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来自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克,这座城市是西伯利亚贸易和交通中心。伊尔库茨克最知名的地标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马克说贝加尔湖非常漂亮,夏天的湖畔经常会看到中国人。
马克是一个非常腼腆的大男孩。中等个子,身材瘦削,金发碧眼,坐在教室的后面,一言不发。刚来的时候,汉语老师叫他练习汉语表达,他涨红着脸,不肯说话。
马克2013年来中国留学,那时的资讯还没有现在这么便利,没有微信,网络上有关中国的信息很少。他在俄罗斯大学里读的专业是是国际关系,只从书本上了解了一些有关中国的事情。来中国之前并没有认真想过中国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马克说,我的女朋友想来中国留学,我说,好吧!我们就一起来了。我现在只能说这是命运的安排。刚来的时候汉语一句都不会说,对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一点都不了解,真的是一种冒险。
马克来到中国,很快就融入了中国大学校园生活。他说:“我到上海政法学院之后,我的同学告诉我,只要学习成绩好,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就可以有机会申请奖学金。我第一次申请,得到了奖学金,现在我每年都能获得奖学金。”
很多留学生来华之前对中国都没有太多的了解。我问他来中国之前有没有担心的事情,马克说:“我没有担心,我有中国朋友在北京,我有问题,他会告诉我”。有的学生认为中国人都会功夫,甚至会飞。我问马克来中国之前对中国有什么印象。他笑着说:
我来之前对中国一点都不了解。伊尔库茨克有一个市场,当地人称它为“上海”。如果你想买便宜的东西就去那里买,不过质量很不好。那里可以买到很便宜的鞋子,但是可能穿一两个月就坏了。所以当我知道我要来上海时,我以为这里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马克在上海浦东机场下飞机后,眼前看到的一切让他感到非常震撼:机场大楼宽敞明亮,商店豪华气派。坐车到学校的路上,一路看到很多的高楼和漂亮的街道,完全颠覆了他印象中的伊尔库茨科那个闹哄哄的,叫卖廉价商品的集贸市场 “上海”。我笑着说,伊尔库茨克的“上海”是盗版的。他听懂了我的话,也笑了起来。
谈起他在中国的生活,马克说他在中国的生活很丰富。和朋友课余踢球,去酒吧,一起聚餐,结伴旅游。他还热心参与校园活动,他是学校的模拟联合国社团的成员,还非常擅长打羽毛球,在大学校园里的羽毛球俱乐部中也算小有名气。他还参加各种商会,在国际进出口博览会上担任志愿者,为来访的俄语代表团做翻译。他还担任上海合作组织司法培训基地的俄语翻译,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马克说:“我觉得我跟中国人很有缘分”。他这张略显忧郁的俄罗斯人的面孔吸引了很多中国人。有钱的中国人带他参加各种聚会和一些高档派对。马克体验了在俄罗斯从来不曾有过的丰富和奢华的生活。
他说:“老师,你知道吗?在上海,留学生去酒吧喝酒免费”。我说:“哦,真有这么好?为什么给留学生免费? 是不是为了让你们吸引更多的人来喝酒?中国人很少去酒吧,如果外国人在酒吧喝酒都是免费的话,酒吧怎么挣钱?”他很诚实地说:“是真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说有一次朋友邀请他到外滩的豪华酒吧参加派对。他听着来自以色列的著名钢琴家演奏钢琴曲,看着楼下黄浦江上的灯影和彩船,感觉真的非常美好。
马克说,在中国的这四年,接触了很多中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加深了,但是要想了解中国的文化,还要在这里再学习四年。
说起和中国的缘分,七十多年前马克的曾外祖父就来过中国。他的曾外祖父是他妈妈的外公。马克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他的外祖母家珍藏着一些来自中国的东西,但是他们从未提起有关中国的事情。因为年代久远,而且当时他的曾外祖父来中国从事的是绝密的空军雷达指挥工作,所以他在世时对自己在中国的工作守口如瓶。这段历史直到2000年才解密。曾外祖父已经过世多年。马克的外祖母知道他在中国学习时,非常激动,把家中珍藏着的很多她父亲的纪念章和勋章,还有列宁颁发的很多奖章和证书都拍照片发给他,并写信告诉马克她父亲在中国的一些经历,马克才有幸知道曾外祖父这段封存了半个多世纪的一段经历。
上世纪50年代,中国从苏联引进大批专家,一直持续到中苏交恶,苏联撤走专家。马克的曾外祖父就是这批援华专家中的一员。马克告诉我,他的曾外祖父曾经两次来华,一次是帮助中国政府进行抗日战争,一次是朝鲜战争,担任无线电事业部主任,帮助中国进行“抗美援朝”,在中国境内的东北奉天,现在的沈阳负责指挥苏联空军对入侵朝鲜的美国军队进行空中打击。第二次来华的时间很长,从1951年1月6日一直待到1953年的12月2日离开。
马克告诉我说他的曾外祖父在中国工作期间,中国政府给他发了很多的钱,但是他没法花。因为五十年代的中国物质非常贫乏,没有多少东西可以买,但是这些钱又不能带回国。因为带回去了,也没有地方兑换,所以这些钱对他来说,就是一些纸而已。他寄回家很多东西,中国的衣服、皮夹克、栗色的桌布、手提箱、质量非常好的羽绒被,甚至还有乒乓球等。当时苏联人都很穷,看到这些从中国寄来的东西时, 都非常羡慕。
马克说:我的曾外祖父出生于1909年,他的一生都在军队中度过。曾外祖父很喜欢我。可惜的是,我很小的时候他就去世了,我没有机会听他讲在中国的故事。战争结束后,我的曾外祖父见到了毛泽东,获得了毛泽东亲自签名颁发的友谊纪念章和很多的礼物。我的外祖母提到一个杯子,说这个杯子是毛泽东送给她父亲的。他把这个杯子带回了苏联。但可惜的是,外祖母当时年幼,把她爸爸的这个杯子不小心打破了。
马克曾外祖父在中国的这段历史让许多中国人增添了对他的好感。马克刚来的时候,一个汉字不认识,一句汉语不会说,一个中国人也不认识。但是现在他在中国的生活非常充实和开心,甚至有点像奇幻漂流,美好的有点不可思议。马克说这是我的曾外祖父给我带来的好运气,我希望能在中国找到和这个杯子一样的杯子,回国的时候送给我的外祖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