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路上,遇到导师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昨晚才和老大聊起整理职称材料的事情,今晚他就分享了一篇关于职称材料整理的文件,尽管这篇文章我之前有看过,可印象不是很深。既然这篇文章能够引起老大的关注,那肯定值得我再次细读,随后我立即打开文章,放慢阅读速度,从头看到尾,发现自己又有了新的收获,同时启发我,可以按照这篇文章的思路,先试着整理一篇,看看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或许能更加清晰知道自己的成长方向,还有时间管理的方向。

        昨晚和老大聊了许久,在这期间,他还给我分享了他的研究域的一些成果,我仔细一看,天呐,从成果的名称来看,都聚集了一个主题,可以说深耕一个领域。这让我想起去年下半年整理工作室课题结题材料时,和今天的成果对比,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研究内容更为聚集,更为深入了。而我今年暑假也顺利立项一项市级课题,有开始准备做,但缺少像老大这种聚焦式思维。通过这样一对比,我立即知道自己的认知输在哪里了。

        老大的专业认知有了明显的进步,我想可能是有这几个原因吧。一个是随着交谈的深入,我才更加了解,或许以前老大就是这样的,只不过我还没有发现;另一个原因则是和他近期更换了部门有关系。以前他和我一样都是在德育线,这条线主要特点是杂、多。他现在是在教导线,主要负责科研这一块,而科研部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专、精。我想可能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思路同样能反哺人的思考方式吧。

       这又让让我开始回顾自己整理材料的过程,似乎都喜欢“一把抓”,宁可错放也不可少放。对于学科上应接不暇的比赛项目,更是全盘接受,尽管知道自己忙不过来,还是愿意舍弃晚上休息时间,不断加班熬。

          这不,10月上旬参加了市精品课比赛,结果昨晚出来了。看到群里发布的结果通知,我把刚关闭的电脑重新打开,看看自己的获奖情况,看到具体结果时,我并没有很吃惊或者说失望,只是觉得意料之中,获得一个市二等奖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安慰了。

        随后,我询问老大有没有参加市精品课比赛,他说没有。我觉得有些奇怪,他为什么会没有参加呢?于是便好奇地询问原因,是因为这个比赛和研究域不相关吗?他肯定地回答了两个字:是的。而我当时也是一种想参加又不想参加的状态,最后还是放弃国庆假期外出游玩的计划,整个假期不外出进行比赛准备,看来我是少了“专业判断”和“专业取舍”。

         老大还告诉我,不要事事忙碌,作品要精益求精,一个一等奖好过几个二等奖和三等奖;还要定位我的研究领域和工作室的研究方向。对于后者,我在认证层面已经有深刻的认识,但在行动层面上还未付出真正的行动,还有没有提供一定的时间保障。

        昨晚和老大这么一聊,瞬间解答了我心中的许多疑问,这让我深刻感受到在成长的道路上,能遇到老大这一位老师,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