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一个人走在空荡荡的广场,曾经县城繁华的集中体现地,如今这么的萧条,这种感觉似乎周围的路灯都是孤单的,而广场上的树木也似乎是被遗忘的。

耳机里单曲循环着《父亲写的散文诗》,也似乎特别应景。网上很多人都在对比着十几年前的“非典”,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十几年前非典我并不害怕,因为那时我是个孩子;而现在的冠状病毒,我害怕了,因为我有孩子……这是句真话,不为人父,不知父母恩。

非典那年我正高二,所有学生必须住校隔离,我本是走读生,突然的住校让我很兴奋,这种兴奋明显掩盖住了一个准成年人的情感发现。只知道每天中午和夜晚,母亲都做好饭给我送过来,今天是炖排骨,明天是炖鸡……伙食条件明显改善了一大截,而我,并没有放到心上。

直到有一天,半夜过敏,浑身瘙痒。早自习时请假去了家附近的诊所,打了抗敏针。

当时时间还较充裕,好久没看到父亲母亲,又不远,打完针就回去了,父母还没有起来,随机拐到厨房,欲弄点早餐吃,想着肯定还有没给你送完肉汤什么的,然而翻遍了厨房,只找到一盘盐菜……

父母也起床了,我就问,剩下的肉汤呢,母亲说没有了,都给我送学校了。我说,给我送不多,你们也吃呀。母亲说,一只鸡分几次炖,每次只炖给我送的量。他们在家就是白菜盐菜……我当时忍住了。

夜自习,我似乎一下长大了,想通了很多事,流着泪给父母写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尽管是到现在也没有寄出的信。

记得曾经给某人说过,《父亲写的散文诗》这首歌,好家庭的孩子是听不懂的……我是穷苦家庭出生,每次听都忍不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