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可以不卖书,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我的散文集《天地苍茫》,是给予了充分的信任。但我确定以六五折的价格从出版社购得200本,再以每本赔1块钱的价格卖出去(包括快递费)——就想实在地体验一下与读者的关系,也考验一下一些朋友们往日对我文字赞成的成色,并试图为将来有风浪的日子自谋一个自食其力的生路。
还是有少许的失望在。有的朋友在等着赠送,时间稍久,买也不好要也不好,或者干脆也就忘记了这个事情;有的本已签好赠送的话,也已提前知会,但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忽略了题赠好的这几本书。虽有失望却也充分地理解,各忙各的人生,况且阅读的河流中,人家并不急需或者干脆就不需要这样的一杯水。我就想将这样几本已经题签好的、寂寞的书长留下来,作个警示,告诫自己:别将自己的文字太当回事,要常常地想想,怎样才能让文字更深地潜入到人心里去。
当然,还是感动的时候多。
原来,茫茫的人海里,有一颗一颗的心在谛听你的心跳。他们不是浏览,而是在咀嚼,有时他们竟能体察出作者文字之外的心情与意味。他们与你非亲非故,甚至素昧平生,只因为文字而成为无尚信任的亲人。
有个名周珍的购书者,我误以为是我老朋友、农具专家周昕的孙女,题签便题非所赠。周珍女士却不怪,还写来一段安慰我的话:“初识木生老师的文字,那是我再也回不去的十一二岁的年纪,不空洞、不浮夸、不说教,有思想、有风骨、有内涵。那种从字缝里透出来的开阔感,让我的阅读不再囿于应试的套路,一路追随李老师的诗文,至今已有30多年光景,那一摞摞的剪报已经泛黄,外地求学、数次搬家却依然舍不得丢弃,谢谢李老师这么多年的精神引领,回首往年,不由慨叹时光飞逝,先生文字愈发犀利简约、幽远雄浑,祝贺新著顺利出版,期待您更多佳作面世!”她的祝贺与期待不是应酬,而是带着心热的,我更加知道该以怎样的文字对待这样的读者、不辜负这样的祝贺与期待。
江浩是我的乡党,一直在读我的文字。见到书讯,他直接就从出版社买了100本,我说你买得太多,存在家里占着空间不好。他热忱地告诉我他要将这些书赠给一些大学的图书馆,并说了一长段购买的原因。激情澎湃的时候难免溢美,但他这样的几句倒是出于真诚:“你的作品来源于生活,根植于大地,朴实无华,却能震撼我们的心灵。”
泗水有位叫廉晓蕾的教师,专门为这本书的购与读写了一篇文章《垦荒缘》,文中说:“读他的散文,心地干净,灵魂充盈,他以笔为剑,用铮铮铁骨荡涤世间污浊……”我知道我的文字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时会不合时宜,曾被人恨得牙痒,诬告与谩骂者都有——但我不为所动,只是更深更细地去发现美,更加当心地擦拭自己的良知,不使其沉沦与暧昧,也尽力地让其少沾染尘垢。而且我深知:我比那些老左们更爱这个国家与人类。我曾细细地审视古今中外的那些人物与作品,深知擦拭干净的良知才是暗夜中的灯盏,迎风抗世,不会迫于压力而自行泯灭。晓蕾还专门在微信上告诉我:“一个读者喜欢一个作家的文章,从18岁读到现在,还会读一辈子!”我一个人在感动里,知道这本书并不孤独,会像一线细流,虽不滂沱却也会有累了渴了的旅人停下来,掬一捧洗洗手脸或竟放心地喝上一些。
我喜欢散文家张金凤的“文学摆渡人”的说法,文字当然是善的,渡己渡人,一如菩萨。菩萨介于佛与罗汉之间,佛是已在彼岸的得道者,罗汉只是渡己,只有菩萨滞留苦难深重的人间渡己渡人。金凤笔墨的诚实与情感的细腻,被我视为同道,这次她的购书,我在扉页上写着:“青岛有我不少文友,我还想,与金凤一定也会成为知音样的文友。”河南散文家孙青松,做人有铮铮之气,文字却摇曳多情,相互心仪已久,他在接到购书的当尔,就寄来这样的诗句:“孤独地垦荒/捡到一把锈蚀的钥匙/惊喜打开了一扇自然之门/天地不再苍茫/风吹麦浪/泥土芬芳……”为这本书惠赠诗句的还有老作家衣文奇,“掩卷常叹息/茫茫天地苍/独立黄土地/齐鲁唱大风”。青岛作家张祚臣先生,又在第一时间对这本新书给予肯定:“第一次读木生兄的文字,是在《南方周末》,先是《重提张元勋》,后是《杨姨》,在他诗意昂扬的文字之下,是不可承受的生命之痛。正如大著名字一样,这种痛乃是作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大悲悯大雄心之体现!”生命之痛与悲悯,还未谋面的祚臣兄,因为灵犀的相通而一下子就点到了本质处。诗人孔祥秋,购罢书还寄赠他刚刚出版的新书《纳兰容若词传》,尤其他为《天地苍茫》的出版所写下的回忆我们曾经一起创作时光的文章《兄弟情》,让我读之再三。
