就会造成错失一个亿的损失那样悲痛,然后设定小的目标,把你大的目标细化成一个每天可以坚持完成的事情,形成惯性。可以先从学习技巧性的东西开始,找到并增强自信心,再去学习那种需要靠积累大量练习以达到质变的东西。
四、在衣食住行上训练专注力
专注的程度决定着你做事和学习的效率。在找到了对的学习方法后,提升专注力就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了。专注力差的人怎么培养和提升自己的专注力呢?许岑老师分享了在生活中的四个方面,分别是购物、吃饭、灯光和睡眠,训练专注力的方法。其实就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去营造仪式感,这样会提升我们的注意力。
1、购买昂贵的学习工具
当你买回一样物品使用时,这件物品会让你感知到它身上被倾注的专注力,这种感知能够对你自己的专注力形成一种训练,而这是在没有被投入专注力生产生产出来的廉价物品上感知不到的。而用一笔钱买一样贵的东西,还能带来另外一个好处,因为我们买了贵的,所有就没有余钱再去买那些便宜的东西了,那么拥有的东西少一些,也会让人更专注一点。
在我看来,并不是说一定要挑最贵最好的学习工具买,而是买能让自己感受到心疼的尽量贵的,用这种工具的时候,都会有一种不夸张的说是敬畏的心去投入,从而会变得更加专注。
2、学会一个人好好吃饭
少吃速食,少点外卖,尽量少吃自助餐,最好能够好好做一顿饭给自己吃。这是营造仪式感非常好的行为活动。从每天的吃饭中去做到专注,由小见大,别的事做到专注也不会太难的。
3、使用射灯
射灯的光束能够聚集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营造一种置身于舞台的感觉,那自然会比坐在观众席里更专注一些。
4、进入高质量的睡眠
人没有得到充足的睡眠,是很难做到专注的,在十分困的时候不要一味坚持硬撑,因为那个时候基本没有专注力和效率可言,困了就睡,要保证有高质量的睡眠,才能提高专注力。
以上所讲的就是是在生活中营造仪式感来训练专注力。
五、直奔大师,不必从基础开始
第二点中说到,用任务去驱动学习,下面谈谈这个任务的学习目标该如何设定。
1、设定有效目标
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还认为今天我学会了这个,或许明天可能会有用处,这样的念头是不切实际的,因为生活所累,开始学一样东西已经不容易了,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找准这个学习的切入点,才能将这个学习的任务有效地执行下去。
2、直奔大师
那么直奔大师,或许就是你走到这个目标的精确的切入点。这里的大师指代的是一种特定的情境,这个大师不一定是指一个人了,而是你的最终目标。比如说我想觉得某位水彩大触的画很好看,只是想着自己也某一天有可能画出那样的作品,自己看着欢喜,那我就多看他的作品,多临摹,他对我来说,就是这个大师。我是零基础,在开始动手画前,我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知道,但我前面这位大师或者说他的作品就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就只管去做,大概就是许岑老师所说的,“想要去到哪里,就从哪里开始”吧。多做成一些看似难以完成的任务后,就会发现,有些事情做起来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难。这一点对大多数在做任务过程中就放弃,没有体会到结果带来的喜悦的人来说,或许很难体会。
六、给自己制造反馈
在《刻意练习》当中有一个高频词,反馈。真正有效的学习,一定是有及时的反馈的。而形成反馈的前提,是你必须先有成果,这个成果可以是收获、疑惑、感悟等等,需要将这些你学到的东西通过各种方式展示出来,这是自己给自己做的一个反馈。
1、制造文字类反馈
当你看完一个你认为比较重要的东西,任何资料都可以,你要写一份自己的摘要出来,这是一种对自己的交付吧,好像告诉自己,看,这就是我学习过这个内容后的所获。
许岑老师在课程里提到了两个关于做摘要即Summary的两个重要规则。第一个规则,summary写作需要对照着文本写,而不是脱稿写。第二个规则,就是写summary要用自己的语言来写,不是选择,不是选择把不要的去掉,把要的留下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就要求自己去完全解读,去解释原话,才是做到真正理解。
2、制造语音类反馈
当我们学习那些特别容易犯错的东西的时候,最需要及时的反馈,要不然的话你就会在那个错误当中不停地打转。
这一点我在一个学习英语的平台上有很好的体会:在听完语音后,可以主动进行录音,系统会给出实时评分,并提示哪个词还读不标准,及时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就能及时改正,真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呢!
3、制造肢体类反馈
许老师在课程中以自己弹吉他为例,告诉我们,不录下来,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丑态百出。在听到这里的时候,我意识到,我也可以记录下我在练字的时候身体姿态与手腕运笔的情况,或许可以明白自己练习书法时身体给出的疼痛反馈是由哪个错误姿势引起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