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说一个恐怖故事:今天起,十一假期完全结束了。哈哈哈哈哈哈哈。为啥说恐怖?细想想,十一是唯一一个属于自己的假期。虽然时长一样的还有过年,但过年得回家,大多数人都要面对催婚的父母和攀比的亲戚,应付他们并不比应付工作更容易,累。所以,每到十一我就有一种深深的焦虑,生怕错过了一年以来唯一一个名副其实的“黄金周”。这种焦虑从十一过半开始,到10月7号的傍晚时分达到高潮。这种焦虑叫做:“我竟然什么都没做!”
这种焦虑的第一个触发点是: 总有一种人会趁着你玩的时候在学习,还要发个朋友圈炫耀一下意志力的优越感。 像这样:
平时装成奋斗青年的我,一到假期,原形毕露。早上10点才醒,刚一醒来,就已经累了,宏伟计划抛之脑后,只想赖在床上刷手机。午饭点个外卖就打发掉,再次睡起回笼觉…… 这样愉快地过到了下午,但每到夕阳西下、傍晚时分时,心里开始却开始升起一股焦虑和懊恼:这一整天的繁华、时间和人生中无数种可能性,再次离我远去……我也再次被那些假期里加班几点、努力奋斗的人比了下去。
不知道为什么,在城市里奋斗久了,人就是很难心安理得的“休息”。不论是工作还是玩,都有一股要拼出人生赢家的意味。所有人都无时无刻不在追求一种生产性的、功利性的状态——如果做一件事情,不是为了某一种目的,这事就没有什么价值。如果做一件事情,没有什么回报和性价比,那就等同于浪费时间。而浪费时间,简直是比杀了现代人还要难受的事情。
这种想法,看似很主流很上进,其实它存在着一个很吊诡的地方:如果每件事情都要考虑目的、目标、性价比的话,那么中间的过程就会变得不那么好玩了。如果玩乐的目的是发朋友圈,那对景致欣赏的耐心是不是就少了一些?如果刷个手机、无所事事就是浪费时间,那该自责的时候是不是就多了一点?如果目的是唯一意义,那过程就会变得无比难熬。网上广为流传的“胡适之日记”,据说就是现代人的内心写照:
大学者胡适像现在的青年一样,在想玩的欲望,和玩之后的自责之间来回摇摆,状若自虐。其实,这只是网友改编过的。历史上真实的胡适,喜欢打牌,经常打牌,打得很爽,而且完全不内疚。因为闲暇时刻,本就该心安理得啊。连亚里士多德都说:“我们的奔忙是为了拥有闲暇,就像战争是为了得到和平的生活。”那么现代人又为何要把闲暇过得比奔忙还奔忙呢?
不管你承不承认,人生中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无目的、非功利的。人生的一个很大的功课,就是学会怎么和这些时间相处。关于这个课题,日剧《濑户内海》里说了一句有点狠的话,“你可以在球场挥洒汗水,他可以每天努力的想有创意的点子,我为什么就不能坐在河边看风吹草动水流,如此消耗人生?”末了,还来了一句很牛逼的“只在河畔打发时间的青春不是也很好吗?”
就像剧中的金句说的那样:既然什么都没有,就用什么都没有的方式享受。
闲暇就是闲暇本身,勇敢地享受它,千万别把它弄得像打仗一样。
跟随自己的心,想怎么过就怎么过,想干啥干啥:
你可以暴打一天游戏,或者在床上睡个昏天暗地,或者什么也不做,对着夕阳发呆。
只要你所享受的时光,都不叫浪费。 在这样的时刻,你不再有得失心,不再有目标未达成的焦虑,和目标完成后的空虚感。你只是真正地“活在当下”而已。 只有度过一个这样的假期,你才能有假期结束后重归职场当社畜的勇气吧。 放个假嘛,切记切记,随心所欲。
# 留言说说:这个假期你怎么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