特别令我感怀的是散文家李炳锋,他多年前在济南创办了一个“周三读书会”,名动泉城,已经成为济南公交站牌之一。记得那是一个寒夜,有朋友从读书会上打来电话,说正在读我的文章。那一刻我的心被温暖环绕。后来,读书会又陆续阅读了我的一些文字,包括这次疫情过后的第一次开读,就是《天地苍茫》中的一篇。炳锋兄直抒胸臆地告诉我:“《娘亲的棉花》含泪读完了。这是对母亲的赞美,是对土地的讴歌,更是对一个民族苦难的记载。”没有交往的渊源,没有利益的牵绊,就是对于文学的忠诚与对于这片土地的热爱,让我们成为心灵的知音。
还是想说说“李家大院”的亲人们,这是个家庭群,四五十个人。多少年来,出书总会赠送给几个能够读些书的家人——可是毕竟少之又少,都很忙,何况这样纯文学的东西,即使送了一般也不大会读。虽然家人们都知道我在写作,到底写的啥写得怎样,几乎没有人知道或评价。血脉、文脉,并不大交叉,我也会有一种微笑的寂寞,更不会强求。这回心血来潮,突然将书讯发到大院,立即就得到了二哥的外孙、正在美国读博士的冯云贺的响应,说给他的妈妈买一本,并说妈妈正在读余秋雨,还补充道“妈妈一定会更喜欢《天地苍茫》”。接着就看在北京发展的侄儿李春雷的一条消息:是等候三叔送呢还是买呢?但是这条消息闪电般撤了,紧接着就购买了6本,说要赠送给他的同事。我就笑了,知道他会买,他也是大院中最懂读书的人;接着,春雷的弟弟春光也买了3本,并带动了他的八方朋友购买了一批。其实,我还是想给家人们说,不妨读读,特别是有孩子正在上学的,不错过这本书可能会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最后,我还是要记下几个第一:是文友王海青第一个购买,并迅速转发;张更才是战友中第一位购书者,他的方正与善心,或许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共鸣;中学教师第一个购买的是济宁附中的三位:蔡景玲、马琳、王亚东,邹城五中的吕淑红一次购买三本,说要赠送给她最心爱的两个学生(这四位教师都是写家,真想找个机会会会他们并与他们的学生好好聊聊写作);第一位买书的同事是张伟,一个将诗歌写得漂亮的高级记者;济宁散文学会第一个买书者,是为我写过评论的陈红,她知道不买我也会赠送,可她说要先睹为快;我的母校金乡一中第一个买书者是赵中华,我一直认为他是少数懂书并能抓住精髓的人,他以“用生命和灵魂来写作的人”评价这本书;第一位购书的方圆邻居刘玉雪,是位饱读中外书籍的人,他的微信封面有两句话:针砭时弊,启蒙思想……
我与我的文字,都不喜大红大紫的热闹,最理想的就是有那么一些真正的读者,能够喜欢并沉静地读,让写与读的心一起在思想与情感的小溪中碰撞出清凌脆亮的浪花来。这次卖书,达到了这个目的,也觅见了可亲可爱的风景。在以后的岁月里,也许这条文字的小河,能够跋涉足够远的旅途,汇入浩瀚的大海,因为我有如此心心相印的亲爱的读者。
2020、6、2日于方圆垦荒斋
作者简介:
李木生,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高级编辑。1952年生于山东济宁农村,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曾出版诗集《翠谷》、传记《布衣孔子》、散文集《乔木森森》等。散文集《午夜的阳光》获山东省首届泰山文艺奖,散文《微山湖上静悄悄》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散文《唐朝,那朵自由之花》获中国散文协会冰心散文奖,作品入选全国各种选刊、选本、大中小学读本及初、高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