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星期二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不是一本新书,早在2007年的时候就在中国印刷出版了,而我却在2017年才遇见它。我觉得在我人生的这个阶段也就是人生的二十年代,能够遇见这样一本书是幸运的,也是刚刚好的。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

十年前看这本书的话,我想我是无法理解这堂课的内涵的,十来岁的孩子谈人生是多么荒谬啊。所以我觉得现在遇见它,是刚刚好的,尽管很多人会觉得二十几岁谈人生显得太老成持重了。但是人生的二十年代,对很多人来说也包括我自己是一个转折期,这期间我们都将从学生转换成社会人,我们开始独立并渐渐不再依赖父母,我们开始理所当然地接受这个社会这个年代的文化,我们有梦想、有追求、有欲望,我们渴望成功,我们渴望变成周围人眼中的成功人士的模样,我们总是以此为追求目标不断向前奔跑。

就像这本书中的学生,米奇,那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梦想当钢琴家的他颓废了一段时间,但当他的舅舅因病离世后,他意识到了时间的珍贵,于是他放弃了钢琴,开始在报社电视台工作,而且特别拼命地从事着三份工作,当然他也成功了,有了房子、有了车子、有了地位也有了一位体谅他的妻子。我想如果不是偶然在电视上得知他在大学时期特别尊敬的社会学教授莫里即将离开人世的消息,他仍旧会这样活着,不断追求着更为远大的成功。但是他选择去看望教授,并在教授离开人世前的十四周里,每星期二都来聆听他最后的教诲,从此他对人生也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是的,其实我们尤其是刚刚踏入社会的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只是在这个社会中,周围的人都在这样追求这样活着,或者更为直接的是这个社会和年代的文化迫使我们这样生活,于是我们也开始盲目追求并且乐此不彼。我们都没有错,这本就不是对与错的问题,文化就像地球引力一样吸引着我们按照它安排的方式生活着。莫里教授在书中说,每个人应该建立自己的文化,当然在一般性生活准则上我们要遵循,像交通规则、文明约定等,但是在真正的大问题上,像远离盲目的物质追求等,我们应该要有自己的思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莫里教授关于衰老关于年龄的看法,处于什么年龄阶段就安然接受这个年龄阶段所带给你的东西,每个阶段都会有让你满意或是不满意的地方,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你拥有青春但你可能很无知浅薄,你成熟睿智但你可能白发苍苍青春不在,一切都是公平的。你只有平静乐观地接受生命所赋予你的每一个年龄阶段,你才会获得内心真正的安宁。

图片发自简书App


病魔缠身的莫里教授与米奇讨论,如果他还有一个完全健康的一天,他会做什么。他的安排是上面这样的,很朴素很简单,但是很幸福。

我觉得这真的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二十几岁读、三十几岁读、四十几岁读……都会是适合的,因为人生那么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 这是一个真实地故事,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患肌萎缩性侧索硬...
    张庆玲阅读 802评论 0 0
  • 简介 这本书的内容比较独特,讲的是一个重病在身临终的老教授,给他曾经的一个学生上的最后“一门课”,这门课不属于具体...
    陌辞寒阅读 7,560评论 0 3
  • 《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Laurel 人生人生,身在人生而蒙昧于人生,混混沌沌之间,我的人生已经过去二十二个年头...
    子欣啊阅读 667评论 0 7
  • 日志,是呀,好久都没有写了,好像生疏了很多,不知道写什么了,难道颓废一直要伴随着我吗?今天和哥们儿喝酒,下雨了!我...
    OO碰到OO阅读 97评论 0 0
  • 二、碰撞 “自习课啊,还好没有老师看着” ...
    萌贱至尊宝阅读 18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